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時間:2022-07-18 03:00:00
導語: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級領導干部要做到“五個帶頭”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中,省委對省級領導提出要做到“五個帶頭”:第一,帶頭自覺地學習科學發展觀,特別要強調自覺,因為學習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強迫的效果是不會好的。第二,帶頭進行調查研究。第三,帶頭進行整改。第四,帶頭踐行科學發展觀。第五,要在自己所擔負的職責范圍內的各個方面,力爭有明顯的整改效果。
十七大報告具有歷史性的六大貢獻
我認為,黨的十七大報告具有歷史性的六大貢獻。一是鮮明地回答了在當今中國,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目標前進的重大問題,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二是第一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命題,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論創新的最精辟概括,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三是第一次系統深刻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地位、產生背景、科學內涵和根本要求,是對科學發展觀最精辟的概括,是對中央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也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為我們自覺把握和踐行科學發展觀指明了方向。四是牢牢把握國內國際發展大勢和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與時俱進地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全面部署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任務,充分體現了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有機統一。五是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重任,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部署,強調黨要站在時代前列,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建設的理論。六是通篇貫穿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勇于變革、勇于創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又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科學發展觀是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豐富和發展這一理論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茖W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史。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形成的黨的一系列理論創新成果,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文化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成為奪取中國革命偉大勝利的根本法寶,而且成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推進中國改革和建設事業的根本選擇。
既沒有丟掉“老祖宗”,又講出了新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既沒有丟掉“老祖宗”,又講出了新話;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雖然不包括思想,但是與思想有著深厚的理論淵源,是對同志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繼承和發展。今天,堅持思想,就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付出沉重代價得出的深刻結論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充分證明,解決中國的問題,離開了馬克思主義不行;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的本本,照抄照搬別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模式,同樣不行。這就決定了對待馬克思主義唯一正確的態度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去指導中國的實踐,就會做到無往而不勝。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致力于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我們付出沉重歷史代價而得出的深刻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鮮明理論特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五個鮮明的理論特征。一是科學性。這一理論體系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立場和方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指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指南。二是系統性。這一理論體系各方面內容緊密聯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是科學、完整、嚴密、系統的理性認識。三是實踐性。這一理論體系是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并且隨著實踐的發展充實新的內容而不斷完善。四是創造性。這一理論體系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體現了我黨非凡的創造能力和強大活力。五是開放性。這一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開放的理論體系。由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將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既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在繼往開來中不斷向前推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是在承前啟后中不斷向前發展的。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都有著獨特的理論和歷史價值、鮮明的時代和實踐特征,但又都是同一項歷史使命的思想求索、同一塊實踐土壤的認識之花,因而既有獨特貢獻又緊密相連,既面對共同主題又側重探索不同重大問題,既內在統一又層層遞進,既絢麗多彩卻又同根同源,形成了一脈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鮮明特征。
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歷史難題的突破
20世紀,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先后發生了俄國革命、中國革命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并取得勝利。它說明在這類國家中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問題可以解決。但是,這些國家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經過幾十年的探索,雖然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但從總體上始終未能很好解決,致使許多社會主義國家長期處于困難和困惑的境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第一次初步地、比較系統地回答了像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一系列重大問題,從而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到解決問題上
目前,我省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階段。抓住機遇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應對挑戰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更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僅是理論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課題,更重要的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解放思想,在深化對世情、國情、黨情的科學認識中解放思想,在認清目標、明確任務中解放思想,在對比先進,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實干,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在更新思路中轉變發展方式,真正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到解決問題上。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當前,我們在前進中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新課題新矛盾,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還面臨著攻堅克難的繁重任務。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與時俱進地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各方面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緊緊抓住和搞好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把握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我們要正確分析和牢牢把握基本省情,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解除發展后顧之憂,敢于崛起、善于跨越、積極趕超,為實現江西崛起新跨越而努力奮斗。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改善民生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以人為本的根本含義,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必須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健全和完善民生工程的體制、制度和政策,更加重視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社會管理工作,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形成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