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時間:2022-07-24 06:44:00
導語:論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48年4月25日,鄧小平同志在河南魯山召開的豫陜鄂前委和后委聯席會議上作了《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的報告(見《鄧小平文選》第1卷),
即《鄧小平魯山報告》。鄧小平同志早期的經濟思想比較集中地反映在《鄧小平魯山報告》中。
本文從《鄧小平魯山報告》中所反映的鄧小平同志的早期經濟思想入手,通過對鄧小平同志有關講話和著作的梳理,探討了鄧小平同志市場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歷程,以及它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作者認為,《鄧小平魯山報告》是鄧小平同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起點,雖然在他早期的其他著作中,也有不少關于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經濟的論述,但從市場經濟角度論述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問題,最早還是在《鄧小平魯山報告》中。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包括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在內的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改革的偉大實踐又為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營養。
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最大成果是: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建立和不斷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中包括建立和不斷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是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梢哉f,沒有鄧小平同志,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研究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思想,對于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今年的4月25日是鄧小平同志在河南魯山召開的豫陜鄂前委和后委聯席會議上的報告《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即《鄧小平魯山報告》60周年。鄧小平同志早期的經濟思想比較集中地反映在《鄧小平魯山報告》中。雖然在他早期的其他著作中,也有不少關于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經濟的論述,但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論述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問題,最早還是在《鄧小平魯山報告》中。在此報告中,鄧小平同志指出:“像魯山街上這個小市場,如果倒閉了,起碼有一萬人失掉生計,馬上向你伸手要飯吃。我們這個區有三萬人靠種植煙草生活,如果紙煙廠垮了,不能出口,這三萬人馬上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究竟是打倒了資本家,還是打倒了老百姓?我看這不是打倒了資本家,而是打掉了人民的生計。官僚資本是指的四大家族那個集團,不是官僚加資本,不然縣長開個店也得沒收了。如果我們在工商業問題上搞得不好,解放區的經濟無法建設,人民的生活要受影響,那時國民黨不叫我們走,我們也得走,革命就要失敗。所以要解決好工商業政策問題。私人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要扶助它發展?!痹谶@段論述中,鄧小平深刻闡述了市場在新民主主義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資關系等問題。同時,他還在此報告中闡述了如何正確看待資本剝削勞動的問題:“資本家做生意,當然要賺錢,而且要有剝削,但是一個商號倒閉了,或者我們把它沒收了,要影響到比資本家剝削所得多得多的人民的生計。我們要看看自己的腳究竟站在哪里,怎樣做才是更好地為群眾。說不讓資本家剝削,聽起來是革命思想,一算賬就知道這不是革命思想,并可使革命遭受失敗?!边@些論述已孕育了社會主義社會也可搞市場經濟的思想萌芽,為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直到“”前夕,由于逐步建立和實行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加上當時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大環境,鄧小平同志的經濟思想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但從在他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期間對經濟工作的一些重要指示中,始終可以看到市場經濟思想的閃爍。如1954年1月13日他在全國財政廳局長會議上的報告中就提出了實行財政包干和自留預備費,節余留用不上繳等問題;在1962年7月7日接見出席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三屆七中全會全體同志的講話中指出:“生產關系究竟以什么形式為最好,恐怕要采取這樣一種態度,就是哪種形式在哪個地方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就采取哪種形式;群眾愿意采取哪種形式,就應該采取哪種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來?!薄艾F在要恢復農業生產,也要看情況,就是在生產關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種固定不變的形式,看用哪種形式能夠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就采用哪種形式?,F在看來,不論工業還是農業,非退一步不能前進。你不承認這個退?農業不是在退?公社不是在退?公社核算退為大隊核算,大隊核算又退為生產隊核算,退了才能前進?!边@些論述與鄧小平同志后來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一脈相承的。
“”結束后,鄧小平同志重新擔任了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發展。
早在1979年11月2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公司編委會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林達光等的談話(見《鄧小平文選》第1卷)中,就已明確提出社會主義也可搞市場經濟。他指出:“當然我們不要資本主義,但是我們也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發達的、生產力發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我們相信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的制度優越。它的優越性應該表現在比資本主義有更好的條件發展社會生產力?!薄罢f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么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薄笆袌鼋洕?在封建社會時期就有了萌芽。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p>
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回答市場經濟同社會主義是否存在根本矛盾的問題。只有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才能打消人們思想上的顧慮,把市場趨向的改革推向前進。1985年10月23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再次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問題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們過去一直搞計劃經濟,但多年的實踐證明,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搞計劃經濟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就更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睘檫M一步說明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鄧小平同志還提出了計劃和市場都是發展生產力的方法的觀點。1987年2月6日,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什特勞加爾時指出:“為什么一談市場就說是資本主義,只有計劃才是社會主義呢?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它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好像一談計劃就是社會主義,這也是不對的,日本就有一個企劃廳嘛,美國也有計劃嘛。我們以前是學蘇聯的,搞計劃經濟。后來又講計劃經濟為主,現在不要再講這個了。”這些論述有力地打破了那種只有資本主義才能搞市場經濟、實行計劃經濟還是實行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根本區別的傳統觀念,為我國堅持市場趨向改革開辟了廣闊道路。
改革開放前夕和初期,我國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恢復被“”嚴重破壞了的社會生產力,逐步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解決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義,調動企業、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的生產、工作積極性。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從擴大企業自主權入手的,這是因為,要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首先必須解決分配制度上存在的“兩個大鍋飯”問題,即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提高經濟效率就是一句空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中,除了對解放思想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部署外,還對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條件下的收入分配問題進行了精辟論述,提出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著名論斷:“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范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對于這一點,盡管在部分人群中至今還存在不同認識,但它卻是市場經濟一個不可抗拒的規律,是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如何逐步擴大對外開放也是鄧小平同志思考的重要問題。早在1979年年初,他就提出要利用外資。當年1月17日,他在同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等工商界領導人的談話中,對利用外資和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問題做出了重要指示。他指出:“現在搞建設,門路要多一點,可以利用外國的資金和技術,華僑、華裔也可以回來辦工廠?!薄耙l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有真才實學的人應該使用起來,能干的人就當干部?!薄耙鋵崒υど虡I者的政策,這也包括他們的子孫后輩?!睂ν忾_放和利用外資的思想,是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
如何提高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率,使人民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是鄧小平同志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能夠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針對“”散布的種種謬論和對我國社會生產力造成的嚴重破壞,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并做出了社會主義首先要發展生產力的科學論斷。如他在1980年4月至5月同有關方面和外賓的談話(見《鄧小平文選》第2卷)中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經濟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總不能叫社會主義。人民生活長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總不能叫社會主義?!薄爸v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罩v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987年4月2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什特勞加爾時再次指出:“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要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首先必須擺脫貧窮?,F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只有到了下世紀中葉,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才能說真的搞了社會主義,才能理直氣壯地說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F在我們正在向這個路上走?!编囆∑酵緦ι鐣髁x本質的這種認識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基本原理。他之所以一再強調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因為只有不斷提高生產力發展水平,才能使中國強大起來,人民富裕起來。他之所以主張用市場經濟的辦法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是由于他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思想方法,并對中國人民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包括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在內的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改革的偉大實踐又為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營養。199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直接結果。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鄧小平同志,就沒有中國的市場經濟。盡管鄧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我們的改革還是經歷了一個從“按經濟規律辦事,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到“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這充分說明了改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當然,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也是在改革中不斷發展的。如果說在他南方談話之前所論述的市場經濟,還是指在板塊式的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市場經濟的話,那么,南方談話則把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推向了一個新階段,發展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市場調節和計劃調節相重疊、共同覆蓋全社會的市場經濟。他在這次講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是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深刻、最經典的概括。在這次講話中,鄧小平同志還對與市場經濟密切相關的證券、股市等問題進行了深刻論述:“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磳α?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么,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傊?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p>
偉人已去,但他的思想長存。在《鄧小平魯山報告》60周年和我國改革開放30年之際,重溫《鄧小平魯山報告》以及鄧小平南方談話和其他著作,使我們倍感親切。從這些講話和著作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以及它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僅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對全人類都是一個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