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間我省農資市場零售價格監測情況

時間:2022-07-31 04:31:00

導語:三夏期間我省農資市場零售價格監測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夏期間我省農資市場零售價格監測情況

三夏”來臨,我省農資市場零售價格走勢如何?據監測,7月中旬我省農資市場零售價格總體平穩,與上月相比,化肥價格總體略漲,農藥價格略有上漲,農膜價格和飼料價格有所下跌,農用柴油價格持平;同比去年多數農資價格略有上漲。

一、當前我省農資價格變動情況

主要化肥品種零售價格多數有所上漲,個別品種略有下降。與上月同期相比,監測的10個化肥品種中,7漲3跌。其中,進口尿素和進口磷酸二銨漲幅較大。進口尿素(含氮46%)、進口磷酸二銨、國產碳酸氫銨(含氮17%以上)每公斤(下同)分別為2.20元、2.60元、0.58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上漲7.32%、5.05%、2.26%;與去年同比分別上漲10.39%、13.04%、4.69%。國產尿素(含氮46%)、國產磷酸二銨和國產氯化鉀(含氯化鉀50%以上)每公斤分別為1.84元、2.39元和2.07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下跌0.69%、0.45%和0.93%;與去年同比,國產尿素(含氮46%)和國產磷酸二銨分別下跌2.77%和4.00%,國產氯化鉀上漲0.25%。國產、進口三元復合肥(含P.N.K各15%)分別為1.92元和2.51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上漲0.86%、0.17%;與去年同比分別上漲0.11%和6.78%。

農藥零售價格略漲。監測的5個農藥品種中,3漲2跌。敵敵畏(80%液體)、氧化樂果(40%乳劑)和稻瘟凈(40%乳劑)全省零售均價每公斤分別為18.19元、18.47元和20.60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上漲2.94%、3.88%和9.20%,與去年同比分別上漲8.11%、4.72%和41.20%;氯氰菊酯和百草枯(20%水劑)全省零售均價每公斤分別為23.64元和12.40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下跌0.97%和3.84%,與去年同比,氯氰菊酯上漲14.34%,百草枯下跌0.56%。

農膜零售價格略有下跌。高壓聚乙烯棚膜和高壓聚乙烯地膜全省零售均價每公斤分別為12.72元和12.81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下跌0.29%和1.56%,與去年同比分別上漲2.25%和3.23%。農用柴油(0號)5.56元/公斤,與上月相比持平,與去年同比持平。

飼料價格有所下跌。豆粕(國產)和麥麩(國產)全省零售均價每公斤分別為2.73元和1.42元,與上月相比分別下跌1.28%和2.84%,與去年同比分別上漲1.56%和5.78%。

二、農資價格變動的原因分析及趨勢預測

在國家大開放和大調控的政策背景下,我省農資市場零售價格變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從有利方面來看,國家高度重視農資市場價格對“三農”的影響,加大了宏觀調控力度,比如對化肥生產行業實行電價、氣價、煤價等優惠政策;化肥鐵路運輸也實行優先運輸和優惠運費;采取財政貼息方式建立農資淡季儲備制度;對化肥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嚴格控制化肥出口等。這些政策對穩定我省農資價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不利方面來看,一是化肥及部分農資價格在銷售旺季時均呈慣性上漲走勢,在農資需求比較集中時,農資供求關系出現階段性緊張,價格就會上漲;二是農資流通過程中,農資經營者、消費者、生產廠家三者之間的價格信息渠道銜接失衡,導致農資消費旺季出現集中購買、貨緊價揚的局面。

我省下一個化肥使用高峰將會在8月上中旬出現,而農藥使用高峰也會集中在8-9月份,預計我省化肥、農藥將在消費高峰期價格會有小幅波動,消費高峰過后,農資價格將會回落,但受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下跌幅度不會很大。

三、穩定農資價格的建議

在我省一系列有效調控措施下,今年我省農資價格同比去年整體上漲幅度相對較小,但農資價格高位運行仍將會增加農民種糧成本,影響到農民增收的最大效益。因此,穩定或降低農資價格始終是我們搞好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一是控制源頭價格。強化和落實生產企業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化解成本增長壓力;加強對農資批發、銷售的差率控制。

二是規范農資生產廠家包裝,實行全國統一標準,加強農資產品認證力度,實行標準化生產,統一化經營。

三是擴大農資統一供貨配送、統一供貨價格等超市經營模式,減少流通費用,降低銷售成本;加大農資價格信息力度,引導農資生產和銷售。

四是繼續加大農資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