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實施勞動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

時間:2022-08-07 04:42:00

導語:認真實施勞動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認真實施勞動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

*年8月14日至25日,省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會同省勞動保障廳、省總工會組成視察組,分別對黔西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以及兩州所屬的興仁縣、龍里縣、都勻市、獨山縣進行了視察。視察前,聽取了省勞動保障廳、省總工會和省國資委對全省貫徹實施《勞動法》基本情況的介紹。在視察過程中,視察組通過聽取當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的匯報,召開非公企業業主、非公企業職工、國有企業職工、國有改制企業職工和企業工會主席座談會,深入到企業實地視察等方式,視察了解我省十一年來貫徹實施《勞動法》的情況?,F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勞動法》實施十一年來,我省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勞動法》的貫徹實施,各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確保了《勞動法》在我省得到順利實施,維護了社會穩定,推動了我省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勞動法》的宣傳教育工作取得成效。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法規,確保了《勞動法》的貫徹落實系列配套法規,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勞動就業制度,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促進城鄉就業。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了與貴州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基本建立了勞動保障行政執法體系。各級工會組織在貫徹實施《勞動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我省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做出了貢獻。

二、存在的問題

(一)有的單位和部門對貫徹實施《勞動法》認識不足

1、有的地方黨委、政府部分領導的認識存在偏差,沒有牢固地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重資本輕勞動的意識嚴重,沒有擺正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與創造投資環境之間的關系。

2、部分非公企業為追求高額利潤,片面地認為落實《勞動法》將加大企業成本,有意規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執行法定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不執行最低工資制度、不支付加班工資,少數服務行業甚至有使用童工等嚴重違法行為。

3、勞動者的法制意識不強,一方面勞動者普遍存在不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別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當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不知道怎樣依法維權。另一方面在當前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環境下,勞動者依法維權往往就意味著失去就業崗位,只能委曲求全,客觀上也助長了違法行為的滋生和蔓延。

(二)《勞動法》在許多用人單位沒有得到認真貫徹實施

在視察中發現,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執行《勞動法》的情況較好,部分非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1、非公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嚴重。

2、社會保險參保率低,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合法權益沒有得到落實,有的問題還很嚴重。

3、企業職工存在身份差別,和身份歧視的現象,這是造成同工不同酬的主要原因。如同一企業中存在固定工、合同制工、臨時工、聘用工、農民工多種用工形式,且不同身份職工報酬不同,沒有做到同工同酬,不利于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4、沒有執行《勞動法》規定的休息休假制度,超時加班加點,且加班加點不支付加班工資等現象嚴重。視察中發現,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非國有企業,少數國有企業及其主辦的多經企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5、沒有依照《勞動法》的規定執行最低工資制度。我省最低工資制度始建于1995年,至今已有11年,但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在非國有的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中問題嚴重。

(三)勞動保障執法機構、人員配備、隊伍能力建設與形勢和任務要求嚴重不適應

在視察中我們發現,由于機構不健全,執法隊伍力量薄弱,經費不落實,辦案設備緊缺,導致不少地方存在執法不到位的問題,有的甚至無法開展工作,機構形同虛設。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對《勞動法》的宣傳力度

針對我省目前的狀況,建議政府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進一步重視《勞動法》的宣傳工作,加大宣傳經費投入,勞動保障、宣傳、工會、經貿、國資等部門及宣傳媒體要密切配合,加大宣傳《勞動法》的力度。

(二)進一步增強科學發展觀和法制意識

1、要切實樹立起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徹底轉變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重資本、輕勞動的傾向,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和相關法規,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實施國企改革改制中要做好職工的安置,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認真履行執政為民的職責,協調和正確處理好各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讓全體勞動者都能合理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2、各級政府在整治招商引資軟環境中,要把貫徹執行《勞動法》作為重要內容。這也是國內外所有從事正當經營的投資者必須遵循的國際慣例和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

(三)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就業和再就業

基于我省面臨的就業形勢,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方針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把經濟發展和統籌城鄉就業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最大限度化解就業矛盾。

(四)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努力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率

努力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率是今后一段時間我省社會保障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應把擴大覆蓋面作為當前工作的主要任務,工作重點要放在非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上,同時要深入研究農村、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問題。

(五)進一步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規范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過宣傳、教育和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規范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督促所有用人單位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規范合同內容;糾正用人單位普遍存在的用工身份歧視現象,特別是對農民工的歧視,逐步杜絕因職工身份不同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六)重視勞動保障部門工作,逐步夯實工作基礎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的基礎建設,加大投入,夯實基礎,推進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為黨委、政府提供準確科學的決策依據。要切實解決好勞動保障執法機構不完善、編制人員配備少、執法經費不落實的問題。建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強化公共服務的職能,為勞動監察執法創造必要條件。

(七)注重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給《勞動法》的進一步貫徹實施帶來新的課題。如作為獨立法人的企業集團跨地區設廠的職工參加社會保險不落實的問題,多重勞動關系帶來的管理問題,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和政策性關閉破產中職工安置出現的新問題,由于身份歧視農民工工資低及工資被拖欠克扣問題,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關系管理及社會保險接續等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從法律、制度和政策層面,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八)充分發揮各級工會組織在貫徹實施《勞動法》中的作用

各級地方工會和企業工會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就業再就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關心工會工作,研究工會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充分發揮工會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