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政協委員管理的創新實踐

時間:2022-08-08 04:45:00

導語:關于加強政協委員管理的創新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加強政協委員管理的創新實踐

中共中央頒發的《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對加強和改進政協委員的教育、培訓、管理,促進政協委員提高自身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云巖區政協積極探索政協委員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以強力打造一支參政能力強、議政水平高、充滿生機活力的委員隊伍為目標,率先在全省建立政協委員管理制度,不斷引導委員將社會榮譽與社會責任有機結合,推進了政協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設。

一、搭建學習管理平臺,為委員發揮作用提供智力

近年來,為加強委員學習培訓,我們樹立“內部主動學、外部借鑒學”的理念,既通過內儲動力,抓住全體會議、常委會議、專門委員會和小組活動等時機,加強對委員權利、義務、基本要求的教育和培訓,為委員訂閱《貴州政協報》、《文史天地》、《貴陽文史》、《政協委員手冊》、政協《章程》等報紙雜志,不斷增強委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履職意識和為民意識,使他們用發展的眼光和視角去觀察、分析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高質量地建言獻策;又通過巧借外力,拓展學習活動,提高委員理論修養。一方面多次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就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區域三圈經濟發展戰略”、如何撰寫精品提案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和培訓;另一方面,組織委員到省外進行參觀學習和座談交流,使委員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學以致用,形成了“兩抓”的良好態勢。一是抓學習為委員“加能”,使他們深刻理解統一戰線理論與政協理論的基本原理,準確領會黨和國家制定的新方針、新政策,提高理論素養;二是抓知情為委員“補養”。采取“縱橫并舉”方式,使委員能廣泛直接地了解和熟悉區情、民情?!翱v”即組織委員參加調研、視察,聽政議政等;“橫”即將每名委員編入個社區政協聯絡站參加社區活動,使他們上知區情,下知民情,履行職能更具活力,更富成效。

二、搭建制度管理平臺,為委員發揮作用注入動力

針對新一屆政協委員學歷高、素質好的基本情況,我們敢攻弱項,善借優勢,確立了“以制度引領政協委員管理取得新突破”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云巖區政協委員管理制度》(以下簡稱《制度》)?!吨贫取穼^政協委員的產生、學習培訓、考核、獎勵、辭職、述職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打破了以往政協委員任期的“終屆制”,向“不參加會議、不提提案、不參與活動”的政協委員亮出“紅燈”,從機制上約束委員行為,從制度上規范委員履職,從績效上引導委員盡責。

為保證《制度》的順利實施,我們采取相應措施:首先完善保障制度。堅持區委書記聯系政協工作,區委、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和改善人大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工作考評辦法(暫行)的通知》,明確委員所在單位要尊重和依法保護委員民主權利,支持委員發揮作用,保障委員各項待遇不因參加政協活動而受影響。二是實行考勤制度。加強委員參加會議、活動的管理,確保參會率及參會質量。要求委員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會議或活動的,要及時向政協辦公室書面請假,連續請假三次以上的,區政協書面通知本人,并告知區委組織部、統戰部及委員所在單位。對無故不參加會議或活動達到三次及以上的,建議其申請辭去委員資格或常委職務。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了“一人一檔”的委員管理檔案、“一事一記”的履職記錄卡、“一季一統”的履職統計表和“一年一總”的履職匯總表,定期將《政協委員履行職能情況通知書》發放本人,每半年由區政協委員管理辦公室根據委員履行職能的情況記載,與專門委員會、街(鎮)政協聯絡組共同匯總,提出意見報主席辦公會審定后,裝入委員個人檔案,作為評定委員資格、委員述職評議和評選優秀委員的依據之一。四是嚴格獎勵制度。建立了以“質”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制定優秀政協委員、先進政協聯絡組、優秀提案的評比標準,全體會議期間對優秀委員、先進政協聯絡組、優秀提案承辦單位和提案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在我區工作的優秀政協委員,區政協黨組還積極主動地向組織部門推薦,今年就有三名政協委員被提拔使用,分別到政協辦公室和各專門委員會任職,為政協委員發揮作用注入了動力。

三、搭建延伸管理平臺,為委員發揮作用彰顯活力

為拓展委員履行職能空間,我們于*年就對“將政協工作延伸至基層”進行了實踐和探索,樹立了“延伸觸角、拓展平臺、知情履職”的新理念,在各街道辦事處(鎮)成立了政協聯絡組,使它成為政協組織的助手,成為黨委、政府聯系群眾、了解基層的綠色通道。*年,我們進一步擴大政協委員視角,拓展知情空間,從構建和諧云巖、和諧社區入手,建立了*個社區政協聯絡站,設立委員熱線電話,及時、真實地了解民情、傳達民意,使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更加便捷,更加暢通,更具實效。

幾年來,政協聯絡組(站)積極圍繞區委、政府重大決策,以發展“三圈經濟”為主線,以推進各街道辦事處(鎮)各項工作為主軸,以關注人民群眾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為落腳點,突出特色,切實做到咬定提高委員素質的基礎點不放松,抓住發揮委員作用的關鍵點不動搖,找準與轄區工作結合的共振點不放手,催生出政協委員責為民盡,利為民謀的強大動力,發揮了政協委員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促進了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四、搭建服務管理平臺,為委員發揮作用聚集合力

發揮委員履行職能的主體作用,需要政協組織為委員提供優質服務。我們采取“納新、吐故、促優、架橋、固本”等舉措,使之成為激發委員履職活力的“助燃劑”。一是善于“納新”。即在換屆中,積極與組織部、統戰部協同配合,掌握和摸清了新一屆政協委員人選的基本情況,完善委員推薦、考察等程序,吸納一些文化層次高、有代表性、熱愛政協工作、有社會影響力和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同志到政協隊伍。在本屆*名政協委員中,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有28人,大學學歷98人,大專學歷90人,從源頭上提升了委員隊伍素質。二是敢于“吐故”。對政協委員中一些責任意識較為淡薄、履職熱情不高的委員,政協黨組在換屆中提出調整意見,不再擔任政協委員。三是勤于“促優”。在委員中積極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寫一份有質量的精品提案、反映一條有價值的社情民意、參與一次調研視察、辦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提一條加強改進政協工作的建議。四是樂于“架橋”。區政協成立“促進非公經濟發展咨詢委員會”,主動為經濟界委員提供前沿的商情信息,為推動企業發展做好服務。五是強于“固本”。圍繞“提高素質、搞好服務、當好參謀”為目標,切實加強政協機關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的建設。一方面增強政協干部“事業心”。另一方面增強政協干部“責任心”。形成“講學習、重務實、出高效、求和諧”的政協機關。

實踐證明,通過加強委員隊伍管理,我區政協委員履職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以及協商議政的質量和水平都得到較大提高,形成“逢會必參加、遇事必參與、有事必請假、議政必諫言”的良好格局,實現了“四個新提升”:首先是委員參加會議、例會、調研、視察等活動的參與率得到新提升,從以往的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確保了政協會議的參會率。二是參政議政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新提升。各類專題議政會、約談會、調研總結會上,委員發言均做到“提前備文稿、會上出良策”,所提的意見建議言之有物,論之有據,被區委、政府采納。三是委員的素質得到新提升。廣大政協委員既珍惜政治榮譽,更重視社會責任,從自身涉足的工作領域出發,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出許多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意見建議,充分展現出新一屆政協委員較高的參政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一支作風優良、政治過硬、紀律嚴明、履職精干的委員隊伍基本形成。四是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得到新提升。政協以往因人、因時、因事產生的無序性、隨意性等現象得到較大改觀,新時期政協工作的各項任務通過“三化”得以貫徹落實,政協工作存在的問題通過“三化”得以排解,創新性的實踐和探索通過“三化”得以鞏固發揚,我區政協工作正快速駛入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發展的快車道,為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貢獻了智慧和的力量,不斷開創了新時期政協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