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促進鎮域經濟發展

時間:2022-08-12 10:47:00

導語:創新機制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促進鎮域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機制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促進鎮域經濟發展

為了進一步搞好新形勢下農村黨建工作,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按照縣委組織部安排,我鎮黨委于近期成立調研組,積極組織開展了黨建工作大調研活動,并就農村黨建工作整體情況進行了全面準確掌握。不斷發現新情況,總結新經驗,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基本情況

安樂鎮們于*縣城南10公里處,耕地面積2.34萬畝,全鎮13個行政村,66個村民小組,4320戶,17432人。黨委下屬基層黨(總)支部21個,黨員535名,女黨員115名,其中農村總支部13個,黨員421人,女黨員63人。在全鎮黨員中35歲以下72人,36—49歲15人,50—65歲214人,65歲以上142人,大專學歷58人,高中、中專93名,初中27名,小學1091名,文盲6名,在鎮13個農村黨支部,一類支部達10個,二類支部3個,消滅了三類支部。13個村黨支部職數55人,設書記13人,副書記7人,委員25人,與村委會交叉任職17人,全鎮支部班子平均年齡為56.8歲,農村黨員平均年齡為62.7歲。

做法及體會

近年來,在基層組織建設中,鎮黨委結合鎮域實際,高標準、嚴要求,突出以人為本抓建設,示范帶動搞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抓黨委自身建設

(一)抓班子建設,鎮黨委是黨在農村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宣傳者、組織者和執行者,是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領導核心,我們以加強領導班子執政能力為切入點,狠抓黨委自身建設。一是嚴格制度,完善措施。堅持每周五召開班子例會,一月一次黨建專題工作分析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若遇重大事項,隨時召開,集體討論。二是建立健全黨建責任區,將全鎮十三個行政村劃分為六個黨建責任區,每區確立一名副科領導同志負責。三是確立駐村指導員,鎮黨委認真分析每村情況,針對每村下派一名優秀的駐村干部,負責對村級黨建等各項事務進行監督、指導。四是加大培訓力度,鎮黨委利用機關每周一、三、五上午集中時間,組織培訓機關干部。主要內容為黨務知識,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榮辱觀,農業實用技術、市場經濟知識,每人每年寫心得體會6篇以上,筆記15000字以上,組織開展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通過這些活動,提高機關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農業知識水平,駕馭市場能力,指導農民致富水平,立足實施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在機關中通過“雙聘雙選”競聘上崗,將機關原設立的部門重新組合“兩辦、三中心、四個服務隊”,激發機關干部工作熱情。

二、強化支部核心作用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憑支部帶”,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村黨支部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不斷探索方法,加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黨建工作。一是組建工作隊,常年抓黨建。做好村支部班子成員的教育、管理、培訓工作;二是嚴把選人用人關鍵環節,為群眾選出一個黨性強、覺悟高、有能力的帶頭人。近年來“兩推一選”先后將9名優秀黨員先進支部班子,其中3名同志擔任了支部書記;三是因材制策搞整建,對問題多、困難大、條件差、發展慢的村,積極為村班子出主意、想辦法,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原薛家村是一個900多人的后進村,由于歷史原因,黨員、群眾意見大,且不統一,是全縣有名的三類村,村上自1999年下半年來一直沒有村委會,2003年5月通過鎮黨委大量走訪、作工作,解決部分遺留問題,統一黨員思想,選舉產生了新的支部班子。同時,鎮黨委結合該村實際,以加強村支部建設為突破口,首先抓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下大力氣解決歷史遺留的各種問題,通過組織對村的財務審計,協助聯系縣檢察院對該村多年來財務使用進行專項審計,利用先進性教育活動,積極進行黨員的教育、轉化,鎮機關部門、黨員參加該村主干道修建,村主要干部、黨員、群眾整修村后街道路等活動,樹立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在2006年合村并村及村委會換屆工作中,先后三次征求、走訪村黨員群眾意見,與原安樂中村、安樂東村合并為安樂村,選舉產生了群眾信任的新一屆村委班子;四是加強后備干部培養。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注重把年富力強、經濟意識強,樂于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同志納入后備干部的培養教育之中,解決村級班子后繼乏人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先后培養了村級后備干部87人;五是完善制度,探索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長效機制,先后建立健全《村黨支部月工作例會制度》、《村兩委班子考評制度》等11項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促進工作;六是以活動為載體,不斷加強農村黨建工作活力,先后開展“支部+基地+協會”、支部承諾制、組織黨員參加村中公益活動等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村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意識明顯增強,積極主動破解熱、難點問題,村委支部的核心作用進一步加強。

三、創新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一個黨員就是一個旗幟,我們以增加黨組織的吸引力,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為核心,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抓好黨員發展工作,近年來,鎮黨委加大力度發展農村黨員,穩步擴大黨在農村的隊伍,我們針對農民群眾的特點,以科技培訓入手,強化思想教育,端正入黨動機,保證發展質量,近幾年來,確立入黨積極分子123人,發展農村黨員83人,其中女11人,平均年齡在40歲,形成了我鎮黨員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是抓黨員的教育管理。第一加強黨員學習培訓工作,利用農廣校,現代遠程教育,“月三日”活動及請邀請專家教授講課等形式進行培訓,僅今年就達8次,培訓人數1500余人。第二,加強陣地建設,規范組織生活。2003年以來,先后建成9個村級公有化陣地,各支部堅持每月11、12、13日召開黨員大會,開展黨日活動;不斷提高黨員素質。第三,開展設崗定責等活動,發揮黨員作用,在全鎮13個農村黨支部中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全鎮目前共設村級財務監督,基礎設施維護等崗位98個,有132名黨員上崗行職責,設立黨員科技示范戶34戶等活動的開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有效載體。第四,關心老黨員、老干部、貧病黨員生活,每逢春節,鎮黨委堅持慰問他們,當他們遭遇重大疾病時,鎮黨委及時前往探望,若不幸病故,黨委派人參加追悼會,進行悼念。

近年來,我們在全面抓好黨建的各項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制度管人,堅持創新機制,形成了我鎮黨委抓黨建工作的特點,即黨委提高自身素質,支部凝聚自身核力,黨員發揮自身作用。

存在問題及原因

在近年的農村黨建工作實踐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總結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農村黨建工作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再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個別村存地黨支部與村委會關系不協調的問題。表現在個別村的村委會擺不正與黨支部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片面強調“自治”,偏離了“黨的領導”這個核心。

二、農村稅改后,對基層組織建設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如干部工資報酬低,經費短缺,鄉鎮干部福利待遇差,工作條件不好等等,影響了鎮村干部工作積極性。

三、農村外出打工人員增多,群眾文化素質偏低,致富門路少,黨支部組織開展的活動單一,資料少等。

四、少數黨員理想信念、黨性觀念、宗旨意識淡化,將自己渾同于一般老百姓,先鋒模范作用差。

對策及目標

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農村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針對我們在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搞好農村黨建工作,為鎮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鎮黨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以提高黨的先進性建設為目標,加強黨的思想建設。

繼續堅持鎮黨委制定的各支部黨員“月三日”,實行黨建責任區,駐村指導員包支部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教育、管理服務相結合,提高黨性觀念,提高宗旨意識。

二、積極探索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重點放在完善、充實、運用建立黨組織工作機制,黨員管理機制,黨務公開機制,開展各項活動機制等上來,使這些機制和載體成為保持黨員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有力措施。

三、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圍繞“后備干部是基礎,制度建設是保證,選準人是關鍵,用好人是目的”,抓好班子建設,要堅持“兩推一選”、“公推公選”,選準配好配齊支部班子。同時對不勝任、不稱職的班子人員,堅決按照組織程序及時進行調整,使村黨支部班子成員年齡、知識結構有明顯的變化,都有經濟能人進班子,健全村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

四、組織開展“艱苦奮斗”、“八榮八恥”等活動,提升全鎮黨員的以苦為榮的工作作用,堅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開展各項活動載體,解決困難群眾,解難點問題,真心實意辦實事,切實增強工作落實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同時增強組織的吸引力,擴大黨員發展的層次面。

五、努力深化干部人事改革和機構改革,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等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