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管理問題思考
時間:2022-09-21 03:31:00
導語:黨員管理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流動黨員管理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黨員在不同行業、地域間的流動性加大,黨員成分、生活環境及思想意識形態趨于復雜化。新的形勢下,如何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成為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今年以來,羅溪鎮黨委通過組織人員隨訪、座談等形式就當前該鎮如何加強黨員管理特別是流動黨員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全面分析了目前該鎮流動黨員管理的現狀,并就該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和措施。
一、當前羅溪鎮流動黨員基本現狀及主要做法
截止到今年七月份該鎮共有基層黨組織62個,其中成立黨總支1個、黨支部61個,黨員1725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和地區間流動日趨頻繁,黨員隊伍出現了新的變化,流動黨員呈現出了新的特點。一是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年底,在現有流動黨員中,外出黨員324名,占全鎮黨員總數的19%。二是流動黨員分布面相對集中。據調查顯示,全鎮外出黨員主要集中在被征地拆遷的村黨支部。三是構成相對復雜。流動黨員中,有農民,有企業職工,也有復退軍人、大中專畢業生、退休人員等。四是思想比較活躍。大多數流動黨員思想比較活躍,年富力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有創業精神。在流動期間,他們受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沖擊,心態比較復雜。五是流動時間不定。流動黨員什么時候外出,外出時間多長難以確定,部分農村黨員為季節性流出。
針對這些特點,鎮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創新,在加強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創新,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形成了“理順關系,健全組織,建立制度,創新載體,開展活動”的工作路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1、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據統計,到**年為止,全鎮共有非公有制企業271家,個體工商戶1016戶,從業人員8533人,其中黨員714人。鎮黨委從實際出發,采取措施,加大了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力度。目前,已建立黨支部22個,占符合條件建立黨組織企業的100%。
2、抓好制度建設,規范管理措施
近年來,鎮黨委注意從制度建設入手,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建立健全了三項制度,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制度,黨員分類目標管理制度,黨員監督制度,增強了外出黨員過組織生活和繳納黨費的自覺性。
一是建立流動黨員登記制度。明確規定黨員外出務工、經商三個月以上,必須向所在黨支部報告;六個月以上的要轉出組織關系或實行流動黨員管理。要求各黨支部對外出黨員的流動去向、期限、職業、通訊地址和聯系辦法等造冊登記,建立健全外出流動黨員檔案。
二是建立健全聯系匯報制度。要求外出黨員每季度用信件或電話等形式向所在支部匯報在外的思想、工作和參加當地黨組織活動的情況。平時由黨支部委員分工聯系若干名外出黨員,保持電話、信函聯系,節假日利用外出黨員返家的機會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或組織學習,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情況,給他們上黨課,進行思想教育。
三是堅持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支部每年一次民主評議黨員,會前都通知每一位外出黨員參加,并查驗支部記載的外出聯系內容,根據他們的表現開展民主評議,對優秀的黨員給予表彰,對表現不好的黨員進行批評教育,對不合格的黨員進行處置。
3、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理順黨組織管理體系
鎮黨委根據流動黨員流動性大、分布面廣的特點,按照有利于黨組織管理,有利于黨組織開展活動,有利于黨員正常參加組織生活的原則,探索并實行了相對集中、便于領導的管理模式,實施統一管理,使大多數流動黨員有了家的溫暖,既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又激發了黨員的積極性,較好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鎮黨委雖然在流動黨員管理方面雖然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不”:
一是個別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管理措施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視,工作上不到位。有的存在畏難情緒,認為流動黨員情況復雜,對管好管活信心不足,導致極個別流動黨員對黨組織失去信心。一些黨組織甚至沒有摸清流動黨員的流向。
二是部分流動黨員組織紀律觀念不強。有的黨員外出后長期不與黨組織聯系,成為掛名黨員;有的黨員怕麻煩不愿轉組織關系,成為“口袋”黨員。一些流動黨員長期在外,黨性觀念淡薄,不履行黨員義務,不做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不起黨員作用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三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對流動黨員關心不夠。不知道流動黨員在想什么、盼什么,對他們思想上產生的困惑和疑慮以及生活生產上的困難沒有及時幫助解決,造成部分流動黨員心理上的隔閡。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流動黨員管理出現的新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黨員管理機制滯后,造成對流動黨員難于有效管理。一是流動黨員的流入地黨組織不愿接收,流動黨員本人不與流入地黨組織聯系或不公開自己的黨員身份,造成黨員不找組織,組織找不到黨員的現象。二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下崗職工黨員返鄉、農民外出務工黨員不斷增多。三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離退休黨員也在逐年增多,退休后返鄉、居住外地的也不少,流動性增強。以上幾種情形給黨員管理增加了難度。
2、部分黨務工作者素質能力偏低,管理方法不活。新形勢下,一些黨務工作者不注重提高自素質,知識老化脫節,跟不上時展的步伐。特別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一些黨務工作者缺乏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鑒別力,不注意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對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黨員管理如何定位,該管些什么,該怎么管,缺乏深入的研究。工作缺乏主動性,消極等待、被動應付。在工作中務虛有余、務實不足,在工作方法上局限于老辦法,講究形式、忽視實效,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
三、積極探索新機制、新辦法,全面提高新時期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水平
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是新時期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增強黨組織戰斗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一項重要任務,意義重大而深遠。針對新形勢下流動黨員管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探索流動黨員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有效管理,不斷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1、更新認識,不斷統一思想,增強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流動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對流動黨員管理做到流而不散,流而不亂,“風箏高飛線不斷”,這是新形勢下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客觀要求,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的緊迫任務,同時對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促進各種要素在跨區域范圍自由流動和競爭,也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認真研究解決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實際問題,激活黨組織的活力,充分發揮流動黨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推動黨員隊伍的全面發展。
2、強化組建,創新設置模式,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網絡體系。要探索各種組建模式,做到“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組建一個、鞏固一個”。一是要針對大多數流動黨員集中在非公有制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大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組建力度。二是要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加大建立黨組織力度,使流動黨員都能在黨組織內開展活動,并加強與異地黨組織的聯系協調,形成雙向領導、雙向聯系、雙向管理的工作格局。從而做到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黨員開展活動,有活動的地方就有黨員參加。
3、抓規范,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適應流動黨員特點的管理機制。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流動黨員管理的新方法,創新管理的新機制,規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認真做好流動黨員的登記工作。對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流動原因、去向、發揮作用等情況納入聯系的范疇,及時掌握流動黨員的狀態,每季度認真細致地登記一次,重點建立流動黨員外出登記制度。黨員外出要主動向所在支部報告外出時間、地點并按要求轉移好組織關系。支部要進行登記并定期向上級黨委匯報。要建立基層黨組織專人聯系流動黨員責任制度,情況反饋和雙向聯系、民主評議、主題實踐活動等制度。及時準確地了解掌握流動黨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努力保證流動黨員始終置于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
4、建立“雙向管理”模式,實行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共同做好“兩地管”工作。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流出地和流入地的黨組織都有責任。對凡是黨員3人以上集體外出,地點相對集中的,應在他們的集中地建立黨的組織。對外出時間較長且有相對固定的工作單位的黨員,要使其轉去組織關系,對外出工作流動性大的,應建立聯系登記制度,同他們保持聯系;對短期外出的黨員要做好外出前教育,作好登記。流入地黨組織要嚴格執行中組部和省委組織部的有關文件規定,認真做好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工作。凡按照規定轉來組織關系的黨員,有關黨組織應予以接納,將其編入一個黨組織,還要登記造冊備案,不得以各種理由拒絕接收按規定轉入組織關系的流動黨員。還要根據流動黨員數量的變化,調整黨組織設置,建立健全黨組織。流出地黨組織側重于負責黨籍管理、民主評議黨員、目標管理等;流入地黨組織側重于抓好思想教育,并將流動黨員接受教育及表現情況,函寄流出地黨組織,使流動黨員的管理由“兩不管、兩頭松”變為“兩地管,雙落實”。使黨員不管流到哪里,黨組織都能管到哪里。
5、優化服務,轉變思想觀念,建立流動黨員社會化管理模式。搞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努力把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融為一體。特別是要搞好服務,通過建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開設網站等形式,為流動黨員提供參加黨的生活、學習培訓提高、發揮黨員作用、開辟就業渠道、改善就業環境等優質服務,切實關心流動黨員的生產生活及工作。要把流動黨員管理寓于服務之中,廣泛開展“進黨員家,知黨員情,解黨員難,暖黨員心”等活動,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流動黨員時刻感受到黨組織的存在和溫暖,自覺服從黨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而保持和增強黨組織對黨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