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思考

時間:2022-09-22 09:54:00

導語: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思考

干部考察考核是了解干部情況的重要途徑,是選拔任用干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江總書記要求干部考核要能像X光機那樣快速準確地了解評價干部,各級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雖然十分重視這項工作,但在實踐中干部考察考核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是重視任前考察和定期考核,平時考察考核不夠正常。平時考察、任前考察、定期考核是干部考察考核三種基本形式,實踐中各級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都能堅持對干部提拔使用前進行考察,對下一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屆中、屆末或年度考核,但對平時考察考核不夠重視,缺乏平時考察考核的計劃和部署,使得平時考察考核開展不夠正常。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的領導認為平時考察考核可有可無,有的習慣于沿襲過去的做法,怕開展平時考察考核影響人心穩定。

二是考察考核的內容不夠全面。目前對干部的考察考核往往是在工作圈內進行,通過與被考察對象的上級、下級、同事、服務對象等進行個別談話以及組織他們進行民主測評,了解被考察對象在工作過程中的德、能、勤、績、廉等情況,而對被考察對象在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表現往往很少涉及。一方面源于認識上的偏差,認為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屬個人隱私,不宜進行考察考核;一方面由于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目前對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考察考核還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是考察考核的標準細化量化程度不夠。一方面德、能、勤、績等考察標準過于籠統,不夠細化,難以把握評價,如德還可細分為政治品質、社會道德;一方面各項考察標準相互缺乏聯系,沒有科學的數學模型將德、能、勤、績、廉等標準按權重聯成一體。此外由于領導干部的工作職責、任期目標、年度目標分解得不夠具體細化,因而對干部的實績就難以進行定量考核。

四是考察考核過程中公開化、民主化程度不夠高。近年來各級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在推進干部制度改革,推進干部工作公開化、民主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許多地方在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中實行了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推薦責任制、考察責任制等措施,使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公開化、民主化程度不斷得到提高。但也應當清醒地看到,還有不少地方在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中仍然是秘密操作,經常采取縮短時間、縮小范圍、臨時性突擊性的辦法來考察干部,沒有制定出一整套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的相關制度,群眾頗有微詞,認為干部考察考核走的是形式;有的地方雖然出臺了一些制度,但在執行過程中不夠嚴格,有隨意現象,使得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民主化、公開化程度較低,群眾參與程度不高。

五是考察考核成果運用不夠充分。每次考察考核都能發現領導班子及成員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對于涉及到領導班子成員不團結、統馭能力差等突出問題,往往容易引起上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重視,通常采取組織調整措施予以解決。而對其它諸如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生活作風以及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問題,則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加以解決。加之在定期考核反饋時,一般只反饋民主測評的情況,而對考核過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具體問題不反饋。使得領導干部對自身存在的具體問題不甚明了,導致有的問題已經暴露,卻沒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久而久之,容易使一些苗頭性的問題積累演變為大問題。

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新形勢下搞好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必須要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暫行規定》的要求,在繼承過去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大膽改革創新,從而不斷提高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水平。

一、以實績考核為中心,增強實績考核的貫通性

工作實績是干部在履行崗位職責的實踐中,運用自己的德才條件,通過正當途徑所取得的實際成果。因而干部的工作實績是干部德才素質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干部綜合素質的客觀反映。干部考察考核堅持以實績考核為中心,是符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方面在干部考察考核中要加大實績考核的份量,以實績考核作為了解和評價干部的主要依據,形成以"實績論英雄"的正確導向和良好氛圍。一方面要注意增強實績考核的貫通性,在考核實績的同時,注意考核實績的真假,考核其取得實績的難易程度、努力程度,考核其取得實績的手段、措施是否符合黨的方針政策,是否符合"兩手抓"的要求,并加以客觀地解剖,從中看其德、能、勤、廉等方面的表現,透視其本質、主流、發展潛力。

二、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增強考察考核的準確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的規定性。要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必須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干部考察考核更應如此。在重視定性考核的基礎上,要加大定量考核的力度。一是建立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在明確領導干部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制訂好領導干部年度工作目標,為實績考核提供依據。二是細化量化考察考核內容。將思想政治素質、組織領導能力、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考核內容細化分解,便于進行考核測評。如可將組織領導能力細分為思維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等幾方面。在此基礎上,可按權重建立數學模型,賦予每項考核內容一定的分值,從而對干部綜合素質進行定量考核。三是建立以統計、審計、財務和稅務報表為基準的實績評估體系,提高考核工作的客觀公正性和真實可靠性。

三、堅持平時考察與任前考察、定期考核相銜接,實現考察考核工作經?;?/p>

在堅持任前考察、定期考核的基礎上,加大平時考察的力度。在對象上要把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和后備干部納入視野;在形式上要通過檢查工作、個別談話、專項調查、階段性工作考核、定期不定期地訪談、派人參加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年度總結工作會等多種渠道進行;在內容上不但要考察工作圈情況,還要考察生活圈和社交圈情況;在主體上職能部門的同志、分管干部工作的領導、黨政主要負責人都要正常參與,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平時考察格局。特別是職能部門的同志要轉變以往那種"沒有任務不下去,辦完工作趕快走"的觀念,平時還是要多跑單位,多聽情況,多留意積累,通過平時考察達到三個明確,即明確哪些班子成員是優秀的,明確哪些班子成員是較差的,明確哪些后備干部是突出的,從而為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提供原始依據。

四、堅持群眾公認原則,提高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民主化、公開化程度

其一要建立健全有關制度。通過建立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等制度,公布考察對象的姓名及負責考察人的聯系電話,歡迎知情的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反映有關問題,提供有關資料,協助考察人員做好考察工作。其二要創造讓群眾敢說真話的寬松環境。在民主測評時要改變過去那種"濟濟一堂"、當場填寫的做法,讓參加測評的人員帶回去單獨填寫,在規定時間內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投進指定的票箱。同時嚴肅考察紀律,無論是個別談話了解到的情況,還是群眾主動反映的問題,都要注意保密,從而為群眾反映情況消除顧慮。其三要進一步拓寬渠道。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與紀檢監察、公安、檢察、法院、信訪等部門聯系,了解他們所掌握的干部的相關情況,拓寬干部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

五、充分運用考察考核結果,最大限度地發揮考察考核工作的效能

不但要把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調整、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獎懲的重要依據,還要注意解決考核過程中發現的領導班子及成員存在的一些問題。考核結果反饋后,要利用一段時間,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開展談心交心活動,融洽感情,溝通情況,形成共識,在此基礎上,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解決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使領導班子考核結果得到更加充分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