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30 05:37:00

導語:改善民生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善民生經驗交流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把促進黨群干群關系和諧作為一個重要環節。河北省衡水市在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注重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自覺轉變作風,實現群眾利益,了解社情民意,辦好利民實事,通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強化服務意識,實現群眾利益。黨群干群關系是否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員干部的作風狀況。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切實轉變作風,不斷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意識和水平,在推進改革發展的實踐中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著眼于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實現好群眾利益,衡水市著力抓了兩方面工作:一是抓好落實促發展。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標任務,堅持領導帶頭,逐級明確責任,積極抓好落實,以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真抓實干、業績突出者進行提拔和獎勵,對不作為、亂作為者進行處罰和教育,促使黨員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二是化解矛盾促和諧。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和掌握影響社會和諧的各種矛盾特別是問題苗頭,及時做好疏導和化解工作,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調處的機制和網絡,保證矛盾糾紛發生之后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加強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結合學習優秀共產黨員林秀貞的先進事跡,開展各種和諧創建活動,使廣大群眾合理表達利益訴求、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堅持群眾觀點,了解社情民意。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在實踐中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決策、重大事項以及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必須尊重和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讓人民群眾充分表達意愿和要求。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有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為了深入了解民意,衡水市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帶著課題搞調研,在調研中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堅持定期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人士、離退休干部以及基層群眾代表座談會,請他們對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判;組織有關部門到鄉村、到社區集中接待群眾來訪,聽取意見和建議;注意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居委會、村委會的作用,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反映群眾的呼聲和愿望。

注重改善民生,辦好利民實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堅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衡水市的民生問題比較突出。衡水市委、市政府立足實際,實施了改善民生的四項工程: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路、水、電、熱等基礎設施,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二是開展就業培訓。以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為依托,對農村富余勞力和城鎮新增就業人員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指導;發揮毗鄰京津的優勢,大力推進勞務輸出;對自主擇業、自己創業的人員,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扶持。三是實行結對幫扶。結合推進新農村建設,對一些落后鄉村和困難群眾開展部門幫扶、村企共建活動。四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集中力量解決市區中小學班容量過大問題,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范圍,確保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基層群眾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