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11 11:02:00

導語: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思考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是黨內民主建設的基礎和重要切入點。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最近,黑龍江肇東市委組織部就這一課題組成調查組,深入到22個鄉鎮基層黨委、37個村黨支部進行了調研。

近年來,隨著《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黨內監督條例》的頒布實施,黨內基層民主得到新的發展,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為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由于歷史的、現實的和主觀的、客觀的等多方面原因,黨內基層民主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概括起來可分為“四不”。一是不愿表達。一些非領導職務的黨員對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些黨員或覺得自己人微言輕,怕說出來不被重視,或因為已提出過合理化建議未被采納而挫傷了積極性,認為“說了也白說”,而不愿表達,采取了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放棄了自己的民主權利。二是不敢表達。一種情況是個別黨員,在討論決策時,即使對黨委或支部提出的觀點有不同意見,也不說真話,而且會找出一些理由佐證黨委或支部的意見如何正確,如何高明,并把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美其名曰為維護大局。另一種情況是怕打擊報復不敢提出反對意見,不敢講真話,而且是越重要的問題越不敢講真話。三是不會表達。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黨員面對面反映問題時,采用一些過激的語言和行為,造成與接待者的情緒對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主效果;個別黨員在通過信件、電話、網絡等非面對面渠道反映問題時,夸大其詞,甚至無中生有,影響了民主質效。四是不讓表達。一些領導干部走訪基層時走馬觀花,繞著問題走,只與領導接觸,黨員群眾的意愿收集不上來;一些部門單位的意見箱、網絡郵箱長期無人問津,成為一種擺設,民主渠道不暢;個別領導班子在討論決策前,溝通醞釀不夠,會議中主持人提出意見后,往往是“大家還有沒有意見,沒有意見就通過”,這樣一項決策就形成了。凡此種種,成為制約基層民主的瓶頸因素,必須認真加以解決。

“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狈e極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對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奪取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各級黨組織必須把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作為重要課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著力推進黨內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要珍惜民主熱情,堅持發展黨內民主的正確方向。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特別是黨內民主、人民民主的深入發展,廣大黨員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主人翁意識被喚醒并顯著增強,參政議政的熱情高漲,對黨組織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期望值很高。在被問卷調查的612名黨員中,積極要求參與黨內民主事務及國家管理的有576人,占94%;要求進一步擴大黨內民主及人民民主的有397人,占65%;要求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委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的422人,占69%。在這種情況下,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民主熱情,同時,一定要注意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緊緊圍繞貫徹黨的政治路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來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特別是要加強民主集中制再教育,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教育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清醒地認識到,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推進黨內民主的過程,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決不能片面強調某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既要防止“自由化”,又要防止“一言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黨內民主建設路子,從國情、黨情出發,不照搬西方模式,使黨內民主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

要立足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積極穩妥地推進黨內民主建設。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階層構成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這些新的社會階層中有老黨員,也有新黨員。這樣就使黨員隊伍結構具有多樣性,由此帶來思想的差異性。特別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經濟基礎也不夠強大。因此,發展黨內民主必須堅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科學規劃,有序進行,使黨內民主隨著歷史條件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完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的“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選擇一些縣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等,其中的“完善”、“試行”、“逐步擴大”等,正說明要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地推進黨內民主建設。

要堅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符合黨章規定、符合黨員意愿、符合基層實際的發展黨內民主新載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既要繼承我們黨在黨內民主建設上積累的寶貴經驗,又要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一是改進決策方式,集中民智。改變由黨委集中決策為民主科學決策。要建立擬議議題會前調研協商制度,凡黨委會(黨代會)擬議議題,要在會前通知與會領導(代表),進行調查研究和充分醞釀,黨委分管領導要召集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協商,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事項應預先廣泛征求各方面專家學者和老干部、黨代表、群眾代表意見,并將各方面的意見綜合后提交會議研究;要規范會中議題研究程序,在認真聽取議題提交單位提供的相關材料、依據資料和會前協調意見的基礎上,進行深入討論、論證,通過舉手表決、票決等形式集體研究決策;要建立會后請示、報告和通報制度,會議結束后,對需向上級黨委請示或報告的事項要以書面形式及時報送上級黨委,對需向社會各界通報情況的,通過書面或會議形式及時進行通報。二是開展調研活動,收集民愿。基層黨組織要高度重視民意,傾聽群眾的呼聲。在不同歷史時期,有各種不同的了解民意的途徑和方式,比如看文件、聽匯報,重大決策前進行調查研究、專家咨詢論證,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度,黨政領導干部任前征求執紀執法部門意見,領導干部包聯部門、鄉村和貧困戶、上訪戶等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不斷擴大網絡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數學分析方法在黨內民主領域的應用范圍,以提高領導決策的可行性、時效性和準確性。三是實行黨務公開,反饋民意。如實行黨政領導干部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利用廣播、電視、黨報黨刊和互聯網或公示板公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公開黨組織的重要決議決定等。

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保證黨內民主健康運行。制度建設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我們在推進黨內民主工作中,從上到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黨內民主機制和制度體系雛形基本形成。如《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黨內監督條例》、情況通報制度、民主選舉制度、代表大會制度等,為開展黨內基層民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通過這些有益探索,基層民主氛圍進一步活躍,民主活動進一步豐富,民主質量進一步提高。要切實抓好已有制度規定的貫徹落實,加強學習培訓,使廣大黨員了解這些制度規定的基本精神,熟悉主要內容,并切實貫徹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