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思考
時間:2022-10-17 06:18:00
導語:抓好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非公經濟組織中大力開展黨的建設工作,是鞏固執政黨地位、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各級黨組織和有關部門要從貫徹黨的**大、**屆**全會精神出發,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切實加強全區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確保取得實效。具體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進一步壯大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力量,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一是要進一步加大黨組織的組建力度。要努力使具備條件的企業盡快組建黨組織,使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創造條件建立黨組織。今后五年,全區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企業和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上的企業,都應建立起黨組織。尤其是全區重點企業、骨干企業,要走在前面,百分之百建好黨組織,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發展黨員工作。要根據非公經濟組織中人員流動快、分布散的特點,認真研究教育、培養和管理入黨積極分子的有效辦法,切實把非公經濟組織中的經營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及時吸收到黨內來。五年內,力爭使全區擁有50名職工以上的企業百分之百有黨員,使所有在非公經濟組織工作的黨員都能納入到黨的一個基層組織中管理,切實改變全區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力量薄弱的現狀。三是要進一步做好企業改制、重組與黨組織組建的銜接工作。非公企業的改制、重組工作必須與企業黨組織建設實現“三同步”,即同步組建、同步規劃、同步優化。
第二,要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區各級黨組織都要按照新《黨章》的要求,著重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發揮作用。一是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企業發展提供組織保證。當前,在市場競爭、國際競爭、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企業都把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作為應付挑戰、加快發展的首要任務。非公企業黨組織要緊緊抓住這一關鍵,自覺服從服務于加快企業發展這個中心,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凝心聚力的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企業凝聚人才、凝聚智力、加快科技創新獻計出力。二是要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切實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要切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和“結對幫帶”等活動,著力打造一支“平時工作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出來”的黨員隊伍,使廣大業主充分認識到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從心底里擁護黨的領導。三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著力提高企業文明程度。要加大宣傳力度,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在非公經濟組織的貫徹執行;要積極倡導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精神,不斷推進非公經濟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四是要調動、保護業主和員工的積極性,努力維護好各方的合法權益。要教育和引導黨員和職工尊重出資者、經營者的經營自主權、財產處置權、收益分配權、用人自主權,并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和工商、稅務、環保等政府職能部門反映出資者、經營者的要求和呼聲,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同時,要注意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了解職工群眾的疾苦,盡力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
第三,要切實加強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務干部隊伍的骨干作用。各級黨組織都要采取有力措施,使黨務工作成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貼近實際、富有實效的工作。一是要按照“選優配強”的原則,選配好黨組織負責人。從目前全區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的身份來看,絕大多數是由黨員業主擔任,這樣為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正常開展黨的活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今后,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負責人,一般應由具備任職條件的業主黨員兼任;業主不是黨員的,或業主是黨員但不具備任職條件的,原則上從企業內部領導層中產生黨組織負責人。對于聯合黨組織負責人的配備,要從有利于開展黨的工作出發,堅持注重實效。屬于村區域范圍內的,一般應在村黨支部委員中產生;屬于鎮管理內的或工業園區內的,一般應在鎮企業主管部門的干部黨員中產生。同時,要防止班子建設家族化的苗頭和傾向,業主家族成員在班子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過50%,對已有家族化傾向的,要采取措施逐步進行調整。二是要堅持嚴格考察和多方互為認可,選配好黨務干部。為更好地推進全區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凡是由黨員業主任負責人的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必須配備一名黨務工作者,黨務工作者的人選一般由副書記或者是黨員的工會主席擔任;企業沒有合適人選的,也可通過外派、招聘或從支委委員中產生。從外部選配到企業的黨務工作者,黨委要事先與業主進行思想溝通,征求業主的意見,做好業主的思想工作,真正為業主所接受。在工資待遇和報酬上,要征求黨務工作者個人的意愿,努力做到上級黨組織滿意、企業主滿意和黨務工作者滿意。三是要堅持績效掛鉤,充分發揮黨務工作者的積極性。逐步在全區建立一套調動廣大非公經濟組織黨務干部工作熱情的考核激勵機制。洛陽鎮、橫林鎮等單位從工作實際出發,結合年度黨務工作考核,從鎮財政中撥出了一部分資金,初步建立了非公經濟組織黨務干部考核獎勵基金,對隸屬于鎮黨委的非業主的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和指定的專職黨務工作者進行了獎勵。這是一個值得借鑒和推廣的好做法。
第四,要堅持黨工團整體聯動,不斷增強黨對非公經濟組織的影響力。工會、共青團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積極做好非公經濟組織工會、共青團工作,實施黨工團整體聯動,是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的重要渠道和途徑。對于已經建立黨組織的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要通過構筑聯動平臺、建立聯動機制、創設聯動載體,真正形成聯動合力。同時,對大量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經濟組織,要緊緊依托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開展黨的工作。要按照有關法規和章程,抓好工會、共青團組織的組建工作,把工會、共青團組織覆蓋面寬的優勢發揮好。在非公經濟組織工會主席的人選上,一般應由不是黨員業主的黨組織負責人或副書記擔任。要充分利用工會、共青團組織這塊陣地,大力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時向廣大職工群眾傳遞黨的聲音,使他們能夠經常受到黨的教育。要支持工會、共青團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以此為紐帶,讓廣大職工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密切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
第五,要切實抓好對黨員業主的教育培訓,不斷增強他們對黨的感情。非公經濟組織的所有者和經營者,是發展非公經濟的創業者和帶頭人,也是推動非公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同時,他們對黨建工作的支持程度,也直接關系到企業黨建工作的發展。因此,今后各級黨組織要把有組織、有計劃地培訓黨員業主和規模較大、影響較大企業主,作為推動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一條重要措施,作為在非公經濟領域開展黨的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環節,切實抓好。要充分利用各類教育陣地,突出抓好以共同理想教育、責任意識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科技知識和現代化管理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著力培養他們對黨的感情。各條線或部門評先選優、安排社會職務時,要把業主對黨的感情、對黨建工作的態度作為重要條件,引導他們轉變觀念,端正態度,積極支持在本企業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要建立健全對黨員業主的“雙重管理”制度,實行以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為主,上級黨組織和工商聯、行業協會黨組織為輔的雙重管理辦法。在民主評議黨員活動中,要廣泛聽取職工群眾和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意見,認真對黨員業主進行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