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思考
時間:2022-10-19 05:25:00
導語: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3月,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和**市委組織部把柳城縣作為全區、全市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縣。為做好試點工作,柳城縣一方面積極組織專門人員赴桂林靈川、灌陽、陽朔等全區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先進縣進行考察學習,了解遠程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另一方面,認真開展試點工作。在做好衛星數據、課件接收整理工作的同時,通過網絡等途徑,大量收集與遠程教育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并結合實際,制定了《柳城縣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實施實方案》。**年8月,柳城縣先后在縣委組織部、鳳山鎮、東泉鎮涼亭村、鳳山鎮頭塘村茂林屯等地安裝了7套遠程教育接收設備。同時,通過整合黨政辦公網和中小學遠程教育資源,在全縣建立起遠程教育接收終端站點219個,形成覆蓋縣、鄉鎮、村、屯的四級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一年多來,柳城縣對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存在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主要做法
(一)積極探索,銳意創新,打造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
柳城縣自**年實施“黨員電教科技工程”以來,黨員電教工作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得到了區、市領導的充分肯定。然而,隨著形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黨員電教在發揮它優勢的同時,逐漸暴露出形式單一、內容單薄,教育和培訓手段落后的弱點。為滿足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群眾對科技和信息的渴望和需求,柳城縣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決定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架設經濟發展的信息高速公路,整合各類資源,構筑“天網”、“地網”,打造“立體互動”的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疤炀W”即中組部全國遠程教育辦搭建的衛星數字遠程教育平臺,通過衛星每天向廣大農村傳輸數據節目,終端接收點以多媒體電腦衛星接收系統免費接受信息?!暗鼐W”就是借助柳城縣自己搭建的黨政辦公網絡,建立以“柳城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為中心,鏈接各基層黨委,縣直各單位黨組織的網絡終端,構建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輔助教學網絡。通過“天網”、“地網”的建設,使遠程教育網絡在全縣境內的覆蓋率達80%以上,實現了地方與中央、縣內與縣外、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零距離”接觸。
(二)精心部署,多管齊下,扎實推進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工作。
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是新生事物。為此,柳城縣委在做好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邊推廣”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狠抓遠教育站點建設。
1、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柳城縣委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常務副縣長、組織部長、分管教科文衛的副縣長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建立了一級抓一級的領導責任制。各鄉鎮、村也迅速成立了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委書記、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抓,從而形成了全縣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2、深入調查,制定方案。為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柳城縣委組織部抽調人員深入鄉鎮、村屯調查摸底,掌握了黨員分布、村屯分布、黨員活動場地現狀等方面情況,及時制定出《柳城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將工作目標、任務要求等內容進行細化量化,確保遠程教育工作有計劃、分階段地穩步推進。各鄉鎮結合各自的實際,也制定了具體可行的落實措施。
3、整合資源,建設站點。柳城縣按照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原則,依托縣委黨校和鄉鎮、村黨員活動室、文化站以及中小學校,整合教育、農業、科技、電信、廣播電視、黨政網等現有資源,在縣一級主要在縣委黨校建立培訓中心;鄉鎮一級依托中小學校、文化站等建立接收站點和培訓中心;村一級則在小學設立接收終端站點。通過努力,目前柳城縣共建立遠程教育接收終端站點219個,其中縣級接收中心2個,接收點51個,鄉鎮接收點41個,村級接收點124個,屯級接收點1個。
(三)管用結合,突出重點,認真開展對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和培訓。
要開展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建站建點是基礎,管理是關鍵,學用才是根本和目的。為了使建好的站點真正發揮出作用和效果,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為切實加強全縣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的教學管理,我們做到了“三個到位”:一是人員落實到位。各站點全面推行專人負責管理制,由1-2名懂技術、熟業務的專業人員負責站點的管理和各種技術資料的下載、編輯、傳送等工作。二是技術服務到位。按照分組負責、分層培訓的方法,先后舉辦了13期業務骨干培訓班,共培訓操作管理人員130多人;同時,縣里成立了技術服務指導組,專門負責基本操作技術的普及推廣和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保證了設備的正常使用和維護。三是制度落實到位。我們制定了遠程教育下載、播放、收看以及遠程教育設備使用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要求各培訓中心、接收點認真執行。
2、拍攝“鄉土”教材,充實電教片庫。柳城縣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工作大局,攝制了《科學種桑養蠶》、《甘蔗地套種辣椒》、《果地雞養殖》和《生態養殖塘角魚》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教片,分發到鄉鎮、村屯農民朋友手中,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從中組部網站下載保存了符合柳城縣實際的實用技術和政策法規等影像資料,使全縣黨員電教碟片達4100多部。
3、靈活多樣教育,結合時令培訓。在學習培訓的方式上,我們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了幾種不同的方式:一是根據農時需要,在晚上播放電教片,組織黨員群眾學習;二是組織農技術人員定期到站點播放電教片,進行現場輔導,增強教學效果;三是根據農民的需要分類編班培訓,主要有思想政治學習班,市場知識培訓班,崗位技能培訓班等。學習內容既有政策法律,也有實用技術。如龍頭鎮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創建了旨在服務“三農”的“農業醫院”?!搬t院”里除了設置水果、桑蠶、養殖等技術科室外,還專門設立了電教科,每逢圩日都按群眾要求播放理論、技術碟片,深受群眾歡迎?!稗r業醫院”成立不到半年時間,就播放電教片400多場次,培訓群眾8200多人次。
二、取得效果
通過扎實有效地工作,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在柳城縣開展一年多來,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創新了黨員干部教育工作載體。
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是傳統黨員電化教育的深化與延伸,是新時期黨員干部教育工作的新突破,它實現了在同一時間內對不同空間的廣大農村黨員進行“點播式、交互式和現場直播式”的教育目標,從時空上、形式上、內容上、對象上、效果上彌補了以前黨員電化教育的不足,使整個教育活動顯得全面、靈活、便捷、有效。以前舉辦黨員干部培訓班,到場人數有時參差不齊,遠程教育投入使用后舉辦的培訓班,教室總被擠得滿滿的。
(二)提升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水平。
柳城縣利用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中心,深入開展“五村、兩規范”建設和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工作,實現了“兩提高一促進”。一是提高了農村基層干部的執政能力,增強了農村基層干部的宗旨意識。二是提高了農村黨員的綜合素質,增強了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農民致富的意識和本領。三是促進了村級組織管理的規范化,構建了透明、公正、規范高效的村級組織機制。
(三)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柳城縣在大力發展桑蠶業過程中,把電化教育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組織電教辦和農業部門拍攝了鄉土教材《科學種桑養蠶》,并制作成12000多張VCD光盤發放到農民手中,使農民朋友成功掌握種桑養蠶技術,成為桑農種桑養蠶的教科書,激發了農民種桑養蠶的熱情,極大的推動了全縣桑蠶業的發展。**年,柳城縣桑園面積突破10萬畝,成為“全區桑蠶生產發展十佳縣”。桑蠶業成為繼制糖業之后的又一個支柱產業。同時,通過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推動各鄉鎮村屯結合實際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農村人均收入也逐步提高,
(四)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
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傳播先進的文化、成熟的技術和快捷的信息,讓廣大農村黨員干部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更新了技術,拓寬了增收的渠道。如東泉鎮涼亭村村民在自治區級黨員電教科技示范戶、村委主任黃武芳的影響和帶動下,利用電教學習掌握了二元雜母豬養殖技術,全村養殖二元雜母豬達1000多頭,年供應商品豬達25000多頭。僅此一項,年人均增收達1000元。
(五)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節目豐富多彩,除了政治理論、種養技術外,還有醫學常識、家庭百科、文化生活等。農村黨員群眾通過遠程教育開闊眼界,了解知識,掌握技術。如活躍在農村的118支農村業余文藝隊,依靠遠程教育排練出一大批短小精煉、具有本地特色的快板、歌曲、小品、彩調、舞蹈等文藝節目,到各鄉鎮、村屯作巡回演出,受到群眾的歡迎,極大地提高了柳城縣“百村百戲”這一文化品牌的含金量,也豐富了農村黨員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六)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柳城縣各鄉鎮、村屯黨員干部或黨員電教科技示范戶,在組織黨員群眾通過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開展理論、技術培訓過程中,與黨員群眾的聯系更加密切,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更加頻繁,黨組織、黨員的威信日益提高。如柳城縣龍頭鎮黨委要求每個黨員領導干部作好表率,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自覺主動學習當前農民群眾最急需的科技種養技術,增強本領,為群眾提供科技服務,形成了在工作崗位上爭當干事創業的模范,在為民服務上爭當無私奉獻的模范的局面。黨員干部積極深入基層,走村串戶,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盡力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主動與困難黨員和群眾結對子、攀窮親,黨群關系進一步密切,黨員干部成了群眾的貼心人。
三、存在問題
(一)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工作開展較難。部分鄉鎮、村領導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對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重視不夠,未將遠程教育工作與經濟工作統籌安排,檢查督促,同步推進,村級遠程教學活動開展較差。雖然多數鎮村建立了領導機構,制定了學習方案,安排了學習內容。但是“遠程教育”到底是什么?能有多大的生命力?能給黨員干部、群眾帶來什么實惠?如何去利用“遠程教育”發展經濟等這些實質性問題,許多鄉鎮領導,還存在著模糊認識。一些黨員干部和群眾也有懷疑情緒,以“工學矛盾”為核心的“沒必要學、沒時間學、沒能力學”的認識比較普遍。
(二)縣級管理人員人手少,影響工作開展。
縣遠程教育管理中心掛牌在縣委組織部,僅由電教室一人兼管。而電教室擔負著全縣黨員電化教育管理,黨員電教片的拍攝、制作、發放,電教設施的維護、修理,電教網站的更新、維護、管理等工作,忙起來常常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顧此失彼。而桂林市開展黨員遠程教育后,每個縣的電教人員至少2人以上,陽朔縣除了電教辦主任外,還有3名專門負責遠程教育的技術人員。
(三)教學環境差,集中培訓開展難。主要體現在中小學站點上,一是場地十分狹小,全縣121個小學站點中,有82個站點建設在教師辦公室,其余的均建立在實驗室,83個站點場地容納不下15人。二是設備較差,91個站點無專用桌椅。三是由于資金困難,防盜、防火、防潮等五防措施還不到位,76個站點存在不同隱患。
(四)村級站點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教學管理工作開展較難。一是缺專業人員。全縣村級接收站點124名管理人員中,沒有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有95名管理人員以前從未接觸過計算機;90%以上的管理人員不能排除一般故障。設立在村委、自然屯里的終端接收點,管理人員主要是村干部,他們以前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學習起來也比較吃力,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更是困難。
(五)村級站點管理人員工作任務重,站點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從我縣中小站點來看,遠程教育管理人員均由學校教師兼職。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時間上不同步。學生學習時間與黨員干部群眾學習時間難以統一,使教學管理人員無法對二者進行統籌安排。二是任務上難兼顧。遠程教育是一項全新的探索性工作,任務繁重而復雜,如果教學管理人員不實行專職專責,就無法完成教學管理任務,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三是機制上欠完善。據反映,一些教學管理人員兼職遠程教育工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從事遠教工作的積極性。
(六)站點運行經費困難。站點的管理費用最困難的是電費,據初步估算,中學信息站運行1小時需耗電近10度,運行一年需要電費近10000元,村小學接收站每天大約耗電12度左右,每年需要電費1800元左右,無論中學、小學和村委會都無力支付。
四、思考與對策
(一)加強宣傳,統一認識。首先,要開展“六個一”宣傳活動,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村組進行遠程教育知識宣傳,擴大遠程教育的影響力。即開設專用頻道,開通一部熱線電話,發放一張便民服務卡,印制一張宣傳單,開動一輛宣傳車,開辟一個宣傳欄,建立一個宣傳點。其次,要牢固樹立三種意識:即樹立政治意識,機遇意識,群眾意識。
(二)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強軟硬件建設??h、鎮、村均建立遠程教育專項經費,保證遠程教育經費的落實和工作的正常運轉,同時采取教育部門和鎮、村共同籌資的辦法,逐步解決站點環境設施、管理人員的工資、津貼等問題。
(三)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一是增加縣級管理人員編制,增加1至2名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一職二備,專職人員要專干,保障時間和精力抓遠程教育。二是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縣遠程教育管理中心、縣教育局和縣職校聯合舉辦計算機中專學歷培訓班,為每村培訓2—3名具有計算機中專學歷的管理人員。三是積極派送管理員到市培訓機構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使之能排除一般故障,基本勝任遠程教育工作發展的需要。
(四)切實開展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對象,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精心設置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針對不同培訓對象分班次開展培訓。具體可開展計算機技術班、農村適用技術班、政治理論班、公共基礎知識班。每期培訓結束后,經考試合格后發給結業證書,不合格的繼續參加下一期學習。
(五)建立激勵機制。要建立健全激勵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工作制度,建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業績的獎懲制度。通過激勵保障制度,在全縣黨員遠程教育管理員中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推進黨員遠程教育事業穩定健康有序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小康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