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2 12:06:00

導語: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思考

黨的**大提出,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大力推進社區民主建設,是新形勢下鞏固城市基層政權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客觀需要。四方社區作為湖南省首個“海選”社區,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厚愛下,社區的干部群眾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出了一條通過加強社區建設,落實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效途徑。我們從推進基層民主的實際出發,著眼于“四健全”,從抓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素質建設等方面入手,通過完善基層民主實踐的載體、渠道、制度保障、運行機制,提高居民民主素質等,使社區群眾的各項民主權利得到了真正落實。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社區體制,落實基層群眾民主權利實現的載體

健全社區體制,即通過社區的組織整合、功能整合和資源整合,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社區管理體系和組織體系,更好地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我們按照體現黨的領導、政府指導、社會參與、居民自治的總體要求,在社區建立健全了四大組織,即: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自治組織為主體,各類社會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新型社區組織結構,形成了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社區自治體系。社區黨組織是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支持和保證社區組織依法履行自治職責;社區居委會是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的辦事機構,由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具體執行社區居民代表會議決議,主持社區日常事務管理和服務;社區居民代表大會是社區事務的決策機構,是民主自治的主要組織形式,每年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決定社區重要事項;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由社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社區單位代表等組成,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協商、議事和監督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在社區內大力培育發展各種中介組織和志愿者服務組織等居民自治載體,不斷豐富社區自治的內容,規范社區民主的形式和程序,通過召開評點會(民情懇談、事務協調、工作聽證、民主評議等內容)的形式,不斷加快社區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進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自主管理絡,起到了發動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民主建設的作用。

二、健全制度機制,暢通基層群眾民主權利實現的渠道

有了健全的組織機構作為載體,還要有相應的決策、議事、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民主自治的運行機制作保障,才能確保居民各項民主權利的實現。為此,我們著重從兩個方面健全社區民主自治機制:一是讓社區群眾自主決定社區內部事務。通過制定《社區自治章程》、《居民公約》、《社區成員代表職責》、《社區成員代表會議章程》、《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職責》、《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等規章制度,確定社區群眾在社區中的主人翁地位。社區群眾依法選舉、罷免、監督社區領導人員,自主決策社區內部重大事項,自主管理或協助政府管理好社區內部事務,自行管理和支配社區財務,實行財務公開、社區事務公開,居民充分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形成了良好的社區內部監督機制。二是讓社區群眾對政府的工作實施評議監督。通過召開居民評點會,實行“下考上”、“民考官”,社區居民對居委會及工作人員進行評議、考核和監督,考評的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主要依據。這項工作的開展,有效落實了居民的民主權利,促進了工作人員工作作風的改進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通過建章立制,完善機制,強化了社區的民主化、規范化管理,居民各項民主權利的行使和落實實現了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

三、健全自治形式,在實踐中提高基層群眾民主素質

選舉是居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實踐形式,也是民主權利的核心內容。2003年6月15日,四方社區第一屆居委會成員通過海選產生,開創了基層民主選舉的先河。2006年新一屆社區居委會又通過海選成功換屆,而短短的三年時間海選已經成為我省社區選舉的普遍方式。為了認真落實居民的選舉權,我們在海選中著重抓了以下幾個環節:把好選民登記關,做到選民登記不漏、不錯、不重,擴大民主參與面;把好候選人提名關,確保提名過程的開放性、群眾性和廣泛性;把好正式候選人審核關,確保有較高政治素質和較強工作能力、熱心于社區事務的人員進入正式候選人范圍;把好投票選舉關,確保投票選舉按程序依法進行;把好全程監督關,把選舉的全過程置于嚴格的監督之下。通過民主實踐,廣大居民群眾增強了社區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民主實踐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實現了讓居民群眾在參與中自我教育、自我鍛煉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2003年的“海選”為四方社區注入了一縷清新氣息,凝聚了居民的心,激發了居民的參與熱情,但“海選”畢竟是一個時效性很強的參與活動,神圣的選票投完之后,并不意味著社區居民真正地懂得了如何參與關心社區的居民自治工作,如何長久地投入到社區事務中來。針對此種現狀,我們認真展開分析、研究,創新思維,開2003年9月初在社區推出了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的“評點社區事,爭當好主人”居民教育主題活動。社區從居民中推選出熱心于社區事務的居民擔任評點聯絡員,由他們通過聽的形式在居民中收集問題;社區還在小區中心花園處放置了評點卡和評點箱,方便居民將一些不便于說的問題寫在評點卡上,投入評點箱內,以寫的形式收集問題;考慮到小區大部分居民都是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居委會為這些“特殊”人群開通了評點熱線,還建立了社區網站,開專門的評點聊天室,通過網絡暢所欲言,以說的形式收集問題,發表意見。其次,居委會定期組織社區議事會成員和社區居民召開社區事務評點大會,由居委會將收集的社區熱點、難點問題拿到評點大會上作專題討論并將大會上討論的結果和解決的方法公布到評點臺和評點欄上,同時收集居民反映的新問題。社區在評點活動中做到了四個結合:居民的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結合;評自己與評他人相結合;評家事、身邊事與天下事相結合;口頭評點與付諸行動相結合。每一次評點都精心準備,每次評點后都有收獲與成果。

四、健全宣傳手段,強化基層民主意識

培育社區理念,增強民主意識,是社區居民關心社區發展,參與社區民主建設的重要前提。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創新宣傳手段,培育和強化社區居民和社會單位的社區理念與民主意識。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本,把社區建設成為文明樂園。四方社區現已基本建成了四大網絡,即以社區黨校、市民學校、法制學校、科普學校、家長學校、老年學校等“六?!焙忘h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健身室、室外活動場等“四室一場”為主體的教育陣地網絡;以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社區教育委員會等為主體的教育組織網絡;以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為主體的輿情分析網絡;以社區網站、宣傳閱報欄為主體的輿論宣傳網絡。依托這四大網絡,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提高人的素質。同時,整合社區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創辦“四點鐘學?!保ㄐW生放學后的第二課堂)、“暑期活動中心”、“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新模式。廣泛召開社區建設工作動員會、座談會,組織社區建設宣傳周、宣傳日等活動,舉辦社區建設和基層民主建設各種專題講座,聘請專家學者授課培訓等,大力營造加強社區建設,推進基層民主的思想輿論氛圍。這些活動的開展,增強了社區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形成了濃厚的基層民主氛圍?!吧鐓^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做社區主人,為社區盡力”等社區理念深入人心,社區單位和居民主動參與意識和參與的積極性自覺性大大提高。

四方社區是個年輕的社區,回顧他剛剛走過的三年歷程,我們體會到,要把社區民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更新觀念、大膽創新是重要前提。在我國,社區建設作為一項全新的事業,目前尚處于全面探索和發展階段。要把社區民主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銳意改革,在理論上要有新發展,在工作上要有新思路,在實踐上要有新舉措。

二是廣泛發動,形成合力是有效手段。在充分動員廣大社區群眾積極參與的同時,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優化整合全社區的資源,實現社區建設的上下聯動,整體推進。要善于將黨和政府的組織優勢和社區群眾的參與熱情、將政府行政調控機制和社區居民自我管理機制緊密結合起來,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區依法自治的互動運行機制,通過廣泛發動,形成合力,推動社區民主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是抓關鍵環節,重點突破是主要措施。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素質建設對于社區建設和實現居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抓住了這幾個關鍵環節,也就抓住了工作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