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思考

時間:2022-10-24 05:49:00

導語:黨委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委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思考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黨的**大為黨的建設確定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鄉鎮黨委作為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作為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切實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增強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對于全面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積極而重大意義。

一、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現狀和存在問題

鄉鎮黨委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近幾年來,鄉鎮黨委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這個中心,深入開展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動,以創建“五好”鄉鎮黨委為目標,進一步深化黨委管黨職能,使鄉鎮黨委的執政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得到明顯增強。但是鄉鎮黨委的執政能力同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相當差距,主要表現在:

1、鄉鎮財政壓力大,村集體經濟薄弱,極大影響了鄉鎮黨委的號召力和調控力。當前,山區縣鄉鎮財政壓力大問題,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自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鄉鎮財源不足問題更是越發凸顯,收支難以平衡,農民赤字形勢嚴竣,造成鄉鎮黨委政府沒有能力投入更多資金用于支持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而村集體經濟又非常薄弱,農民人均收入較低,很難有能力籌措資金用于農村水電路等基本設施建設。就珊溪鎮而言,據2004年度經濟報表,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03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176元。全鎮39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5萬元以上的村只有2個;1萬元至5萬元的村3個;村集體經濟空殼村34個。有的村甚至連正常的村干部年終誤工補貼都沒法落實,以致鄉鎮黨委、政府在黨員干部和群眾中的號召力、調控力受到極大影響。

2、鄉鎮日常工作任務責任重,相對弱化了鄉鎮黨委抓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力度?!安块T千條線,鄉鎮一根針”。上級部門條條線線的工作任務都非常重要,但其最終的落實者都在于鄉鎮,鄉鎮工作任務繁重。如計生、征兵、禁毒、森防、安全生產等工作都是鄉鎮黨委、政府的日常性中心工作,也是硬任務,常年跟蹤檢查,鄉鎮疲于應付,且多數實行“一票否決”,責任重大,致使鄉鎮黨委、政府不得不騰出更多時間、人力、精力抓好落實,從而相對弱化了鄉鎮黨委抓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力度。

3、村級組織戰斗力不強,直接限制了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的發揮。村級黨組織及村兩委干部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黨的方針政策及鄉鎮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任務的落實與完成。造成村級組織戰斗力不強、干部能力水平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方面的原因是值得關注的。一方面是優秀青年發展黨員難問題。個別村干部怕丟位置,故意發展家族黨員、派別黨員,甚至發展低素質的黨員或干脆長期不發展黨員,嚴重影響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形象;另一方面是優秀黨員干部外出問題。一些村雖然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黨員,但“培養一批、走掉一批”的現象仍大范圍存在,難以根本改變黨員隊伍老化以及村兩委干部年齡結構不合理、文化程度低、創新力不強等狀況。

4、鄉鎮干部的“機關化”問題仍然存在,逐步疏遠了黨群干群關系。鄉鎮干部是鄉鎮黨委、政府工作的直接實施者,也是黨委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旗幟”。一直以來,省市縣委就高度重視加強鄉鎮干部的作風建設。相繼開展了“兩個年”、干部下基層、“效能革命”等系列活動,出臺了“兩鎮三村”、民情日記、民情服務等制度,有效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鄉鎮干部的“機關化”現象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仍有少數干部不能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去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老百姓稱他們為“三走”、“三線”干部,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

5、鄉鎮干部激勵機制不健全,難以維系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難以維系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一些鄉鎮干部的人生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現實主義、實用主義在鄉鎮干部中表現明顯,而往往鄉鎮干部的激勵機制又很不健全。在物質激勵方面,由于鄉鎮財政困難,干部福利低,難以建立物質激勵機制,干部積極性受挫;在精神激勵方面,鄉鎮一般干部普遍認為,在鄉鎮工作,政治前途眇茫,干部政治上進心不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的發揮。

此外,在工作方法方面,一些鄉鎮依然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工作方法,公共服務職能發揮不夠,過多地依靠行政手段開展工作;在工作機制方面,跟蹤檢查和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在工作決策方面,采取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不夠,各項決策機制還有待健全和完善,等等。這一系列問題也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的建設。

二、加強鄉鎮黨委執政能力建設的對策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作為黨執政基礎的鄉鎮黨委要立足實際,從增強發展力、服務力、決策力、執行力和創新力等方面入手,不斷增強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加強自身的執政能力建設,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奠定堅實基礎。

1、全面增強發展力。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鶎咏M織工作千頭萬緒,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發展。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發展不動搖。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緊緊圍繞既定的戰略目標和部署,廣泛發動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加快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中來。要切合當前組織實施的“先鋒工程”建設,通過“三級聯創”這一基本途徑,努力在“強核心、強素質、強服務、強管理、強實力”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進者和實踐者。認真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通過實現工作重心下移,幫助理順村級組織關系,抓好村級組織建設;幫助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使廣大黨員干部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在農村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員、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協調員、為農民群眾解疑難、辦實事的服務員、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督導員。

2、全面增強服務力。為民服務是“三個代表”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層黨組織開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鄉鎮黨委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自覺地把自己認定為實現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工具,牢固樹立執政為民意識,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辦事情、做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同時,要切合全省上下深入開展的“效能革命”活動,積極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呼聲,及時發現和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要重視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在發展致富中的缺信息、缺技術、缺市場的問題,幫助他們增產、增收,加快脫貧致富,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

3、全面增強決策力。決策力是指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它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關鍵所在?;鶎咏M織作為直接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涉及的工作千頭萬緒,決策的正確與否,決策是否正確實施,直接關系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穩定。因此,鄉鎮黨委要積極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民智、廣泛集中民智的決策機制,大力增強鄉鎮黨委的決策力,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1)提高決策透明度。逐步公開重大決策過程,做到凡屬于鄉鎮黨委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都力求組織廣大黨員討論,充分聽取各種意見;凡涉及群眾利益問題,在全社會和黨內開展形式多樣的討論,激發黨員、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2)嚴格實行民主集中的決策機制。通過嚴格執行平等討論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實現民主程序決策重大事項,保證決策的每一個成員享有同等的發言權、決定權。同時,要特別注意傾聽少數人的意見,以保證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3)完善決策的議事規則和程序。積極建立決策前的論證制、決策中的票決制和決策后的責任制,堅持改變由一把手憑經驗拍腦袋決策的方法,做到決策和其他系統權利與責任相統一,防止決策的隨意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全面增強執行力?;鶎咏M織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者、落實者和執行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貫徹落實到位,歸根到底要取決于基層組織的執行力度,取決于狠抓落實的程度。因此,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采取各項措施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做到對一切有利于加快發展的政策,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舉措,都大膽地想、大膽地試、大膽地干;對己經明確的工作任務和戰略目標,通過分解細化,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確保目標的實現,特別是對招商引資項目,要堅定決心,排除萬難,提高項目落實率;對己經出臺的各項制度,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不流于形式,真正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從而樹立起黨和政府良好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任。

5、全面增強創新力。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基礎,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的前沿和關口。鄉鎮黨委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只有充滿活力,生機勃勃,才能推動和提升整個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因此,基層鄉鎮黨委一定要堅持改革和創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全面加強和完善自己。在理論創新方面,要突破本本主義,在充分肯定和繼承科學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實踐的需要,對其進行重新梳理,以更好的指導實踐、規范實踐、推動實踐;在思維創新方面,要堅決克服安于現狀、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思想,堅持用發展著的眼光的嚴格要求自己,以改革進取的精神提升自己,切實轉變觀念,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加快發展;在方法創新方面,要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探索和采取新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對于一些陳舊的、過時的工作方法要善于揚棄;在工作創新方面,要堅持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下,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新規律、開拓新途徑、創造新經驗,切實真抓實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制度創新方面,要堅持按照敢于嘗試的原則,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建立和完善激勵、監督和約束等方面工作機制,從而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提高鄉鎮黨委執政能力,關鍵在于搞好鄉鎮黨委的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密結合鄉鎮實際,不斷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方面的建設,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