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方法論交流
時間:2022-11-21 04:51:00
導語:解放思想方法論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我認為,解放思想有幾個基本原則。
■求“是”性原則。求“是”,就是尊重客觀規律,準確把握本質和規律,依照規律辦事。解放思想必須以實事求是為前提,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依據,決不能只憑主觀想象和一時的熱情,離開對客觀規律的認識、探索和遵循,解放思想就會誤入歧途。
■務“實”性原則。解放思想不是浪漫主義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道路選擇,是以是否尊重客觀實際、是否行得通、是否走得對為基礎。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號,不是空泛的坐而論道,它是具體的、現實的,必須付諸實踐。真正的解放思想,是把思想解放所獲得的寶貴認識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破解我們前進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
■順“勢”性原則。當前,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與社會信息化三大趨勢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必然對未來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這就要求解放思想不能閉目塞聽,更不能我行我素、自以為是,而必須緊緊盯住這三大趨勢的變化,主動采取應對措施,既要著眼國內,又要著眼世界,既要著眼現實,也要著眼未來,以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和全局眼光把握世界的新變化、新挑戰,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在全球視野的取向中確立起社會責任的崇高地位。
■審“時”性原則。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其動態的發展趨勢又是可以預知的。任何過程,不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領域,由于內部的矛盾和斗爭,都是不斷向前推進、向前發展的,這種推進和發展總是以種種現象表現出來。要善于運用“望遠鏡”來觀察事物,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趨勢,正確地判定事物的未來,做出科學的前瞻性預測,審時度勢,未雨綢繆。要善于運用“顯微鏡”來審視事物,通過紛繁復雜的現象來發現事物的發展態勢,從而順應這種態勢來趨利避害。正如班固所言:“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于事,見微知著也?!彼枷虢夥殴倘灰钥陀^實際為基礎,但這并不等于思考問題僅僅拘泥于眼前的范圍之內,而必須要高瞻遠矚、洞見未來。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乃至一個領導干部,都有一個對形勢發展趨勢的把握問題,只有著眼發展大趨勢,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與時俱進,沉著應對各種挑戰,解放思想才能有的放矢,制定的決策才能切實可行。
■重“試”性原則。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對其認識和掌握是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因此,處理工作中的新問題、新情況通常也需要摸索、總結的過程。改革開放30年來,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到國有企業改革,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到“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和澳門的成功實踐,無不印證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的膽量和勇氣。
■尋“適”性原則?,F代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原理認為,多次反饋調節系統優于一次反饋調節系統。解放思想就是不斷自動調節、不斷否定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沒有否定就不可能前進,沒有批判就不可能發展。敢于自我否定是解放思想最關鍵的環節。只有敢于自我解剖、自我否定、自我批判,才能不斷有所突破、有所創造、有所發展。
- 上一篇:懲治預防腐敗建設交流
- 下一篇:學習貫徹十七大體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