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管人才創新交流
時間:2022-11-26 04:01:00
導語:黨管人才創新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到“管”,許多人便有一種思維定勢,仿佛“管”就必須是直接的、具體的控制和約束。這是對“管理”片面的、錯誤的理解。我們認為,黨管人才的“管”不能是習慣思維中直接的、具體的管理,它更多的是一種宏觀調控與引導,是一種協調和服務。落實黨管人才,不能簡單照搬黨管干部的方式方法,必須遵循市場經濟和人才資源開發的固有規律,大膽改革創新,不斷探索改進。與傳統干部人事工作的方法相比,黨管人才的方式方法應有五個方面的轉變。
一是變微觀管理為宏觀管理。我們黨對干部隊伍實施的是一種“塔形管理”模式,一級管一級,可以管得比較具體。而人才隊伍龐大,分布廣泛,構成復雜,實施的是易于整體把握,難以微觀管理的“平面管理”模式,而且市場經濟體制下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用人機制,也不允許各級黨組織過多直接干預人才工作。所以,黨管人才應側重宏觀管理。著重抓好制定總體規劃,出臺法規政策,優化人才環境,搞好宏觀調控和綜合協調等人才工作的大事。要從傳統的管身份編制、管級別待遇、管工作安排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注重從整體上把握人才隊伍的狀況,從宏觀上思考人才工作的對策。
二是變封閉式管理為開放式管理。黨管人才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各種人才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掘人才資源整體的巨大潛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本著廣納賢才、人盡其才的原則,以寬闊的胸襟、開放的姿態來管理和開發各種人才資源,不拘身份、資歷,自由競爭、優勝劣汰、唯才是用,大力打破行業之間、部門之間、地區之間、所有制之間等各種人才壁壘。管理的視野要放在全社會的人才隊伍上,而不是某個特定的、封閉的群體。積極運用社會優勢資源和靈活的市場機制來管理人才,形成整體把握,公平競爭,市場調節的開放式管理模式。
三是變經驗管理為科學管理。人才資源開發是一門科學,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科學隨著人才隊伍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拓展,人才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傳統的以經驗為主的管理方式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黨管人才必須積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使人才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轉變為集約式、精細化的管理,盡可能地提高人才工作效率和質量。要積極吸收和運用國內外先進的人才科學研究成果和信息網絡技術等自然科學成果,運用科學的原理指導人才工作,深刻把握人才工作的內在規律,認清人才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用科學的方法開展人才能力素質測評與推介工作,用科學的機制確保人才的合理使用和配置。應實行法制化管理,大力推行依法理才。注重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法規、政策和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黨管人才法規政策體系,同時,積極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黨管人才日常工作規范,分類制定各類人才的管理辦法,建立黨管人才工作責任制及監督檢查、匯報考核等具體的工作運行制度,促進黨管人才工作規范化、法制化。
四是變分散管理為協同管理。人才管理與開發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落實好黨管人才的要求。組織部門作為牽頭抓總的部門,要注重充分調動和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性,整合人才工作資源,形成黨管人才的工作合力。要合理劃分相關部門在黨管人才工作方面的職責分工,建立由組織部門承擔日常工作的黨管人才工作協調辦公室,建立組織部門牽頭的黨管人才工作聯系會議制度,定期召集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工作協調,保證目標一致,政策統一,各負其責,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五是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人才隊伍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群體,隨著社會的發展,每時每刻都有大批新的人才涌現出來,也有大批人才被發展所淘汰,同時人才工作的內外環境和形勢也會發生相應變化,人才工作的這種特點,要求我們必須對其實行動態管理,著力建設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使用機制,不斷自我更新的人才代謝機制,不斷自我適應和提高的人才素質提升機制,隨時掌握人才隊伍變化情況,及時更新調整人才工作措施。
- 上一篇:廉政文化建設交流
- 下一篇:管理新農合作醫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