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新課題交流
時間:2022-11-27 04:41:00
導語:黨建新課題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這是全新的課題,既無先例,又無指示,難免會產生許多疑慮和爭論,主要焦點是社團能否建立黨組織?或者說,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會不會改變社團的性質?回答應該是肯定的,不會。因為我國的社團既有與外國社團相同的性質和作用,又有別于外國和港澳臺地區的社團,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團。它雖然是民間自發性組織,但從總體上講,它必須在黨的領導下,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擔負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這就是我國社團獨有的性質和作用。如果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就更有利于這個作用的直接發揮。
解決社團黨建問題意義重大
隨著貫徹江總書記“三個代表”要求和“七一”講話精神的深入,以及我國加入世貿后經濟形勢的發展,解決社團黨建問題已迫在眉睫,意義重大。(一)解決社團黨建問題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的要求。
社團是群眾自發性社會組織,其成員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代表著各方面群眾的利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對擴大黨和群眾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江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們應該從新的社會階層中,“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經過長時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社會其他方面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并通過黨的這個大熔爐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不斷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鄙鐖F組織就是新社會階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才能把這個新階層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不斷增強黨的社會影響力。
(二)解決社團黨建問題是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后,國家發展戰略將發生重大轉變,必須要進一步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迅速發展的那部分生產關系和行政管理模式,使之適應于市場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政府的職能和工作重點將從行政管理逐漸轉向創造環境,提供公共服務,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加強宏觀經濟調控,規范市場體系。
許多社會事務將交由社團和中介組織去辦,真正實現“小政府,大社會”。同時,政府也將會大力扶持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的發展,充分發揮他們平衡市場的作用,以防止少數廠商通過操縱價格進而達到壟斷市場現象的發生。在這種新形勢大環境下,社團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社團的隊伍也將越來越壯大,原來社團組織較少的農村也將會產生許多新社團,生產同類產品的農民將會自動組成合作性的中介組織,以溝通農戶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聯系。面對眾多的社團組織應如何加強管理和指導?如何更好發揮他們的作用?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大課題。就現實情況看,僅靠民政部門有限的管理力量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發揮社團自身內在力量,去自強和自律。特別是要發揮社團黨員的作用。可以說,解決社團黨建問題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三)解決社團黨建問題是在社團工作的黨員期待已久的愿望。
據市民政局19**年對全市6**多家社團中的4**家的調查,共產黨員的人數已達13**多人,如按此推斷,**家社團中已有近30**名共產黨員,加上36**多家民辦非企業單位,已有近150**名共產黨員,平均每家社團有3名以上的共產黨員。例如,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會4名專職工作人員有3名是共產黨員,在64名理事中就有61名共產黨員。當然,多數社團是松散型的社會組織,平時在各自的職業崗位工作,只是在會議或有關活動時集中,這些黨員都從屬于所在單位的黨組織。但是社團專職工作人員中的黨員,許多是無組織無活動的“自游”黨員,因為他們中的不少人是從內地借調來的,也有從人才市場上招聘來的,他們黨組織關系都在內地原單位或學校,到深圳社團工作后,沒有黨組織可以接納他們的組織關系,也就沒有辦法過組織生活,更談不上發展黨員了。多年來,他們期望能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讓他們有個“家”。
解決社團黨建問題的幾點建議
過去,深圳市在社團管理工作方面曾經起了“窗口”和“排頭兵”作用?,F在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更應該與時俱進,繼續開拓創新,以解決社團黨的建設問題為突破口,把社團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創造新的輝煌。為此,我們建議:
一、在社團組織中建立黨支部。主要是由社團專職工作人員中的黨員和個人會員中需要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組成。
二、按社團分類建立黨委。如社科類、教育類、文體類、農業類、工業類、第三產業類、社會福利類等,按性質相同或相近的單位社團黨支部歸口成立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