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與社區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30 10:21:00

導語:教育局與社區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與社區建設經驗交流

本著“資源共享,雙向服務”的原則,充分發揮本單位人才、資金、場地、設施等資源優勢,帶頭為社區辦好事實事,發揮了社區單位對社區建設全方位、多層次的促進作用,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大黨建工作格局,得了社區與教育局各項工作雙促、雙贏的效果。

一、提高認識,健全機制,全力支持社區黨建。

為做好社區共建工作,局黨委成立了支持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和共建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學習《關于開展社區單位和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局黨委一班人明確了社區共建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與社區領導班子碰頭,認真進行討論研究,及時召開黨委班子及黨委所屬各學校黨政一把手會議,同時,積極尋找教育局工作與社區工作的結合點,將加強黨員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環境意識、改善社區環境方面、全力支持街道社區提倡的各項工作作為支持工作的重點。工作中,市教育局黨委主動與阜新街黨工委定期不定期碰頭交流,互通信息,互相配合,互相協調,明確了教育局黨委支持街道、社區工作的具體目標、任務、要求、時間、重點和措施,在組織上確保共建工作落到實處,有效推進了與社區共建工作。

二、積極協調,形成合力,實現社區資源共享。

一是配合社區開展各類學習培訓活動,為社區居民培訓提供良好的服務,并定期選派優秀教師參與社區市民學校的講座、培訓。為社區舉辦家庭教育培訓4場次,培訓2000余人次;舉辦“社會主義榮辱觀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講座兩場次,培訓1000余人次;為社區居民及未成年人舉辦防震、防災、防火、防毒和安全知識講座四場次,培訓人次達3000余人次。二是把學校的各類教育活動向社區進行輻射。市教育局在組織開展的“遠離邪教,反對民族分裂”宣傳教育活動中,積極向社區輻射,從小到6歲的兒童,長到70歲的老人都能積極參加教育活動,在簽字儀式上,一家三代同時登臺簽字承諾,真正達到了“小手拉大手,拒絕邪教進家門”的教育目的。同時還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進行了“禁毒”、“反邪教”、“防震”、“科普”等系列圖片宣傳,使廣大師生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時,該校又積極組織學生向家長、社區居民進行宣傳,做到了“發起于社區、反饋于社區”。三是為了讓社區居民進一步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和理解,“七一”期間市教育局選派教師深入社區為居民教唱“八榮,八恥”歌,并牽頭組織了慶“七一”合唱演出和黨務知識競答,通過有獎競答的方式,使社區居民進一步了解了我們黨85年來的光輝歷史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四是教育局先后派出政工干部深入居委會,對居民進行了多期家教知識和文明禮儀培訓,每年邀請自治區家庭教育專家和交通、消防警官對社區居民進行兩次集中培訓,每逢節慶期間積極參與社區聯防巡邏工作。

三、發揮教育優勢,服務群眾,推動社區各項工作

一是發揮教育系統人力優勢,配合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共建環境優美的文明社區。在認真本單位門前“三包”區衛生保潔工作以外,同時,組織1800多名師生成立了愛心志愿者服務隊,深入社區向社區居民發放環保倡議書、衛生行為習慣倡議書,清理團結西路和新村路等衛生死角4處,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居民,有效地改變了阜新街轄區的環境衛生狀況,受到社區居民的贊揚。二是認真落實弱勢群體有關就學優惠政策,積極解決社區困難群體和“四類人員”子女就學困難問題。加大了貧困學生幫扶力度。通過“助、減、緩、免”等措施,春季為952名“四類人員”子女減免借讀費74.72萬元,使進城務工農民的子女享受到了與城市學生同等的政策待遇。根據困難家庭子女就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城市解困工程共為82名貧困學生減免課本費、雜費3.9萬元。為城區學校就讀的農村戶籍學生、城鎮低保戶家庭學生、殘疾學生、特殊困難家庭學生以及少數民族學生共5859人減免雜費97.8萬元。同時采取參與設立“愛心超市”、“黨員基金會”等多種形式,及時掌握困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幫助社區開展扶貧幫困、城市解困工作,幾年來,為轄區生活困難的低保戶送去大米、面粉、羊肉、沙發等價值3000多元錢物。三是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積極參與街道社區各類文體活動,豐富阜新街轄區居民業余文化生活。黨委積極協調阜新街轄區市廈門實驗小學、市三中、城南幼兒園等三家學校,將各學校參與社區活動作為年終考核內容之一,要求各學校全力配合街道社區各類活動,免費提供活動場所,義務參加街道社區文藝匯演等,近年來,各學校積極組織師生3000多人次,參加社區各類文藝匯演20余場次,極大地豐富了轄區居民業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歡迎。

多年來,緊緊圍繞“支持社區黨建工作”這個中心,突出重點,創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上級黨委的工作要求和廣大群眾的期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社區黨建等各項工作,為創建和諧社區,促進轄區的穩定、發展作出更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