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審計作用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3 05:00: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審計作用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審計作用經驗交流

[摘要]審計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大勢所趨,“免疫系統”的提出是新形勢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審計理論的概括。但是,“免疫”作為一個系統又包含多個方面,機體免疫又分為阻止、抵御外來抗原物質和自身異構物質。本文以科學發展觀的四個要素為著眼點,從“免疫系統”的角度,提出了審計的“抗體”、“辨證”、“透析”、“固本”四個作用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免疫系統審計作用

審計作用是審計實踐中履行職能所產生的客觀影響和實際效果,是職能決定和固有的,但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變化的。當前,審計已經把作用定位在“免疫”功能上,就說明其作用在現階段得到升華?!懊庖摺痹卺t學上的基本釋義是機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機體依靠這一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已”成分。同時,機體存在抗原物質進入和機體本身產生異構物質,導致免疫缺陷。既然將審計作用借喻為“免疫系統”,就需要對經濟社會這一“機體”的“抗原物質”和“異構物質”加以剖析,增強免疫功能。在審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大趨勢下,諸多人士仁智互見地對審計“免疫”功能作了闡述,筆者試圖從另一角度發表幾點審計作用的再認識。

一、審計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發揮審計的“抗體”作用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但也需要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根據這一要義,自上而下都在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寒冬尚未轉暖的態勢下,國家加大了投資拉動,擴大內需的頻率。由此,除國家確定的投資大項外,各地都在爭上、搶上多種類型的投資項目,開發現有資源,新上經濟項目,建設基礎設施以投資拉動地方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這種投資拉動,已由過去的以項目批資金轉變為圍繞資金找項目,難免出現規劃不周、配套乏力、重復建設、項目與實際不符、應有效益低下、權力缺乏制約等影響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疾患”。這種現象,既有“抗原物質”的進入,又有自身“異構物質”的產生。輕則致使公共投資達不到應有預期和經濟社會運行質量不高,重者將影響區域經濟安全。審計作為這一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運轉免疫系統,僅有預防功能是不完善的,亟需強化抵御能力的“抗體”功能,以彌補“免疫缺陷”,避免長期實施“免疫抑制療法”。就如增加機體“免疫球蛋白”,產生“抗體”,激活“免疫活性細胞”一樣,通過實施深度審計,針對發現的問題,從體制、機制、決策、權力等深層次上分析原因,使提出的審計建議和意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抗體”,并督導加大整改力度,使“抗體”保持長效性,防止“抗原物質”和“異構物質”繼續發生作用。只有如此,審計的“免疫”功能才能最大化,從而產生審計“免疫”效應。

二、審計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發揮審計的“辨證”作用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服務和造福人民既是宗旨,又是奮斗和工作目標。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樣是各級審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審計已從單純的監督向監督與服務并重的方向轉移。審計的最大目標之一也是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目前,改善和保障民生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不僅有著諸多改善民生的決策和措施,而且在不斷增加著投入。在公共財政資金投向民生的結構中,既有生活保障性支出,也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還有經濟發展項目的投放,這些都是堅持以人為本、造福人民的具體體現。民生資金已成為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有必要監督和保障其安全有效運行。

但是,由于現行體制,民生資金出現多部門爭取、多家分散管理、多點面分別使用的現象,時常會存在資金撥付不及時、擠占挪用、改變用途、缺失效益等違法違規問題,直接影響著改善民生的進程。既然免疫系統有著識別“自己”和“非已”,阻止和排斥抗原物質和異構物質的功能,那么作為定位“免疫系統”的各級審計,就必須具備“識別”的能力,通過識別達到辨證的作用。中醫學有著“辨證施治”理論,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方法,從臟腑、經絡出發,辨別不同證候和研究致病原因,確定標本施治的治療措施,達到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目的,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在審計服務民生和維護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中,就必須立足“免疫系統”這一基本要求,學會識別和辨證的本領和手段,對民生資金實施重點審計或跟蹤審計,辨別存在問題的不同“證候”,分析“病人”的“體質”特點和“致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出確切的“診斷”,然后根據辨證結果予以不同方法的“施治”。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改善民生資金這一“機體”恢復健康,審計“免疫系統”的作用才能得以發揮。

三、審計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發揮審計的“透析”作用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是“四個建設”的相互協調的基礎,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文明發展道路的前置條件。審計工作要更好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進法治、推動改革、促進發展,就需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著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方面的深層次監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和嚴峻挑戰,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靠投資拉動增長速度,就必然涉及到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內在聯系,關聯到資源環境安全和經濟社會永續發展,也是審計監督的重點和難點。審計承載的“免疫系統”任務,就必須研究經濟社會的“機體”對破壞資源環境這一“抗原物質”的反應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形成一定的免疫反應規律,才能在保護資源環境安全、建設“兩型”社會中增強“抗體力”。

但是,在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資源環境與生態文明上,審計的“免疫”能力還不強,尤其是基層審計的“識別”水平更是不高,可以說是處于“免疫缺陷”狀態,既有“原發性”,又有“繼發性”。因此,必須加快審計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強化基層審計干部技能素質建設,使之在資源環境審計中,能夠盡快識別“抗原物質”和“異構物質”。在此基礎上,審計要成為一架“透視機”或“透析儀”,提純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同時,借助審計的“透析”作用,對“病原”進行“病理解剖”,利用現代化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治。只有如此,審計才能適應“免疫系統”地位、作用的需要,也才能從審計的視角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

四、審計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發揮審計的“固本”作用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既要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國內與對外開放的發展,還要統籌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個人和集體利益、局部和整體以及當前與長遠的利益。從一個區域來看,要做到統籌兼顧,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著力推進、重點突破。當前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重點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確保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正確處理各方利益關系,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切實改善保障民生。但是,受利益驅動和不良政績觀的催生,往往在統籌兼顧上變異為顧此失彼,超出資源環境承受能力上項目,公共財政投資沒有效益意識,經濟決策背離經濟規律,重當前輕長遠,事關群眾利益不突出等問題時有發生。雖然審計屢屢查出問題,仍然屢審屢犯,佐證著審計在“免疫”上還沒有達到“固本”的“療效”。

健康的機體是一個本原體。任何事物在內外作用力的運動下,都會產生相應變化。機體如果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不足,在防治上就會缺少理論基礎和實用方法。審計同樣需要具備抵御、根治、修復的免疫功能,但在治標的同時,還要治本,更重要的是固本,并力求“固本”長效化。因此,審計應著眼科學發展觀的統籌兼顧,針對審查出的問題,不僅從一定高度提出審計意見,而且要堅持對存在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再監督,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增加審計成果利用率,延伸審計“免疫”鏈,增強機體自身“固本”水平。要通過“固本”作用的充分發揮,促使審計客體既統籌各方面的發展,又能處理好利益多方的相互關系,還能從大局出發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審計“免疫系統”的最終目標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