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工作規范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4 08:01:00
導語:工商局工作規范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為重點,規范“人權”。一是實行民主決策。制定和完善《領導班子集體決策重大問題議事規則》,明確決策程序。二是實行崗位分權,按中紀委要求,市、區(縣)局兩級領導班子的“一把手”要把人、財、物權交給班子其他成員來分管,有效制衡權力運行;三是公開選人、用人。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選拔使用干部,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拔權和監督權。
二、以推進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規范“財權”。一是建立健全財務內部管理制度。全面推廣財務“多筆會簽”做法,有效防止胡花亂支問題的發生;二是完善重大項目建設管理。對項目建設一律實行公開招投標;三是加強財務資金監管。應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的項目按政府采購程序辦理,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的規定,規避資金截留、擠占、挪用;四是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對現職領導干部實行任內和離任審計。五是建立資金和經費使用情況匯報通報制度。每年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
三、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重點,規范“事權”。一是精簡審批項目,規范行政許可權。清理減少審批環節,實行“一站式”審批、“八公開”服務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實現由以權力為中心的動作方式向以規則為中心的動作方式轉變;二是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權。做到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收繳對象、收繳時限公開透明;三是創建和完善自由裁量權規則,變自選動作為規定動作,規范行政處罰權;四是制定和完善《行政強制措施若干規定》,依法按程序慎重行使行政強制措施;五是實行“三查三不查”,即有上級專項整治行動安排的查,有群眾舉報線索的查,有企業打假維權要求配合的查。沒有法律依據的不查,違法情節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查,沒有履行審批程序的不查,規范監督檢查權。
- 上一篇:語文教學應用論文
- 下一篇:監察局購銷問題調查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