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探索與思考

時間:2022-06-14 02:12:00

導語: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探索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探索與思考

幾年來,我區從實際出發,不斷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使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也在探索中不斷得到加強。據統計,截止20*年底,我區有非公有制企業21614戶,其中,私營企業1245戶,外商投資企業3戶;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18戶非公企業全部建立黨組織,組建率100%;在已經建立的非公企業黨組織中,設黨委2個,總支1個,支部14個;全區從業人員41817名,從業黨員86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我區共有7戶企業被市委組織部評為“五好”非公企業黨組織。

一、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區非公企業數量逐年增多,所占經濟比重越來越大,已構成*財政的絕對主體。針對非公企業日益發展的形勢,區委始終把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工作,作為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不斷強化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針對非公黨建的薄弱環節,不斷加強區委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

1、針對以往非公黨建工作開展難的實際,適時采取制度規范的方式予以解決。區委切實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工作作為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由組織部門牽頭,有關企業主管部門參加的聯席會制度,定期通報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新經驗,解決新矛盾。建立領導包保重點企業黨建工作的“三包一掛鉤”等工作模式,并規定各包保領導要把為非公企業排憂解難、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引導企業健康發展作為加強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定期向企業介紹本地經濟及政策發展動態,及時講解黨的政策,積極為企業經營活動牽線搭橋,把黨建工作滲透到服務中去,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和困難,既為投資者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還有力地推進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僅20*年,區委就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難題100多件。

2、針對企業發展態勢迅猛的實際,適時理順企業黨建工作領導體制。一是對萬通、茂祥兩戶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納入區委管理。近幾年,我區的萬通、茂祥兩戶醫藥企業發展勢頭很快,黨員人數已分別達到120人和76人,為了加強兩戶企業的黨建工作,在將兩戶企業黨的建制由支部重新設定為黨委的同時,將它們納為區委組織部直接管理,在區委組織部的直接指導下,兩戶企業的黨建工作有了較快發展。如吉林萬通集團黨委就圍繞班子建設,深入開展理論武裝工作,圍繞“實力萬通、和諧萬通、百年萬通”的目標,黨委每名成員都先后登臺講黨課,并利用《萬通人》報和“萬通人畫廊”廣泛宣傳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召開了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利用黨課、參觀現場說教等方式,開展黨員教育活動,解決了國企被民企兼并后黨員的失落感問題,黨員的“先鋒意識”普遍增強。二是建立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聯系會制度。由區委組織部和區經濟局黨委牽頭組織,不定期召開區委組織部、區經濟局、區工商聯等部門和非公有制企業聯系會議、座談會,集中聽取他們就非公經濟黨的建設方面的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通過以上措施的狠抓落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的工作機制和全區上下齊抓共管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新格局。

3、針對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薄弱的實際,適時選派后備干部到企業任職。20*年,制定出臺《選派干部到村、社區、非公企業任職的實施意見》,目前已選派6名優秀后備干部到6戶企業任職,要求他們在下派期間要做到“四員”和“三個一”,即充當企業的宣傳員、指導員、聯絡員、組織員,樹立每人都是一個投資環境的思想,每人至少為企業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每人至少要“傳、幫、帶”發展一名黨員。另外,區委還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外出參觀考察等形式全面提升企業黨務工作者和業主的素質。幾年來,我們聘請市委黨校的教授為非公企業送黨課12場,聽課人數達300余人次;舉辦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培訓班5期,培訓干部100余人次;組織外出參觀考察3次,參加人數達20余人次。

(二)著眼于擴大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推進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

1、突出戰略重點,抓好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即是黨建工作中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成立黨群組織這一問題上,許多非公企業主對黨的方針政策不理解,甚至有抵觸情緒,面對這一情況,區委組織部和區經濟局的同志經常深入企業,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積極耐心地向非公企業主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黨的主張。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5年來共發展非公企業黨員70余名,為黨的事業輸入了新鮮的血液,壯大黨組織力量。目前,全區規模以上的非公企業共有18戶,建立黨組織的有18戶,夠條件的企業已全部建立了黨組織。

2、開展共建活動,推進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為切實推進非公企業黨組織的組建,區委于20*年制定出臺了《關于在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開展“黨、工、團共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區委組織部、宣傳部、總工會等部門明確共建職責,通過共建組織、共建隊伍和共同開展工作,使基層黨、工、團組織建設得到明顯加強。目前,全區非公經濟組織建立工會59個;非公經濟組織建立團組織14個。

3、發揮示范作用,引領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我區圍繞“抓典型、樹導向,抓培育、促輻射,抓推廣、求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培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典型,樹立中華茂祥集團和吉林萬通集團兩個非公黨建示范點,并以這兩個非公黨建示范點為依托,每年不定期召開非公黨建經驗交流會,宣傳典型,交流經驗。我區2004年在萬通集團召開了兩次非公經驗交流會后,20*和20*年又分別在順達汽貿公司和北方汽貿總公司召開現場會,探討工作新思路,較好地營造了“比、學、趕、超”氛圍,使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全面帶動我區非公黨建工作上新水平。

(三)圍繞增強非公企業黨建活力,不斷推動“五好”創建活動深入扎實開展。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市委組織部關于深入開展“五好”非公企業黨組織創建活動,區委組織部更加細化標準和內容,制定出臺了《關于在全區基層黨組織中開展“1+1”活動的實施方案》,通過開展品牌支部和特色支部創建活動,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在“1+1”活動方案中,區委組織部提出“以建設一個團結、堅強、富有戰斗力的好班子,建立一支有良好精神風貌的黨員隊伍,完善一個好的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好路子,貫徹執行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等五方面工作為品牌支部創建重點,同時要求非公企業支部按照各自特點,通過自主選擇,靈活多樣的創建形式,開展“學習型、創新型、核心型、先鋒型、服務型、發展型”等特色支部創建活動。分類別細化標準,全區每個非公企業都有自己的創建目標和措施,并制定具體詳盡的實施方案。

為了有效推動“1+1”活動的深入開展,首先我們多次深入企業宣傳開展品牌支部和特色支部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使企業業主和黨組織負責人了解活動內涵,及時糾正企業在創建工作中的錯誤認識,幫助改進和修正創建思路和推進措施,同時通過召開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強力推進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目前全區33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已全部啟動了各具特色的黨支部創建活動,在活動中涌現出了一批素質高、作風硬、思路新、業績實,叫得響的一流支部和黨員典型,不斷推動我區“五好”創建活動深入扎實開展。如匯豐實業黨支部在“1+1”活動中,根據企業以酒店餐飲服務為重點的特點,公司黨支部確立了以服務型黨支部為創建重點的特色支部創建,構建以黨員服務中心為核心,以公司的各部門為基點,搭建黨組織服務員工的平臺,同時為黨員和公司員工免費提供文化、體育、娛樂等方面的活動場所,使黨員和公司員工對黨的向心力大大加強,原本只有4名黨員的公司黨支部,在“1+1”活動開展的第一年,就接到了5名公司員工提交的入黨申請書。

二、存在問題

1、黨組織隸屬關系不順。市區實行分稅制后,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組織,有的隸屬于市直,有的隸屬于鄉鎮、街道黨委,有的隸屬于黨政部門或工商聯等群團組織。這種五花八門的隸屬關系,給黨的管理帶來不少困難。比如:我區高新技術企業網航公司的黨組織關系隸屬于二道江區、座落于經濟開發區藍資公司的黨團組織關系隸屬于通鋼。

2、黨員管理和發展遇到了新問題。非公有制經濟領域中人員流動性比較大,黨員調入調出頻繁,我區非公企業中就有30余人組織關系在人但人不在。另一方面,有些黨員心存“為老板打工”的想法,有的不愿意轉組織關系,有的干脆隱瞞黨員身分。黨員管理增加了難度。同時由于非公企業業主不允許非公企業中的積極分子參加培訓和考試,造成許多較為優秀的人員不能加入到黨組織中來,幾年來,全區非公企業中有8名同志由于此類問題而沒有加入黨組織,發展黨員難成為制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較為嚴重的障礙。

3、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自身建設亟待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中的領導班子成員,來自社會各個層面,個人經歷、文化程度和思想覺悟差別較大,對如何圍繞企業經營活動靈活多樣地開展黨建工作,怎樣擺正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地位,如何鞏固黨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的群眾基礎,協調好與企業主的關系缺乏經驗。同時非公企業流動性強,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調換頻繁,個別企業一年內就更換幾名書記,致使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低水平上徘徊,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

三、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針對我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際情況,應從三個方面入手推進工作:

一是解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問題。理順非公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有利于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但這項工作依靠區里的力量難以完成。市、區實行分稅制后,市、區很多企業管理關系沒有理順,建議市委組織部幫助區及市直有關部門理順企業黨建工作隸屬關系,便于有關單位加強現有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和在沒有黨組織的非公企業中組建黨組織的工作。

二是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首先要解決一線工人入黨難的問題。針對非公企業黨員發展的現狀和特點,積極探索和嘗試到企業辦短訓班、自學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黨的積極分子入黨前的培訓和考試,使非公企業中的入黨積極分子即按要求得到教育和培訓,又不耽誤工作,解決黨員發展難題。其次要加強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和培養。通過舉辦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培訓班、送黨課到企業的方法提升黨務工作者素質,同時繼續加大選派有一定抓黨務工作能力的機關干部到企業任職的力度,以解決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不穩定的問題。第三要以“1+1”活動為載體,在非公企業中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發揮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提高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三是推進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對全區現有非公企業要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按照擁有黨員數量和行業類別進行分類排隊,通過加強宣傳發動、派黨建聯絡員等方式,探索建立聯合支部、聯合工會,逐步實現聯合工會主席職業化,聯合工會主席兼任聯合支部書記等方法,加快中小企業黨組織的組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