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反腐倡廉現狀分析及問題對策

時間:2022-04-29 03:24:00

導語:高校反腐倡廉現狀分析及問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反腐倡廉現狀分析及問題對策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前高校腐敗現象存在的形式和特點;高校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主要任務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腐敗案件數量上升、腐敗案件與經濟領域緊密聯系、學術腐敗盛行,科研經費流失嚴重、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體制方面存在不足、學術評價與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廉政文化建設長期缺失、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加強領導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確保權力正確行使、注重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營造以廉為榮的校園環境、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遏制腐敗滋生蔓延、大力推行校務公開,確保權力規范透明運行、嚴肅查辦案件,依紀依法懲治腐敗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一、當前高校腐敗現象存在的形式和特點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高校自主權增大,高校領導干部和職能部門的權力也隨之增大,但是對這些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卻沒有及時有效地跟進,形成了事實上的同級不好監督、上級疏于監督、下級缺乏有效監督的局面,致使腐敗行為屢屢發生,腐敗現象層出不窮。

1.腐敗案件數量上升。高校一直是人們心目中一塊神圣的凈土,但近年來,高校腐敗案件卻頻頻曝光,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生索賄案,四川省部分高校教材采購中職務犯罪案,南京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劉代寧受賄案,湖北美術學院原副院長李澤霖受賄案等等。從以上所列舉的情況來看,高校的違紀違法案件正在不斷地增長,呈上升趨勢。

2.腐敗案件與經濟領域緊密聯系。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高校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職能日益凸顯,與社會的關系也日益緊密。一些與經濟領域密切相關的單位和部門,例如在涉及基建工程項目的主要部門基建處,涉及圖書采購的主要部門圖書館,涉及大宗物資采購的國資處等方面的個別領導干部意志不堅定,出現了以“回扣”“設計費用”“工作補助”等為名目,收受賄賂,有的個人中飽私囊,有的私設“小金庫”。目前高校基建工程建設、大宗物資采購已成為干部違紀的多發點和紀檢監察工作最棘手最艱難的監督范圍。

3.學術腐敗盛行,科研經費流失嚴重。隨著高校內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職稱評定、職務升遷與切身利益、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為了完成評定職稱規定的學術論文,抄襲他人文章,高價請人成了學術界“皇帝的嫁衣”;為了提高學術地位,科研成果弄虛造假司空見慣;為了拿到科研經費、科研項目,托人情、拉關系,給“回扣”送“提成”也成了“潛規則”;為了滿足個人利益需求,用科研經費購車、買家電、出國訪問、觀光旅游、來往應酬成為“正當開支”,腐敗之風盛行于學術界、出版界,給學校、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給學生造成惡劣影響。

4.職務犯罪特點突出。高校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教師甚至某些領導干部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謀取私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例如學術委員接受禮金、有價證券和貴重物品,在職稱評定工作中營私舞弊;系總支書記或輔導員接受學生禮品或學生家長饋贈安排學生入黨;招生委員會向學生家長索取巨額金錢為落榜學生敞開方便之門;基建、圖書等部門收受承包商、商賄賂為其私吞國有資產鋪路搭橋。

二、高校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

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伴隨著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金錢至上觀念肆意泛濫,物欲膨脹失去了道義約束,唯利是圖、以權謀私、錢權交易、貪污受賄等社會不良現象時有發生,這些不良風氣和現象逐漸影響到了高校,一些立場不堅定的領導干部放松了對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私欲膨脹,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權錢交易資本,置黨紀國法于不顧,利用學?;?、采購物資、招生等機會以權謀私,大肆斂財,嚴重敗壞了高校的風氣。

2.體制方面存在不足。高?,F行的監督領導體制是紀委“雙重領導制”,即同級紀委既監督同級黨委,又要接受同級黨委的領導,這直接導致監督主體很難深入到監督客體的內部實施監督,從而使高校監督機構在監督方式和效率上趨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監督內容上,一般只對同級黨委成員的細枝末節的問題進行監督,缺乏對重大問題、要害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有效監督;在監督部位上,一般側重于把普通黨員和一般干部視為監督的主要對象,缺乏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的強有力監督;在監督時效上,往往停留事后監督,案件發生了才去監督,缺乏提前介入和超前監督?!半p重領導體制”使高校紀檢機構直接處于其監督對象的領導下,重要的政治資源被黨委所控制,不能獨立行使執紀權,缺乏對群眾意見的靈敏反應機制。

3.學術評價與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目前高校存在的學術腐敗問題,除了與教師的學術操守有關外,最主要的是與當前高校的學術評價和科研管理機制不夠合理有關。學術管理的行政化導致行政權力對學術行為過多地介入、干涉,使學術摻入了太多的外部因素;教師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獎金福利、科研經費等都采用簡單的數字量化管理模式,對學術成就的評價往往注重形式忽視內容、注重數量忽視質量,加上學術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導致許多教師弄虛作假,一些有名望的博導教授也利用自己的權利投機取巧,侵占科研經費,造成學術造假、學術泡沫、學術舞弊、學術賄賂和學術交易泛濫成災。

4.廉政文化建設長期缺失。改革開放以來,廉政文化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的現象比較突出。這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們廉政理念發生扭曲,廉政信仰發生動搖。其表現在行為模式上是對腐敗現象的容忍默許甚至羨慕,期望效法攀比;表現在觀念形態上是笑貧不笑貪,對腐敗見怪不怪,對清廉敬而遠之,甚至挖苦諷刺。這種社會意識雖不占主流,但卻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民眾性,并由此不斷地催生新的腐敗。

三、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主要任務

1.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反腐倡廉的自覺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督促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負責的一項重要制度。高校紀委、監察處要充分發揮反腐倡廉建設的組織協調作用,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協助學校黨委建立起一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科學的責任目標分解體系,形成多層次、多線條的壓力傳遞機制。組織各黨委(黨總支)和職能部門的一把手與分管的校領導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創先評優,績效考核與責任制落實情況掛鉤。紀委、監察處要切實當好參謀,分解任務,督促檢查,各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的工作職責。

2.加強領導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確保權力正確行使。領導干部要做到清正為官、廉潔從政,就必須不斷加強黨性修養,不斷提高認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及時糾正自身不足,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領導干部做到廉潔從政,僅靠教育是不夠的,還應加強管理,自覺接受監督。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可以起到提醒和警戒作用,能夠幫助領導干部及時糾正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誤,從而防止其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領導干部要努力做遵紀守法的模范,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認真執行黨內監督條例,自覺接受組織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學會在監督中開展工作、推進事業,在監督中保持本色、實現進步。

3.注重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營造以廉為榮的校園環境。廉政文化作為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育、導向、規范和監督的作用。高校要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抓住人才培養這個根本,把握廣大師生的思想實際和心理需求,以廉政為主題,以宣傳先進的廉政制度和廉潔理念為重點,通過各種校園文化載體,將廉政文化與師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與廉政文化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創新方法,務求實效,使廉潔、誠信、守法等良好思想道德意識和觀念植根于廣大師生的頭腦之中,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和構建和諧校園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4.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遏制腐敗滋生蔓延。高校腐敗問題主要發生在財務管理、基建工程招標、物資設備采購、招生和收費、校辦產業和后勤社會化等權力比較集中、資金密集的部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要抓住這些權力重點部位。通過深化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形成高校資金規范、安全、有效運行的機制。進一步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所有收費都要列入學校預算管理,非稅收入要全部進入財政專戶,堅決杜絕“小金庫”、公款私存和“賬外賬”等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通過深化高校資金配置體制改革,形成公平競爭、交易透明、運行規范、廉潔高效、監督有力的高校采購機制。通過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體制和校辦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形成高校教學、科研和科技產業協調發展的機制。堅持以市場為取向,深化高校后勤管理體制改革,促進高校后勤服務走向社會化。完善校辦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通過實施“陽光招生”和“陽光收費”,嚴格規范辦學、招生、收費行為,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辦學機制。

5.大力推行校務公開,確保權力規范透明運行。推行校務公開既是落實教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進高校民主建設的需要,也是強化權力制約,防止權力濫用,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要求。校務公開,一是要擴大公開的內容。對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決策和實施方案、財務收支情況(包括科研項目經費)、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大宗物資采購、干部人事變動、招生計劃和收費項目,以及涉及教職員工切身利益的事項等,都必須公開。二是要豐富公開的形式。通過召開教代會、黨政工聯席會、校務公開欄等形式,利用報刊、網絡以及文件、簡報、公開欄等平臺和載體,做好公開工作。三是要提高公開的質量。對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間以及公開后的信息反饋、投訴舉報、信訪處理、整改糾正等作出明確的規定,保證公開及時、全面、真實、準確,提高校務公開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堅決防止和糾正不公開、假公開與不及時公開的問題。

6.嚴肅查辦案件,依紀依法懲治腐敗。懲治,本身也是對權力的一種制約,對黨員干部的一種教育。只有懲治有力,才能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和監督的威懾力。當前,高校正處于違法違紀現象易發多發時期,必須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繼續保持查辦案件的高壓態勢,重點查處高?;üこ陶型稑?、物資采購中的商業賄賂案件,違規招生、違規收費等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貪污挪用公款、私設小金庫等違反財經紀律的案件,腐化墮落、學術腐敗案件等。注意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針對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深入剖析,舉一反三,查找體制、機制、制度、紀律、管理方面存在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堵塞漏洞,加強管理,逐步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參考文獻:

[1]王麗華.當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及對策[J].中國冶金教育2008(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