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茶葉產業強縣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26 03:34:00

導語:打造茶葉產業強縣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打造茶葉產業強縣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隨著綠色消費的興起,茶葉消費勢頭微弱,這給茶葉產業發展帶來了可貴的時機。我縣是一個傳統產茶縣,面臨各地競相發展的態勢,如何搶抓時機,強勢崛起,這是我們必需認真考慮和看待的問題。

一、精確掌握情勢

茶葉產業是我縣的傳統產業,像絕大多數農產物無法逾越其“周期律”一樣,我縣茶葉產業曾經有起有落,幾經沉浮。面臨當時茶葉消費微弱的市場時機,我們必需審時度勢,精確掌握茶葉產業發展的偏向。總體來看,我縣茶葉產業比擬優勢分明,發展時機與應戰并存,只需我們搶抓時機,順水推舟,茶葉產業大有可為。

我縣發展茶葉產業具有分明的優勢。一是有天然前提優勢。我縣位于北緯25—30度茶葉優勢產業帶的中間區域和山脈與山脈的交匯處,千里沅江穿境而過,境內山巒堆疊,溪河很多,陽光足夠,雨量充分,屬亞熱帶季習尚候。均勻海拔420米,均勻氣溫16.6℃,冬無酷寒,夏無盛暑,空氣潮濕,日夜溫差大,加之五強溪庫區影響,構成了多霧的小天氣,是得天獨厚的宜茶區域。全縣叢林掩蓋率達74%,茶葉主產區山青水秀,工場較少,情況無污染,空氣清爽,在這種天然前提下發展的茶葉,內含物豐厚,質量超群。縣域面積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縣級轄區地圖面積最大的縣,開拓茶園具有寬廣的空間。二是有基本優勢。我縣產茶歷史悠長,早在西晉就有歷史記錄,唐代列為朝庭貢茶。近年來,縣委、縣縣政府把茶葉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加大開拓力度,現已初步具有產業化的雛形。全縣現有茶園面積3.8萬畝,茶葉加工企業15家,加工機械500多臺(套),個中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家。由省茶葉公司和我縣五強溪庫區開拓投資公司結合組建的有機茶公司是當前懷化市最大的茶葉加工企業,精制茶葉年加工才能達2000噸。2011年,全縣茶葉總產量354噸,完成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三是有品牌優勢。我縣“碣灘貢茶”和“官莊毛尖”歷為朝庭貢茶,享譽國內外。1972年,日本輔弼田中角榮輔弼訪華,“碣灘貢茶”被指定為專用招待茶,獲得了輔弼的高度贊譽,被稱之為“中日友愛茶”?!绊贋┴暡琛焙汀肮偾f毛尖”屢次在國家級、省級名優茶評選中獲金獎,“碣灘貢茶”曾被評為“湖南省名茶”。上一年以來,湖南沅陵碣灘有機茶公司開拓的“碣灘有機茶”,其產物經過了歐盟“IMO”和美國“NOP”有機茶認證,遠銷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蒙古等國家和地域。

我縣發展茶葉產業時機與應戰并存。一是市場前景喜人。茶葉具有保健、養顏、提神、冷靜等多種成效,被人們稱之“純自然飲料”。近年來,吃茶之風日盛,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域的30億人有茶葉消費習氣,茶飲料消費量以年均17.1%的速度增進,已名列世界三大飲料之首。我國是茶的故土,茶葉產量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居世界第二,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向。搶抓市場時機,近年來湘茶敏捷崛起。2011歲尾,全省茶葉面積到達140萬畝,產量10萬噸,茶業產值達35億元,農業產值12億元,個中茶葉出口達3萬噸,創匯4000萬美元,茶葉總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二。從近年我縣茶葉銷售狀況來看,所加工茶葉基本上銷售一空,個中精制茶每斤最高售價達1000多元。隨著國際國內茶葉市場的不時擴展,茶葉產業發展前景喜人。二是發展時機催人。2011年7月,省委、省縣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速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把茶葉作為我省重點產業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辦法,加大對茶葉產業的扶持力度,我縣被列為全省重點扶持的17個茶葉優勢區域縣之一,這給我縣茶葉產業帶來了可貴的發展時機。特殊是茶葉出口量居全省首位的省茶葉公司加盟我縣茶葉產業開拓,與我縣五強溪庫區開拓投資公司一起組建了湖南沅陵碣灘有機茶公司,興修了年加工才能2000噸的精制茶廠,這給我縣茶葉產業帶來了愈加可貴的發展時機。三是發展情勢逼人。當時,全國各地競相發展茶葉產業,特殊是周邊縣市加速發展,對我縣茶葉產業更是構成了威脅之勢。據調查,“十二五”時期,長沙縣方案每年投入財務資金3600萬元扶持茶葉產業發展,力爭到2012年全縣茶葉面積到達10萬畝,縣外訂單基地20萬畝,茶葉加工年產值打破10億元,茶園生態旅行年產值完成2億元。桃源縣方案到2012年茶葉面積打破10萬畝、年產值10億元、年創利稅1億元??h委、縣縣政府決定從2007年起每年拿出1500萬元發展茶葉產業,延續五年不變,著力打造“中國黑茶之鄉”。石門縣方案建成10萬畝茶葉基地,個中可采摘面積到達6萬畝以上,著力打造“全國有機茶葉第一縣”。周邊縣市茶葉產業日新月異,這給我縣茶葉產業帶來了嚴肅的應戰。我們必需以“打造全省茶葉產業強縣”為目的,奮勇趕上,加速開拓,如許才干在市場競爭中博得一席之地。

二、找準首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茶葉產業發展較快,但與周邊縣市比擬,發展的步子依然遲緩,個中首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品牌不響。我縣“碣灘貢茶”、“官莊毛尖”雖然有必然的知名度,但其品牌影響力遠不如“君山銀針”和“古丈毛尖”等。湖南十臺甫茶,我縣“碣灘”和“官莊”均榜上無名。究其緣由,首要是品牌雜。當前,我縣茶葉品牌有“碣灘皇后”、“碣灘有機茶”、“虎溪白毫”、“干發”、“官莊銀峰”、“齊眉翠峰”、“軍農翡翠”等10余種。茶葉品牌雜,而產量有限,難以構成品牌規劃效應。還,分歧品牌之間很難防止惡性競爭,內訌嚴厲,愈加降低了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二)基地不大。近年來,因為投入有限,我縣茶園開拓遲緩。據縣茶葉辦供應的數據,當前全縣茶葉總面積3.8萬畝,個中可采摘面積僅1.34萬畝(實踐能夠低于1萬畝)。這一規劃與我省其它茶葉優勢區域縣比擬,存在較大差距。如,石門縣現有茶葉面積8.7萬畝、桃源縣6.3萬畝、縣6.2萬畝,連縣域面積不到我縣1/4的古丈縣現有茶園面積4.6萬畝,個中可采摘面積2.5萬畝。2005年,我縣因茶葉面積不到5萬畝,錯掉了列為全國重點產茶縣的時機。還,我縣茶園規劃小,并且結構渙散。全縣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的茶園僅15個,個中集中連片800畝以上的茶園僅3個,全縣至今沒有一個上千畝的茶園,而桃源縣茶庵鋪鎮現有茶園1萬多畝,個中松陽坪村茶園面積近2000畝。

(三)龍頭不強。當前,我縣雖有茶葉加工企業15家,但大多數企業由原集體茶場發展而來,普通是一場一廠,規劃小,設備陳腐,生產才能低,技能力氣弱,只能進行茶葉粗加工,競爭力不強。當前,我縣最大的茶葉精加工企業——湖南沅陵碣灘有機茶公司,年生產才能2000噸,上一年完成產值僅1700多萬元。這與我省其它茶葉優勢區域縣比擬,差距更大。如,桃源縣豐年產值過4000萬元的茶葉加工企業4家,個中湖南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擁有基地1.2萬畝、營銷網點6000多家,上一年完成產值1.2億元;騰瓊野茶王茶業公司擁有基地1.05萬畝,年產值6000多萬元。上一年的“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排行榜上,湖南有長沙市開福區猴王、益陽市資陽區三益、湘陰縣蘭嶺、長沙縣湘豐、長沙縣金井、桃源縣怡清源、長沙縣長春、臨湘縣永巨、桃源縣古洞春等9家縣級茶葉企業,我縣榜上無名。

(四)種類不優。我縣是茶葉原產地之一,但過因由于對茶葉優秀種類的研發、引進與推行力度不夠,當前全縣良種茶栽種面積僅0.55萬畝,無性系良種面積僅0.3萬畝,個中白毫早758畝、桃源大葉700畝、福鼎大白745畝、楮葉齊588畝、福云六號225畝,僅占總面積的8%左右,遠遠低于省委、省縣政府提出的茶葉優勢區域縣無性系良種普及率70%的要求。全縣有2萬多畝茶樹系上世紀90年月以前集體所造,樹勢老化,產量極低,局部茶園甚至因不足培管而荒涼。

三、追求發展對策

圍繞“打造全省茶葉產業強縣”這一目的,當時我縣必需切實依照農業產業化的要求,著力推進茶葉產業“五化”歷程。

(一)突出整合品牌,推進茶葉產業品牌化。針對我縣茶葉品牌雜的近況,燃眉之急要整合品牌,打響品牌。從歷史和實際狀況來看,我縣茶葉當前應主打“碣灘”、“官莊”兩大品牌,整合的途徑可采取“兩步還走”的方法:第一步,縣縣政府收買“碣灘茶”和“官莊茶”兩個通俗商標。據調查,“碣灘茶”通俗商標曾被四川省一家公司搶注,縣移民局破費了5萬元從四川省購回,現由五強溪庫區投資公司擁有,答應碣灘有機茶公司運用;“官莊茶”通俗商標由官莊鎮企業辦注冊擁有。借鑒瀏陽市整合花炮品牌的經歷,縣縣政府可采取出資或行政手段方法對這兩個通俗商標進行收買,交由“縣茶葉辦”統一治理,依照“對等、自愿”和“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技能”的準則,對符合前提的請求者受權答應運用,對不符合前提者,嚴禁運用,逐漸整合我縣茶葉品牌。第二步,請求注冊“碣灘茶”和“官莊茶”地輿標記商標。原產地地輿標記商標是特定產物起原的標記,既是對歷史文明品牌的一種維護,又是擴展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有用路子。當前,各地競相注冊特征產業地輿標記商標,像瀏陽花炮、祁東黃花、臨武鴨等就是個中成功的類型。依據《商標法》規則,請求注冊地輿標記商標,公示期為3年。因而,在收買通俗商標的還,縣縣政府要同步請求注冊“碣灘茶”和“官莊茶”兩個地輿標記商標,注冊成功后交由“縣茶葉辦”統一治理,答應運用,最終把我縣茶葉整組成兩大品牌。要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充分應用農博會、食物節、龍舟節等節會活動以及各類新聞媒體,重點推介“碣灘茶”和“官莊茶”品牌。要充分發掘我縣茶文明的豐厚內在,做好茶與旅行結合文章,開展富有特征的茶文明活動,擴展“碣灘茶”和“官莊茶”的影響。要積極爭創“湖南省有名商標”,力爭在3—5年內使“碣灘茶”和“官莊茶”兩個品牌成為“湖南省有名商標”,個中一個品牌擠身“全省十臺甫茶”之列。

(二)突出強大基地,推進茶葉產業規劃化?;鼐藜殯Q定產業規劃的巨細。加速發展我縣茶葉產業,必需突出強大基地規劃。一是要加速老茶園革新。據測算,對老茶園執行“低改”或“品改”,每畝大約只需投入資金1000元或1800元,且2至3年即可產茶,投入少,奏效快。因而,強大我縣茶園基地規劃最快捷而有用的路子就是加速對現有2萬多畝老茶園的革新。依照分期分批的準則,要力爭“十二五”期末完成對老茶園的“低改”或“品改”任務。二是要加速新茶園開拓。依照“優化結構,相對集中”的準則,重點在太常、北溶、肖家橋、陳家灘、清浪、五強溪、借母溪、官莊、馬底驛、楠木鋪等宜茶鄉鎮,扶持種茶專業村和種茶大戶,集中連片開拓優質茶園基地,力爭“十二五”期末我縣茶葉基地上積打破5萬畝,個中可采摘面積到達3萬畝以上。當時,要著重抓好太常鄉1000畝茶園開拓。還,要積極鼓舞企業大力發展縣外訂單基地,整合周邊資源,強大基地規劃。三是要堅持多元投入機制。重點指導龍頭企業加大對基地建立的投入。大力履行“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營形式,鼓舞企業采取結合、租賃、收買、兼并等多種方法,加速新茶園開拓和老茶園革新。今后,凡茶葉加工企業每年每加工1噸茶葉,必需按有機茶園的規范,自建或經過現金、以物抵資等方法有償扶持農戶建立1畝新茶園,逐漸強大企業原料基地。加大政策性資金投入。集中運用扶貧開拓、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拓、移民后扶、林業建立、湘西開拓等項目資金和財務貼息借款,重點用于茶園基地開拓。加大縣級財務投入。采取以獎方法,從工業發展基金(每年縣級財務收入新增局部的5%)中提取必然資金,對新擴建良種茶園和種茶大戶賜與恰當獎勵,指導社會資金加大對基地建立的投入。

(三)突出培養龍頭,推進茶葉產業集約化。培養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依照“扶持、整合、引進”相結合的準則,要加速培養我縣茶葉深加工龍頭企業。一是要重點扶持現有規劃企業。采取稅費減免、協助爭奪項目資金、縣政府貼息借款和優化發展情況等方法,重點扶持現有規劃以上茶葉加工企業上層次、上程度。當時,要重點支撐湖南沅陵碣灘有機茶公司發展強大基地規劃,使之盡快做大做強,切實發揚對我縣茶葉產業開拓的帶舉措用。二是要加速整合現有散小企業。經過資產并購、品牌協作、技能入股等方式,要積極指導縣內散小的茶葉加工企業結合重組,強大實力,擴展規劃。當前,官莊茶葉加工企業的整合已獲得了必然的發展,干發茶業、銀峰茶廠等4家企業結合組建了官莊茶業有限公司。今后,要進一步理順其內部治理體系體例,加強結合的嚴密度,真正打形成官莊茶業的“龍頭”。借鑒官莊茶業整合的經歷,碣灘茶也要加速整合措施。三是要引資興辦茶葉加工企業。充分應用我縣茶葉產業基本、品牌等優勢,大力招商引資,積極引進省表里知名茶葉企業來我縣建廠進行茶葉深加工。“十二五“期末,要力爭全縣年產值超越1000萬元的茶葉加工企業到達4家以上,個中1家成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四)突出改進種類,推進茶葉產業良種化。茶樹種類優秀是茶葉質量上乘的主要保證。針對當前我縣茶樹種類不優的近況,必需突出科技創新,大力改進茶樹種類。一是要大力引進優秀種類。重點要引進省茶葉研討所選育推行的櫧葉齊、白毫早、福鼎大白和桃源大葉茶等種類。在北溶和官莊兩個首要產茶區堅持茶葉良種繁育苗圃基地,保證為茶葉“品改”實時供給優質種苗。二是要大力推行良種無性系栽培技能。凡新開拓茶園,必需100%栽種無性良各種苗;革新老茶園,栽種無性良各種苗必需達40%以上。經過“品改”,要力爭“十二五”期末全縣無性良種茶園面積到達2.5萬畝,無性良種普及率到達50%以上。三是要推進茶葉規范化生產。積極申報有機茶和無公害茶產地和產物認證,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茶葉規范化生產,嚴厲節制化肥、農藥的運用,保證茶葉質量和質量安全?!笆濉逼谀幦h一切茶園都到達無公害要求,個中有機茶園面積到達60%以上。

(五)突出扶持指導,提高茶葉產業組織化。一是要增強指導。要進一步伐整充分我縣茶葉開拓指導小組力氣,由縣委縣政府實職指導掛帥。進一步增強縣茶葉辦的本能機能,依照“渠道不亂,綁縛運用,歸口治理,各記其功”的準則,凡觸及茶葉開拓項目和資金,歸口縣茶葉辦治理調度,發揚資金整合效益。要抓緊制定我縣茶葉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以此指導全縣茶葉開拓。要增強對茶葉開拓重點鄉鎮的目的審核,嚴厲兌現獎懲,構成上下聯動的開拓合力。二是要出臺鼓勵政策。重點對基地建立、品牌建立和茶葉加工設備更新,賜與恰當獎勵。三是要大力發展茶葉中介組織。要充分發揚縣茶業協會的效果,開辟茶葉營銷市場,增強茶葉行業的協調、服務和監督,為縣政府部分決定計劃當好顧問。要積極指導茶農堅持自傲盈虧、自我服務的茶葉專業協作社,努力提高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的組織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