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稅收征管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09 05:50:00
導語:煤炭行業稅收征管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是的主要產煤區,目前共有煤炭企業75家,煤炭稅收也歷來是市地方稅收的支柱。市地稅局謀求社會綜合治理,強化對煤炭企業的登記、申報管理,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力量進行監控,促進了煤炭地方稅收的大幅度增長。2012年1-4月,全市煤炭地方稅收入庫1634萬元,同比增長16%以上,增收240余萬元。預計全年煤炭行業稅收將突破3500萬元,比2011年增長800萬元左右。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組織協調
2011年元月份,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煤炭稅收征收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全市煤炭稅收管理工作,組長由常務副市長擔任,成員包括工商、國稅、地稅、煤炭、安監、公安、法院等主要負責人。同時,各產煤鄉鎮(街辦)也分別成立了煤炭稅收征收管理領導小組,通過加強征管力量來加強煤炭稅收的征收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門會議,解決當前出現的問題,探索加強征管更有效的方法。
(二)加強稅務登記管理
按照普遍登記、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落實稅收管理員管戶責任,對煤炭企業設立手續完備的,予以辦理稅務登記;對手續不完備但實際從事煤炭生產的,予以辦理臨時稅務登記。到目前為止,全市地稅共辦理稅務登記的煤炭企業有75戶,全部納入了征管業務軟件系統,登記率達100%。
(三)充分利用高科技力量,實施全程監控
由于煤炭企業95%以上為私營和個體,財務核算不健全,稅務機關很難準確掌握各煤礦的實際產量和銷售收入。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煤炭稅收征管,創造公平、公正環境,市地稅局取得政府支持,斥資500余萬元,在全市75家煤炭企業全面推行煤炭產量監控系統。該套稱重裝置由安裝在井口路軌之下的重量傳感器、信息處系統(稅控黑匣子)、服務器接受端組成,通過數據交換,把煤礦的產量信息實時傳輸到電子儀表并寫入集成IC卡,不需要人工干預,自動稱量,自動計算,自動傳輸,自動存儲,基本實現了對煤礦產量的全面、實時監控,稅務機關和企業都可輕松掌握煤炭產量。該套系統2011年12月份已完成安裝調試、驗收試行等工作,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運行。煤炭產量監控系統的成功運行,逐步破解了小煤窯稅收征管難題,對加強煤炭稅收控管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強企業納稅申報管理
一是在充分利用煤炭產量監控系統實施全程監控的同時,嚴格要求煤炭企業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要求,主動到稅務機關進行如實申報;二是由市局牽頭,召開全市煤炭生產企業的法人和財務人員參加的座談會,宣傳誠信納稅的理念和有關稅收法律、法規政策,強調不如實申報納稅帶來的法律責任;三是由各產煤地分局將各類納稅申報表以“口頭”或文字方式開展“零距離”的納稅申報服務,輔導企業財務人員如何真實填寫申報表,企業按上月煤炭產量進行申報,年終清算;四是通過與煤炭、國稅、工商等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分析,驗證企業申報的真實性;五是對有偷稅嫌疑的納稅人采取重點約談,加強申報管理。
(五)驗單放行,加強檢查
一是建立煤礦企業的走訪制度,暢通稅企溝通渠道,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二是采取不同方式對外運煤進行檢查,最主要的方法是使用煤炭運單。印制了“煤炭發貨專用證明”發給煤炭生產企業,要求煤礦運輸車輛在煤炭外運的必經之路,必須如實出具已足額預繳稅款的煤炭運單,對無“專用證明”的車輛一律不予放行。同時,結合煤炭價格上漲的實際,對征收標準進行了適當上調,噸煤綜合稅負都提高了2元以上。
(六)加強部門配合,推進信息共享,完善稅收后續征管
煤炭產量監控系統只能反映和控制煤炭產出數量,不能反映銷售收入。煤炭生產企業(或銷運公司)在國稅局開具的增值稅發票才能從銷量上反映出實際市場價格,加強與國稅部門的配合也就成了煤炭稅收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市地稅局與國稅局建立了定期交換數據的運行機制:一是明確每月終了后2日內,國稅局將上一月各煤炭企業在國稅局開具增值稅發票的金額、單價等數據及時傳遞給地稅局;二是國、地稅局及時將各自辦理中的煤炭企業偷逃稅案件通知對方參與檢查,并按各自的稅收管轄權進行查處。三是國、地兩稅建立了每季一次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情報資源的對接機制和共享機制,加強信息交流和交換,定期互通稽查和案件立查情況。
(七)加強納稅評估,確立指標預警
為了提高評估的科學性和精確度,我們經過深入調查和仔細研究,找出了煤炭行業稅收管理的內在規律,確定主、輔指標,積極探索煤炭企業納稅評估的方法和模型,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加強煤炭行業稅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2005]153號)規定的納稅評估模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認真進行了分析論證,最終認定采取生產能力法評估模型、電費成本模型、工資成本模型,較為適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既簡便易行,又便于操作切合實際。在選擇了適合我市實際的評估模型后,我們測算了有關指標(如行業稅負率指標、銷售收入變動率、應納稅額變動率等)預警值,初步實現了稅源管理的科學化。
二、主要成效
(一)對煤炭的產量進行了有效監控,提高了稅收管理的科技含量,稅收收入大幅增長。2012年市推行煤炭產量監控系統后,監控數據誤差不超過0.1噸/天,煤炭行業入庫稅款同比有了大幅度增長。
(二)提高了征管效率,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廣煤炭產量監控系統后,足不出戶就可以直接了解每個煤礦的生產情況,稅務人員可以把有效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數據的審核分析、評估稅款和煤礦申報的比對、動態監控,降低了征管成本。
(三)促使企業健全了財務核算,保證了國家稅收政策的落實。由于煤炭企業申報的數據要與監控的數據進行對比,隱瞞收入很難達到,加之不建帳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促使企業不得不建帳建制,加強財務核算,從而為實現查帳征收奠定了基礎。
(四)煤礦企業稅收征管得以規范,不廉行為得到有效制止。根據計算機提供的產量,核定其應納稅額,有效杜絕了過去定稅隨意性大,個人說了算,缺乏科學依據的現象,促進了稅務部門廉政建設,使煤礦的稅收管理實現科學化、信息化。
三、工作體會
(一)要加大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力度,對稅收管理員開展相關培訓。煤炭企業數量多、分布范圍廣,要詳細了解生產經營情況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需要適當減少基層稅務機關負擔,讓稅收管理員能有更多的時間深入到企業中去,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等基本情況。同時,要加強對稅務管理員的業務培訓,使其全面掌握各項稅收政策,熟悉企業財務制度和財務核算方法。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交流、考核,逐步提高稅務管理員的綜合素質,把稅收征管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要加強對煤炭企業的財務輔導,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財務核算制度。目前我市大多數煤炭企業聘請中介機構代為建賬,企業每月末將原始憑證交給中介機構進行進行核算,致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會計核算脫節,許多財務制度無法落實。稅務機關應要求企業逐步健全財務核算制度,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并要求企業建立相應臺賬。
(三)要扎實開展納稅評估工作。要根據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當期銷售價格、行業稅負情況、企業納稅記錄,對重點稅源企業進行數據分析和納稅評估。在此基礎上,按月編制分析報告,對重點煤炭企業和個體承包煤礦的稅收繳納情況進行客觀的描述和評價,為稅收征管和稽查提供第一手資料。同時要積極探索精細化管理模式。
(四)要完善征管措施,提高稅收監控質量
對煤炭行業的稅收征管,要按照科學化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完善征管理念、征管模式、征管方法和征管手段,建立科學嚴密無縫的煤炭稅收征管體制和機制。一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巡回檢查掌握煤礦開采業戶的情況,測算其經營收益,進而確定其應納稅款。二是有重點的進行外出調查,掌握煤炭市場經營、外銷途經和市場經營的規律,煤炭市場銷售價格,確定合理的稅收管理措施。三是強化內部管理,明確責任,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變定點監控為適時監控,及時做到煤炭稅源的全方位監督,確保稅收及時足額入庫。
(五)要加強稅法宣傳教育,構建和諧的稅收環境。
稅務部門要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稅收法律和政策,讓稅法廣泛普及和深入人心,同時要大力表彰依法誠信納稅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并為其建立誠信納稅檔案。國稅局、國土資源局、安監局、公安局、工商局、審計局、煤炭銷售公司等部門和單位要積極主動配合,開展稅收環境整治和稅收執法檢查,在資源整合、安全監管、稅案查處、證照管理、審計監督、對外銷售等方面為稅收執法提供相關協助,編織反偷逃稅的網絡,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治稅環境。
- 上一篇:稅務稽查職能經驗交流
- 下一篇:光明微笑工程第二次普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