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建立六項機制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13 03:27:00
導語:紀委建立六項機制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創優經濟發展環境,維護客商和群眾的合法權益,自2010年以來,市先后開展了“抓效能、促項目,興發展”雙月整治活動、機關效能年活動、創業服務年活動和發展提升年活動。該市堅持以活動為載體,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強化制度保障,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全市廣大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一是完善監督檢查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市縣兩級聯網、部門聯動的投訴受理快速反應機制。投資5萬元專項資金對市效能辦投訴網絡進行了改造升級,暢通投訴受理渠道,快查、快結影響機關效能和損害發展環境的問題,切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同時,成立明查暗訪小組,不定期對全市機關效能建設、服務發展情況等進行明查暗訪,把發現的問題制作成暗訪片,在全市進行播放,并對相關部門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其立即整改。2011年以來,全市共開展明查暗訪671次,發現并解決問題424個,問責149人次。
二是嚴格責任追究機制。以受理效能投訴為突破口,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公布投訴電話,暢通投訴渠道,受理全市損害發展環境、影響機關效能建設、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并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肅查處辦事拖沓、效能低下、有礙創業服務的人和事。2011年以來,全市共受理各類投訴416件,辦結413件,辦結率達99.48%;完成初核7件,移送司法機關1件,責成立案4件,先后查處了市市場建設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直屬物業管理站工作人員侵害萬壽宮商城商戶利益案、豫章公證處工作人員作假公證案、東湖區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局工作人員違反法定程序收取網吧管理費案,市普法辦借辦培訓班組織外出旅游案等。
三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連續兩年對全市各縣區(開發區、新區)黨政領導班子、市委各部門、市直各單位領導班子在貫徹執行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中表現的執行力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對工作開展有力、落實工作不打折扣、考核優秀的部門和單位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力、落實不到位、貽誤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群眾反映較大的,追究當事人和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四是創新效能評議機制。2011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萬人評議作風效能”活動,邀請社會各界測評代表1萬人,通過問卷調查測評、電話訪問測評和組織考核等有效形式,對全市53個具有行政執法、社會管理職能的單位和部門以及11個服務行業單位的依法行政情況、效能建設情況、優質服務情況、廉潔從政情況進行測評。測評結果在全市進行通報,并納入全市綜合目標管理考評和班子建設考核中。對測評中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市效能辦認真梳理、歸納,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及時整改。
五是深化環境監測機制。不斷擴充發展環境監測點數量,目前,全市共設立1077個環境監測點。按照《省發展環境監測點管理辦法》要求,明確了環境監測點的責任和義務,規范環境監測點的監測行為。對接啟用了“省發展環境監測網絡系統”、“省發展環境監測聲訊臺”兩個平臺,積極發揮監測點在優化創業環境中的“晴雨表”、“信息站”、“校正器”作用。通過環境監測點的實時監測,查找和發現各地各單位違反機關作風效能建設規定、損害發展環境的行為。2011年以來,市效能辦共下發監測督辦函449件,解決問題407個,采納建議48條,責任追究44人次;轉辦省效能辦督辦函399件,解決問題367個;先后對李某被致傷殘案、法院判決12年未執行案、擾亂企業生產秩序案等進行了督辦,督促和協調有關單位進行了整改。根據監測結果,市效能辦每月對各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服務態度等情況的滿意率進行排名,并將排名編寫成《市優化發展環境監測專報》上報市領導和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將其作為優化發展環境考核、機關效能考核和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選取環境監測典型案例,不定期在《晚報》上刊登,提高了監測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六是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機制。按照全省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項目部署要求,開通了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實現了全市行政審批信息資源共享,保證了行政審批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促進了行政權力陽光操作,提高了為群眾辦事的效率和服務水平。
- 上一篇:現代裝飾藝術設計綜述
- 下一篇:學校英語課導入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