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裝飾藝術設計綜述
時間:2022-04-13 03:27:00
導語:現代裝飾藝術設計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裝飾的概念、進化
裝飾是一門美化物體、環境的藝術。它運用色彩、紋飾、材質、以及光、電、文字等,通過裝飾的手段及構成原理去表現人類的某種觀念或情感。裝飾的藝術生命力取決于其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取決于裝飾材料的“得體”和“適宜”,適合于某一時代、某一地方或某一情景的特征。裝飾紋樣的造型、構成、色彩三要素的來源都是與當地、當時的生活(物質、精神)、生產勞動、制作材料相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原始社會的生活是從狩獵、捕魚為生,反映在裝飾上以動物紋較多,隨著農業的發展,各地區對不同植物的認識,產生了不同植物造型的裝飾紋樣。不同制作工藝的發展產生了編織紋、彩陶紋、鑲嵌陶瓷、鑲嵌玻璃以及各種雕刻裝飾藝術(淺雕、凸雕、凹雕、圓雕、浮雕),不同社會的宗教信仰,精神安慰,善與惡,美與丑的審美觀不同,產生了各種紋樣的構成形式及其色彩的愛好和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材質、新技術、制造工程等不斷的開發,及人們審美觀點的改變,在裝飾藝術領域里不斷滲人新的構成原理和形式法則,在世界各國的現代裝飾中,常常以美的構成秩序和色彩的體驗為中心,加上對材料的理解、體驗,力求在量感、空間感、材料感上創造美的新裝飾造型。設計家和藝術家們已常把這些裝飾構成原理和法則用于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現代繪畫之中。目前世界上,已開始進人繪畫和立體構成相結合的現代作品,打破了原有的平面效果,以特有的立體視覺效果來刺激著人之心弦,激起我們的精神與心理之感動。此項藝術,在繪畫中融會了構成主義、抽象主義、歐普藝術等新藝術概念,加之不受空間限制,從而可在一個多維的空間范圍內展現出綺麗的景色。立體構成裝飾繪畫,集中了裝飾繪畫的色彩技藝,同時也集中了立體構成和雕塑的形態之美,把意想不到的色彩之美和經人類之手制作出來的“造型物”復雜地交錯在一起,相互作用,顯現了通常繪畫方法表現不出的瑰麗、驚訝之效果,把觀者引進一個如夢似幻的神奇現實的立體世界。21世紀是情報化的時代,光和電的發展,產生了光、電、藝術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和藝術。從光變成電,還有從電變成光,根據電氣通信,考慮光的變化裝飾效果,即通過電流的強弱變化促使光的強弱,從而產生了裝飾性的電光畫像中。這種原理,運用了現代電氣通信,傳送映像,首先是把映像進行大量的小點分解,然后變化電氣信號,產生光點的強弱。這樣并列方式的電視屏在環境裝飾中起到了一定的展示效果。在現代設計中,電氣還能使聲音見到,當然聲音是不能見到的,但是,根據聲音的聲波變化電氣信號,屏幕上能夠見到聲音,隨著音量的高低、節奏變化,產生了符合音量節奏的抽象形線,根據演奏各種各樣的樂器,利用激光投光裝置就能見到聲音的變化,利用這種物理原理,又可產生了現代性的邊緣學科、激光裝置藝術。在國外高大建筑壁面上已開始用激光器投射裝飾畫面,并且這裝飾畫面是在不斷地變換。具有動感的裝飾畫,增添了環境的藝術性。這些都是由于受社會、經濟、功能的影響,從科學到藝術、藝術又和社會、人性相結合,成為綜合性的學科。
二、裝飾的目的功能
裝飾本不是單獨的裝飾品和欣賞品,它的發生、發展始終依附著物質材料,以特定的對象,環境而產生特定的裝飾。例如室內紡織品裝飾是依附于室內而存在,它的產生發展來源于人對室內的衛生化、舒適化和科學化的不斷要求。室內紡織品的裝飾造型和色彩的藝術處理就必須巧妙地融合于室內的環境和氣氛之中,室內紡織品的裝飾功能取決于選擇的材料在室內的應用,裝飾的意義取決于它在室內環境中產生的美感如何。室內壁掛的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也必須兼容并蓄。現代建筑、室內環境的壁掛裝飾設計,是具有人間性的設計,要體現材料美、工藝美和功能美的設計。它不僅要體現時代精神,而且要和現代建筑相融合?,F代壁畫也同樣如此,要從屬于建筑,是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建筑的“構件”。從形式到內容,要與建筑、社會諸因素互相關聯,取得整體的統一與和諧,壁畫實際上是一種被建筑限制了的公共藝術的自由創作。壁畫的發展,隨著建筑的發展而發展,由于建筑物的壽命較長,壁畫裝飾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社會性。在按照建筑要求、環境要求、社會要求、經濟要求來選擇各種可能性的前提下,同時考慮一定的工藝手段,取得時間上的持久性,做到這一點,從事于建筑,環境裝飾的設計人員就必須對建筑風格,建筑功能的了解,對各種材料與工藝的研究,對施工、制作、安裝以及組織工作的經驗,對總體設計要求與方案實施的能力的培養。
三、裝飾的語言、手段
裝飾形象不是自然的如實模仿、再現,而是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征,用抽象的手法,進行大膽的提煉、概括、夸張、變化,進行理想化的再創造。裝飾的語言是單純簡潔、突出主要特征,在單純中求變化,追求形式的趣味與格調,追求秩序和諧。裝飾的手段是從條理化、規律化、程式化、理想化為方式,利用視覺對象的形象、色彩、構圖、空間,根據裝飾的目的、功能、對象、環境、材料、制作等條件的特有性,進行裝飾實踐活動,形成各自特色和規律,形成各地區、各類別的審美裝飾形象。不同的藝術形式,不同的專業畫種、技法,可作出各種成品的“裝飾性”的設計表現,任何一種繪畫技法都可以為“裝飾藝術”服務,裝飾的手段并不限于制作過程的技法,而是在于總的“裝飾藝術”設計要求的本質,研究裝飾性本身的藝術特征,從而開辟了廣闊的裝飾領域,服飾、產品裝飾、建筑裝飾、環境裝飾等,同時也產生了各自的特有裝飾語言和手段。
四、裝飾的程式、規律
裝飾的程式是裝飾藝術表現的特有規律,長期積累的形式特點,根據內容、生產工藝的不同,在藝術實踐中,提煉、加工、美化的結晶。世界各國,各類別的特殊程式化體現在裝飾的造型、色彩、構圖之中。程式化的形象是一種人為的“修飾美”,一種“理想化”的符合形式美的變形形象。具體的變化手法通常為“修飾”、“簡化”、“夸張”、“添加”等,這也就是程式化的加工過程。按照“形式美”的法則進行裝飾變形,可進行結構變形、感性變形、幾何變形。程式化的色彩,是在色彩配置上均有獨特的風格和藝術成就,富有民族傳統的配色。程式化的構圖是服從于視覺快感及裝飾的需要,具有精神快感的藝術形態構圖。在程式構圖中追求形式統一。常以均齊、平衡、連續、格律、平視、立視等程式化構圖形式來體現規律美、節奏美,從而達到裝飾效果。但“程式”絕不是一成不變,程式本身是在實踐中發展,積累起來的形式規律。世界各國因生活習慣、地理、氣候、審美觀的愛好不同,產生裝飾的程式、變形是不同的,具有各自國家的程式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的藝術水平、鑒賞標準不斷改變,藝術的程式也在演變進化。
五、裝飾的色彩特征
色彩學運用在藝術上可分兩大類:寫生繪畫方面的色彩和裝飾方面的色彩。兩者之間有共性,有特性。共性:在光學原理、色彩性能、調色規律等方面均是一致的。色彩的名詞解釋基本相同。特性:寫生繪畫色彩是強調自然、固有色、環境色,著重研究物體條件色的一些變化規律。像油畫,色彩較細致。而裝飾色彩是比較理想化、抽象化和真實自然的距離較遠,人工的成分較多。著重研究的是固有色,顏色之間的關系,研究對比、調和。像工藝品,色彩有另一番構思,較抽象,常采用提煉、夸張、變色的方法反映畫面色彩。它們兩者相互區別、相互補充、相互聯系著,在繪畫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可采用裝飾色彩的表現手法,同樣,在某些裝飾藝術作品中也常運用寫生色彩的表現方法,只不過是以不同的觀察方法、表現方法,從不同的角度發揮不同的作用。裝飾的新視覺色彩特征,要注意三次元、四次元的空間性的色彩視覺平衡及協調,還要注意色彩材料感覺的體現,二種以上的色彩材料質感,由于明暗調子的對照,能夠構成美麗的色彩秩序,同一種色彩材料因形狀的立體、空間配置、光線的照射、也能產生明暗調子,豐富色彩的層次。色彩是可見光,利用光的原理(反射、折射、交錯、偏光等)、光的配合能構成千變萬化的光畫,利用玻璃等物的透明性和半透明性,產生明暗特征,這些光技術的使用,可在環境中創造裝飾性的色光效應和色光環境,這是未來世界的需要,能使世界充滿裝飾色彩,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六、裝飾的藝術設計
1.裝飾畫裝飾畫可用不同畫種的顏料,畫在相應的紙上、布上、板面或墻面上成“裝飾性繪畫”。平涂色塊后勾線的那種形式繪畫作品只是屬于帶有“裝飾繪畫”成分的一種通常表現形式,不能作為“裝飾畫”的定型看法,它有限于裝飾畫藝術設計的提高和發展。也就是說裝飾畫應該是避免公式化,應該是新穎悅目,當然還得裝飾成好看的“新”樣子,力求藝術的創新。既然是裝飾,故在它的藝術表現形式上,就不是再現直觀景象存在的全部具體的色、性,而是基于生活,選擇和概括表現主題內容的本質色、形,加以藝術的裝飾點綴。對于直觀的色彩可以有所選擇舍取,對于對象的色形比例和其自然結構關系,可以有所改變,這就是把屬于“普遍性”的一般性的次要的東西簡化、改變、美化,從而對比和襯托出同時加強概括的、突出的、修飾的、本質的“特殊性”的東西,使之更加美化到“重點裝飾點綴”的程度。裝飾畫的形式處理可裝飾性的構圖(平視體、立視體、格律體等),色彩,進行自然描繪,抽象性的變形夸張,幾何形態構成,裝飾性油畫(寫實、變形、抽象),裝飾圖案和寫實素描結合等。對于主要形象具體的形的表現,可概括加強形的特征表現,略去次要的轉折,或者對主要的對象有所選擇設計,予以細致的刻畫,或只畫大形最為突出的特征,不作真實人微的枝節結構表現。對于色彩構圖在注意整體關系效果的同時,主體的色相關系,要成為別致而令人醒目的中心。色彩應基于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概括不是簡單,概括是顯其精美,主次分明,選擇適當的表現因素,突出表現主題,具有強烈的感動人的藝術性。
2.壁畫壁畫可合理使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法,把握不同形式的效果,重復發揮壁畫藝術的宏偉感和永久性的特點。壁畫工藝十分豐富,我國有傳統的重彩畫法,日本有傳統的日本畫法,隨之丙稀顏料壁畫、陶版花釉壁畫、瓷版粉彩壁畫、陶瓷無光釉壁畫、高溫瓷化玻璃鑲嵌壁畫、馬賽克鑲嵌壁畫、瓷版三彩壁畫、金屬壁畫、大理石拼鑲壁畫涌現而產生。其中磨漆畫作為大型漆壁畫及屏風裝飾在東方藝術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中國、日本的漆工藝都持有長久的歷史傳統。日本從古親良時代到現代,磨漆畫一直作為日本獨特的華麗工藝品,裝飾品,隨著新材料、新技術、制造工程等不斷開發,在磨漆畫中除了鑲嵌銅質、琺瑯、貝殼等外還鑲嵌人了現代材料不銹鋼、玻璃、鏡面等物質,通過一定的平面構成形式,使作品既有傳統感又有現代感氣息,這是現代意識融合在民族精神中,采用現代手段把民族民間的藝術形式轉變成新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西歐的現代壁畫中,往往融合了繪畫雕塑、工藝與光效果的各種特點,而成為一種新的工藝,平面的純繪畫性壁畫已不多見。這種具有浮雕感的,同時采用新型工藝材料的壁畫代表了歐洲新的潮流。光的調配,也進人了設計的組成部分,創造了空間與立體效果的幻覺世界,如果說設計是壁畫的靈魂,那么工藝材料的使用則是它的血肉。國外大多采用天然石料進行鑲嵌,或者是木頭、玻璃、金屬等混合材料,在國外常可發現在簡練的幾何紋色塊板上放置抽象形態的金屬腐蝕銅浮雕。或利用各種材料構成,如直接利用木紋進行浮雕裝飾;木紋與其它材質,如布、皮革構成具有物肌效果的半浮雕裝飾;平面木條和凹凸木條組合構成;裝飾木板重疊;分割木板拼成整幅畫面;抽象幾何紋和凹凸浮雕結合;再加上貼金箔方法,使之裝飾富麗堂皇等。故現在的壁畫概念已不再是繪畫之中的一種畫種了,它已具有了多樣化的趨勢,題材的多樣化,藝術風格的多樣化,材料使用的多樣化,表現形式和處理手法的多樣化,成為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邊緣性學科,在環境藝術中形成了一個藝術門類。
3.壁掛壁掛藝術設計是體現編與織的表現功能,平面與立體,具體與抽象結合的新形式語言,也就是說它的構思,可從周圍環境中取得具有材料美的材與質,有形式美的靈感,而在制作過程中發揮編與織的技術表現功能,從而創造與繪畫效果絕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質感,體現現代壁掛藝術特有的形式美。現代壁掛材料可用各種不同的纖維材料,絲、毛、棉、麻、棕、草、藤、柳、竹等,以及化學纖維、金屬纖維等。材料特性有粗糙與柔細,板硬與松軟,暗淡與艷麗,吸光與反光等,若設計時善于巧妙使用材料特性,就能充分體現視覺語言的功能,抒發所表達的情感給人們一種感受,明朗、強烈、清晰、或是含蓄、隱晦、朦朧的感覺,在室內環境中增添溫暖及情趣感。
藝術處理手法可抽象的幾何形經過疏密排列,鑲嵌光晶亮閃的寶石、珠子,形成點、線、面的構成形式,也可直接表現自然形態美,或在自然中捕捉抽象的視覺美,以點、線、面為題材進行組合重構。在織的過程中也可在編織結構中尋找肌理變化,如在柔細纖維和精密的織紋上,又可加上質地粗糙的材料,柔中帶剛,或全用粗糙材料的大筆觸,表現粗獷的風格,奔放的熱情。總之,合理使用材與質,編與織,形與色,藝術形式美感就能得到體現。
- 上一篇:戲曲與二胡相關聯
- 下一篇:紀委建立六項機制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