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教育培訓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03 06:35:00
導語:工會教育培訓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成立于今年6月的區解放街道新居民工會,認真履行《工會法》賦予的職責,自覺接受上級工會及同級黨組織的領導,根據自身的特點,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呈現出為第二故鄉“創和諧、促發展、強自身”的新氣象。
一、開展共創平安街道教育活動。作為外來新居民,在異鄉務工、居住、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著適應過程,尤其是有無務工機會、居住條件狀況、生活習慣、人際融合程度、當地的管理政策等,都直接關系到平安街道創建工作。針對這一情況,解放街道工委以新居民工會為陣地,分別邀請警務室民警、社區書記(主任),利用工閑間隙時間為新居民進行培訓教育。通過分別教育輔導,使新居民既了解當地的有關管理政策規定和共創和諧社會辦法措施,又感到有歸屬感、安全感、親情感,密切了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新居民每次得知街道開展創衛活動、有抗臺搶險等突擊任務,都能在工會主席田少華的帶領下,主動參與,并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受到當地居民的好評。今年來,在新居民中未發生任何不安全事件和刑事案件。
二、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培訓。隨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處罰力度的加強,外來務工者的安全生產及自我防護意識亟待強化。對于外來新居民,因受經濟條件、知識程度、行為習慣等諸因素制約,只為應付查驗,在務工地帶劣質安全帽、穿絕緣性能差膠鞋、使用(操作)無絕緣性能工具等,安全隱患非常嚴重。根據這一情況,工會及時為新居民補上安全生產知識這一課,運用某些工地民工因防范不力、操作不當等造成傷害的典型安全事例進行教育培訓。同時為起到引導警示作用,街道工會專程向新居民工會會員贈送符合安全監督標準的安全帽及雨具等勞保用品,極大地激發了民工們抓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據統計,今年來民工中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三、開展法律知識講座。今年7月,由街道司法所、區信用聯社分別向新居民工會會員輔導“五·五”普法基本知識和識別假幣知識,使新居民受到了一次正規性的普法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識并增強了自我保護能力,避免了不該遭受的損失發生。
今后,街道工會工委還將籌劃開展新居民與當地社區居民共聯歡、共文娛活動,以此來豐富外來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和諧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 上一篇:總工會組織員作用發揮經驗交流
- 下一篇:領導在工資集體協商推進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