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體系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3 09:04:00
導語:市場監管體系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針對基層市場監管過程中巡查項目不細、措施不足等問題,榮成市工商局積極創新工作方法,探索建立了“精細化”市場監管體系,通過緊抓規劃、備案、監管、總結四個關鍵環節,全面建立了立體式的市場監管體系,有效地提升了基層市場監管工作水平。
一、緊抓四個環節,全面構建“精細化”市場監管體系
(一)緊抓規劃環節,以“菜單”的形式細化監管區域。結合市場監管轄區,通過召開科所長會議集體討論、黨組補充確定等多種方式,制定了《市場巡查項目表》,確定了“精細化”市場巡查項目,包括市場主體資格、產品與服務質量、商品包裝和裝璜、商品與服務廣告宣傳以及經營者誠信等25大項和120個小項,為基層工商所監管人員實施市場精細化監管提供了依據。同時,針對市場監管中出現的新問題,市局定期對《市場巡查項目表》進行更新,不斷增加巡查項目,確保日常監管不留死角。
(二)緊抓備案環節,以“臺賬”的形式記錄監管日志。結實基層實際,制定了《工商所市場巡查日志》、《精細化監管項目備案表》,內容包括市場主體信息、巡查時間、巡查項目內容、巡查結果、處理情況、巡查人員、被巡查對象及巡查小結等12個項目,市場監管人員在日常檢查時,需要逐項填寫《體檢式項目巡查備案表》,詳細記錄每天的巡查情況,并由監管人員和經營者簽字備案,避免巡查結果不真實、巡查不到位等現象發生。
(三)緊抓監管環節,以“分級”的形式推行差別管理。根據市場監管登記備案情況,將經營業戶依據誠信度不同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對不同等級的經營主體進行差別管理,安排不同的巡查頻次,解決日常巡查和專項巡查工作中的漏洞、盲區、薄弱地段和尖銳問題。同時,推行等級浮動制度,對于持續三個月保持無違紀記錄的經營主體實現“晉級”,對于日常監管中發生新的違法行為被立案查處的予以“降級”,被連續兩次“降級”的經營業戶,由監管人員對其實行嚴管,并領導立案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四)緊抓總結環節,以“調研”的形式研判發展趨勢。針對分類監管過程中市場主體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積極開展專項調研活動,深入分析和探討問題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同時,根據市場主體發展態勢,形成專題分析報告,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和決策服務,為干部職工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在交流中總結工作、分析問題、交流經驗、傳授方法,從而提高轄區市場監管效果的利用率。
二、健全三項制度,深入推開“精細化”市場監管模式
(一)推行監管任務包干負責制。堅持“崗責清晰、強化管理”的原則,積極推行監管任務包干負責制度,全面梳理分類監管工作流程,對巡查工作從工作目標、內容、標準、時限和步驟等方面進行細化和量化,并按照“誰巡查、誰錄入”的原則,將巡查任務落實到人,由市局和工商所、工商所和直接責任人逐級簽訂《精細化市場監管工作責任書》,使基層監管人員感到有目標、有壓力、有動力,逐步增強市場監管的主動性。同時,推行分層分級負責制,下級責任人對上級責任人包干負責,形成逐級分責、逐級負責的遞進式追究機制,有效強化了市場監管隊伍的整體責任意識。
(二)推行監管工作動態監督制。制定了《市場精細化監管工作動態考核辦法》,進一步細化了監管人員的目標責任,由監察室以電話回訪的方式對監管相對人跟蹤回訪,征求經營業戶的意見和滿意度,科學評價市場監管人員的行政態度。針對監管過程中巡而不查、查不到位等問題,嚴格按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及所在單位的失職責任,考核結果予以通報,并與年終評先選優掛鉤。
(三)推行市場主體電子巡查制。全面推行“3G+OA”網絡辦公系統,將基層監管人員分散的3G手機用戶終端納入無線虛擬辦公網絡,與市局企業檔案信息庫有效對接,形成了移動式的監管執法信息共享系統?;鶎邮袌霰O管人員在日常巡查時,可隨時通過手機對經營業戶信息進行調查。針對輕微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性的行政指導,對需要立案查處的違法經營行為,通過手機服務終端現場錄入詢問筆錄、提交立案申請,切實提高了執法辦案水平。
三、建立“精細化”市場監管體系取得顯著成效
(一)實現了市場主體精細化監管目標。通過建立“精細化”市場監管體系,采取分層分類的監管方法,進一步細化了市場主體類別,細化了市場監管巡查項目,有效地增強了市場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同時,通過開展監管后續總結分析活動,全面研判市場監管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趨勢,將市場監管工作由粗放式逐漸向精細化轉變,全面提升了市場監管工作的利用水平。
(二)增強了市場監管工作的規范性。通過建立《精細化市場監管項目備案表》、推行監管人員與經營者雙方簽名制度,全面記錄了監管人員的具體監管細節,市場巡查過程達到“痕跡化”管理目標,有效解決了市場監管走過場、不到位等問題,全面增強了市場巡查的規范性。
(三)減少了市場監管盲區和漏洞。通過建立“精細化”市場監管體系,使監管人員直觀地掌握巡查內容和任務要求,進一步掌控了責任區域內各類市場主體的運行情況,提高了監管人員日常監管的科學性,強化了動態綜合監管力度,避免市場主體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營不規范、不合理現象,減少了市場監管過程中出現的盲區和漏洞。
(四)有效規避了監管執法風險。通過建立“精細化”市場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了市場監管內容、考核機制,有效細化了巡查人員的目標責任,一旦出現巡查“越位”和“缺位”時,可以第一時間確定相應的責任人,做到誰有過錯誰擔責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基層監管崗位的失職風險。
- 上一篇:大學校慶禮儀與公共文化藝術
- 下一篇:市建設系統工程監理檢查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