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集團審計監控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4 03:29:00

導語:礦業集團審計監控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業集團審計監控經驗交流

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個以黃金開采經營為依托,實行跨行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的黃金企業集團,資產總值4.70億元。二OO七年預計可實現利潤1.6億元。近年來,集團內審按照公司“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要求,積極探索創新內審工作新思路,強化內部審計監督控制機制,推進內部審計工作轉型,突出內部審計管理職能,使集團的價格管理審計體系、工程管理審計體系、招投標管理審計體系、企業經濟活動管理審計體系日趨完善,并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真正實現了管理出效益、審計出效益。近兩年來,累計增收節支達1090多萬元。內審工作先后被市人事局、審計局授予“內審工作先進單位”、“市內部審計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被省內部審計師協會多次授予“做出突出貢獻和創造新經驗內審機構”和“全省內部審計先進單位”等稱號。2004年內審科長被市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

一、加強物資采購管理審計,提高采購管理效益。

物資采購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和熱點問題,集團決策層始終將物資采購管理作為企業節約挖潛、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來抓,并將其納入內部審計的監督控制之中,放權內審參與采購全過程管理。

1、明確物資采購審計管理職責。為了進一步規范集團物資采購行為,充分發揮公司集團化管理優勢,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能,集團制定了詳細的物資采購管理控制辦法,將原有的物資采購部門負責采購管理模式,轉變為內審作為集團物資采購管理的職能部門。其職責是:負責制定集團物資采購管理的具體管理辦法,并經集團批準后負責組織實施;協同有關部門對供應商進行考察,招標確定供應渠道;負責采購物資的質量、數量核查及價格審計;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對轄屬企業物資采購的管理及考核等。并明確規定,集團所采購的一切物資全部納入內審監控管理,并建立了嚴格的內審審簽管理制度,沒有經過內審價審人簽章、質檢人簽字審核的購貨票據,不結算、不付款;未經審計審簽的開支票據,總經理拒絕簽字報銷,以保證內審在采購管理監控中的中樞作用。

2、建立科學的物資采購管理控制程序。集團對物資采購的管理、審核、結算等方面,制定了《物資采購管理控制辦法》、《物資采購管理控制程序》、《采購價格擬訂與組織采購規定》、《采購價格審計與進貨質量檢驗驗收規定》等十幾項管理制度,對物資采購的全過程控制管理作了詳細規定,形成了從計劃制定、實施采購、價格審計、進貨驗收及使用的一套系統、科學的管理控制程序,使物資采購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3、建立定點供貨和比價采購制。集團內審每年都要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供貨點進行一次考察篩選,選擇一批商業信譽好,經濟勢力強,產品質量優且價格較低,進貨渠道正規的廠商進行公開競標,從中選擇最優的廠商實行定點供貨,比價采購;并對定點廠商實行動態管理和跟蹤管理,對供貨質量實施追索權,有效地保證了供貨渠道順暢,采購到優質廉價的物資。

4、強化價格審計管理。價格審計管理一般采用的是事后審計方法,即物資采購部門在完成采購工作后,內審根據日常掌握的價格情況進行審計控制,而事后審計對價格審計管理的最大弊端就是滯后性。隨著內審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逐步發現,在物資采購審計管理上僅僅依靠事后審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物資采購的全過程實施監控管理。在內審管理實踐工作中,經過不斷探索,我們總結運用了“事前控制、價格預審制度和事后審計相結合”的審計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管理效果。主要把好“三關”:

一是把好事前控制關。內審根據物資采購計劃,每月提前組織和參與外部市場調查及專項考察,并利用電話咨詢、網上查詢等多種形式,廣泛搜集整理所需價格信息,提前掌握和控制所購物資市場價格,并將市場調查結果錄入信息資料庫,作為物資采購價格控制管理和價格審計的依據。

二是把好采購前期預審關。也就是內審提前介入采購價格管理,要求采購部門在貨款未結算之前將供應商所定價格報給集團內審,實行價格預審制度。內審根據掌握的市場價格情況進行逐項審核,重新核定價格,最終以內審核定價格為準進行結算,使采購價格管理始終在內審的掌控之中。

三是把好事后審計關。對價格實行動態管理,內審經常篩選審計重點,不定期地組織人員進行市場調查,隨時掌握和了解市場價格變動態勢,及時分析和發現價格管理漏洞,把管理漏洞消滅在萌芽中,以保證價格管理的全過程都在內審控制之中。通過強化“三關”管理,集團的價格管理已經形成一套較科學的管理體系,物資采購價格平均降幅達10%、醫藥采購價格平均降幅達20%以上。僅此一項,每年產生的管理效益就近300萬元。

二、加強工程投資管理審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近年來,集團新投資建設千萬元以上工程項目3個、億元以上工程項目1個及大批礦山零星工程建設項目,工程建設項目多,加之下轄3個黃金礦山公司、1個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和3個子公司,廠址均坐落于全市幾百平方公里區域范圍,給工程投資審計管理增加了難度,加大了內審工作量。為此,集團建立了一套科學的工程跟蹤審計管理和隱蔽工程現場審計跟蹤驗收等管理程序,對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實施審計監控管理,以增加工程建設透明度,杜絕施工過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強化工程前期管理審計。集團工程投資管理注重從源頭抓起,每個工程項目開工前,集團內審、土建等職能部門聯合組織到施工現場,對施工場地的地形地貌進行實地勘察、測量,并根據勘察測量結果繪制出形象的地形地貌圖表,作為最終工程量計算的原始依據,未經聯合勘察測量驗收的工程,地形地貌不得破壞,否則,不準開工。

(二)實施工程審計跟蹤驗收管理。工程管理重點放在隱蔽工程管理環節上,根據工程進度需要,隨時組織內審、土建等職能部門聯合對施工現場進行審計跟蹤驗收管理,把驗收重點放在基礎工程開挖量、工程掩埋量、工程材料預埋及事后不易審核的工程量等隱蔽工程環節的管理上。內審人員每年到現場實施跟蹤審計驗收和審計監督管理近200場次?,F場驗收時,除采用儀器測量、仗量外,還要現場反復查看、論證,以提高驗收結果的準確性及工程驗收質量,每次驗收結果均留有詳細的原始驗收記錄和繪制出直觀的工程量圖表,并由參加驗收者簽字認可,以此作為工程決算時的審計依據。凡未經審計跟蹤驗收的隱蔽工程,不得掩埋,否則,不給予結算工程量,從源頭上杜絕多報或虛報工程量的可能性。

(三)強化工程物料價格控制管理。集團建立了嚴格的工程物料價格管理預審制度,對工程物資、材料價格實施事前審計審定控制管理,內審直接參與工程物資、材料價格審定,審定價格以雙方均能接受價格為準,嚴格控制工程物料價格管理,保證工程物料價格的合理性。

(四)強化工程決算管理審計。在工程決算審計時,內審首先組織人員進行多方面的調查取證,并積極爭取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對有關重點項目內審人員必須親自到現場進行實地審查,以提高項目審核的準確性;對有關設備、材料價格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反復論證,以保證價格合理性;決算審計時,每個工程項目的決算書必須附上原始工程跟蹤驗收記錄及工程量計算圖表,同時還要嚴格審查各項費用列支、取費標準及工程量計算依據,確保工程決算的準確性。近兩年來,集團內審在承接審計的132個已經有關中介機構審計的工程決算項目中,仍然審減工程造價183.10萬元,最大限度地杜絕了工程管理過程中的暗箱操作,節約了工程資金開支。

三、加強招投標管理審計,提高投資管理效益。

集團在設備和大宗物資的采購及工程建設等方面建立了招投標及審計監控管理機制。集團設立招標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企管部,分管內審的經理兼任主任。招標管理辦公室負責集團招投標工作的協調、管理和監督。凡是需要進行招投標的項目,均由業務主管部門提報項目招標計劃書,并擬好招標書一并報到企管部,由內審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項目進行審議,經審議無異議后,方發出招標書。內審在招標前期,須做好投標準備文件,投標日程安排等相關事宜;在投標過程中,則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審核、評標;招標結束后,由內審對中標單位發出書面中標通知書。各項目主管部門負責經濟合同和技術協議條款簽訂,內審負責經濟合同和技術協議條款審核及后續管理和監督項目實施工作。例如,集團投資新建一個年產15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新型建筑材料項目,通過招投標審計管理,使該項目在國內同類型、同規模,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裝備較先進的前提下,共節約投資達150多萬元。另有一個投資新建工程項目中的一個單項工程,必須由特定行業管理部門承建,承建單位提交預算投資為308萬元,經審計人員逐項進行審查和廣泛的市場調查,發現預算書中部分設備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隨向承建單位提出交涉,決定由承建單位組織招標,集團內審及相關部門參與評標,最終在完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以192萬元的價格完成了設備招標采購工作,較原預算節約資金116萬元。再如,礦山使用的鋼球,過去一直是社會性采購,自納入招標采購管理以來,選礦處理礦石鋼球單耗由原來的8.64元/噸降到4.90元/噸,氰化鋼球單耗由原來的25.92元/噸降到15.60元/噸,剔除價格增長因素,僅此每年節約資金近70萬元。近兩年來,在集團內審直接組織參與監控管理的49個招投標項目,可節約資金640多萬元。

四、加強費用開支管理審計,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效益。

(一)開展財務收支、費用開支的合法性管理審計。集團對下轄的7個子公司的經濟活動實施延伸管理,集團授予內審負責對各子公司的財務收支、費用開支、技改投資、內部控制制度管理、合同審簽、負責人年薪考核兌現等管理權,內審參與企業管理。每季度,內審除定期組織人員在集團授權管理范圍內對各子公司的經營活動等情況進行一次就地審計外,每月還對有現金流出流入的重點部門組織進行一次審計,內審并可根據管理實際即時組織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和跟蹤審計,隨時掌握和控制集團公司的資本運營情況、費用開支情況。另外,集團還對非生產性開支建立了嚴格的申請審批制度,將費用開支納入審計控制管理。費用開支要詳細說明資金額度及用途,逐級上報集團財務、內審部門審核簽字,分管領導及總經理簽批,費用執行情況由內審跟蹤審計監督管理。僅去年一年,內審就先后糾正不合理開支18.20萬元。同時,還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改進意見87條,均被集團采納,其中有2條合理化建議獲得集團2500元獎勵。

(二)開展車輛維修跟蹤管理審計。集團本部有運輸車輛近40臺,在車輛修理全部納入內審監控管理后,徹底改變了以前車輛修理費不透明的現象。集團規定:車輛如需外出修理,必須由汽車隊填寫《車輛外協修理申請報告單》,報告單詳細注明所修車輛型號、修理項目、預計修理費用,由車輛維修工、車輛修理工程師、車隊長、分管領導簽字后報集團內審;車輛修理完畢后,再填寫《車輛外協修理驗收報告單》,驗收報告單詳細注明所修車輛型號、實際修理項目、實際發生的修理費用,費用增減原因,并將所修部位的舊零件帶回,以驗證車輛修理的真偽,由車輛維修工、車輛修理工程師、車隊長、分管領導驗收簽字后報內審,以此作為審計依據。不僅如此,內審還經常組織人員到修理廠家現場核實修理項目和價格,嚴把審計關。自車輛修理實行審計跟蹤管理以來,集團每年節約開支近20萬元。

以上是我公司開展管理效益審計方面的一些做法。盡管我們在開展管理效益審計,強化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現代企業管理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們將借鑒先進單位的經驗,進一步加大內審工作力度,創新思路,改進方法,為企業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