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22 09:29:43

導語: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材料

一、發展醫藥產業的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受江南藥都——的影響,醫藥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研發生物醫藥和創建天然植物藥方興未艾。在省會有快速壯大的匯仁集團;在有低調興起的醫藥企業濟民可信;在有以“婦炎潔”、“閃亮”等產品而蜚聲全國的仁和集團;在有置身于打造全國天然植物藥隱形冠軍的普正集團;另外,還有江中、桑海、半邊天等數10家醫藥企業,正在你追我趕蓬勃發展。

是一個人口小縣,土地大縣。擁有土地面積1278.43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199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縣治由巴邱遷至水邊,是京九鐵路線上98個縣市唯一遷移縣治的縣份。今日之,以生態園林的“新、綠、精”立縣。即:新縣城園林化,新農村綠色化,新型產業精干化。

善于發展特色經濟。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從煙葉入手,做成“煙、魚、兔、菜、梅”五大產業群,有80%的農戶走上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并相繼捧回了“全國百個經濟村產業示范縣”、“全省現代煙葉基地縣”、“全省特色漁業先進縣”、“斑點叉尾魚回魚出口創匯縣”等一塊塊金字招牌。

人敢于創新工業發展思路。借助于縣治東遷、大橋和國家級水利樞紐等工程項目,調動數億資金在本土滾動發展,吸引了一批批浙江、福建、臺灣等地客商來峽創業,逐步形成了醫藥化工、金屬冶煉、造紙建材、針織日用和食品加工五大工業產業。2009年,工業稅收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14億元(剔除回收公司增值稅70%返還部分),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5%。連續六年獲得“工業崛起”年度貢獻獎,連續兩屆獲得“工業崛起”三年翻番全面先進縣稱號。

在創新工業發展思路過程中,醫藥化工產業快速成長。2002年前后,來自浙江、福建、海南等地客商,出資買斷原縣醫藥公司、縣制藥廠和縣林產化工廠三家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產重組。由此,蝶化了數10家藥化企業落戶,以普正集團、三力制藥、玉松林化和馳邦藥業為主體的20余家民營醫藥化工企業,從2002年納稅105.51萬元,至2007年納稅高達1149萬元,五年中增長了近10倍,成為工業快速而穩健發展的產業之一。

二、發展生物醫藥有三大優勢

1、綠色生態的產業優勢。一是生態良好。境內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均氣溫攝氏17.6度,年均日照1872.3小時,年均降水1592.4毫米,無霜期278天。現有宜林地13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1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5.5%,曾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玉笥山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以“山奇、水秀、洞幽、林茂”而著稱,被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和百景之一??h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段水質良好,達到II類水標準。的氣候條件有利中藥材的種植,有待開發的草坡濕地7.5萬畝,成為種植藥草植物上選佳地,尤其是北四縣的吉水、永豐、和新干自然環境條件基本一致,均是圍繞著藥都種植傳統中藥材的基地,居中,得天獨厚擁有更為充足的原材料,有獨特的天然植物藥車前子、了哥王等,成為贛中大地的藥草集散地。二是資源豐富。全縣水域面積9.29萬畝??v貫縣境中部,水道為五級航道。2008年11月12日,水利樞紐工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審批,并于2009年9月6日開工建設,該項目具有防洪、發電、灌溉、改善航道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大(一)型水利樞紐工程,總投資約80億人民幣。縣內礦藏儲量豐富,已探明的有鐵、鎢、鈾、鋁、鋅等20多種,大多數具有較高的經濟開發價值。大唐集團已在縣羅田鎮何魁進行了核電站選址,規劃建設4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現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水稻種植常年穩定在50萬畝以上,是全國人均貢獻商品糧最多的縣之一,被列為全國優質大米生產基地。三是交通便利。105國道、京九鐵路、贛粵高速公路呈“川”字縱貫全境,黃金水道常年通航,可達、九江及長江各港口,水、陸、鐵兼得??h城北距省會147公里,途經江南藥都僅40公里,南距城區74公里、井岡山2個小時車程,距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等城市均8小時車程。四是物流暢通。物流企業充分利用的交通優勢,迅速發展壯大,成為贛中大地物流產業的一支勁旅。全縣共20家貨運物流公司,擁有貨運車輛2763部,總運力29862噸。

2、規劃建設的平臺優勢。2007年,中共縣委、縣政府委托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組織規劃編寫了《縣(井岡山)醫藥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報告》(以下簡稱《產業規劃》)和《縣工業園區醫藥產業招商項目推介書》,在《產業規劃》中,函蓋了醫藥產業六大分類,即生物技術與產品、新型化學合成藥及半合成藥、中藥現代化技術、新型制劑技術與產品、醫用儀器與制藥設備和生物化工及產品。產業發展,規劃先行,為保證醫藥化工產業科學持續快速發展,2008年縣開始規劃建設生物醫藥科技園。該園占地3080畝,座落在縣巴邱鎮何家村委和北門村委交匯處的荒地上,古地名萬馬州。這里東臨,南望水利樞紐大壩,西靠峽仁公路,北依千年古村何家村。距老縣城巴邱鎮2公里,為創業者提供了生活便利;距贛粵高速公路3公里,水運數百米,為企業生產運輸提供方便。這里有開闊的視野,靈敏的通信,浩淼的江水,綠色的田園。望著縷縷炊煙,遠離喧囂的都市,仿佛置身于雨后寧靜的彩虹山莊。這里正聚集馳邦藥業等創業者們……這里將為創業者放飛創業夢想!隨著醫藥化工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加快摧生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藥化企業。在22戶醫藥化工企業中,醫藥企業10家,醫藥配套化工企業12戶。有上市公司仁和集團的子公司三力制藥有限公司,承制名牌產品婦炎潔栓劑等產品,年產值1.6億元,利稅2800萬元;有近年成長起來的普正藥業集團,還有08年落戶創業的馳邦藥業,以及擁有7萬畝濕地松基地的玉松林化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有西藥、中成藥、醫藥保健品、松香、松節油、冰片、醫藥中間體等。企業之間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有利于企業快速成長。2008年,全縣醫藥化工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60.7%,占全縣工業比重為22.3%,實現利稅5900萬元。尤其是普正集團通過六年來的技改擴建,已擁有9家子公司、31個省級辦事處,規模不斷壯大,初步形成產、銷、研體系,上百個產品,20余個重點品牌已取得國家和省級證書,在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天然植物藥開發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優勢。該集團先后被國家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批準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基地”、“國家中藥材資源野生變家種規范生產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示范基地”,肖軍平董事長也先后成為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市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3、區域發展的政策優勢。市已將醫藥化工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來發展,市委、市政府已出臺《關于市促進醫藥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意見》(吉府發[2010]24號),并定位為全市醫藥化工產業發展基地。以為軸,居中,沿水上溯南大門贛州,下達九江鄱陽湖長江口岸,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可以起到“一江覽四山(井岡山、廬山、三清山、龍虎山)、一園牽百企(即以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牽手乃至全國醫藥化工企業)”的作用。因此,縣委、縣政府致力于將產業基地打造為全國領先的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先進技術應用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天然植物藥生產基地。

三、發展生物醫藥園的幾點建議

1、建議將生物醫藥產業園列為省重點項目。目前,生物醫藥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自2006年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的發展,通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生物醫藥產業迅速壯大,發展至今,擁有生物醫藥企業20余戶,有上市公司仁和制藥的子公司三力制藥,普正集團也亟待上市,馳邦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從2008年起,縣就著手籌建生物醫藥產業園,已與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進行了多次洽談,取得了實質進展,論證了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可行性。由于該項目還未申請列為省重點項目,環境評估、園區用地指標還未有效解決,因此,與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合作協議還未簽訂。為落實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項目建設,希望省發改委大力支持促進與浙大的項目合作,同時促成與省內高校、省內大中型生物醫藥企業的合作,力促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落戶。鑒于上述情況,建議省發改委將縣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

2、建議省里解決生物醫藥產業園用地指標及環評等問題??h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3080畝,而我縣新增建設規劃用地指標從2006~2020年只有3500畝,除去近年來已報批的用地,全縣規劃用地面積從2010~2020年不足1200畝,其中規劃工業用地指標不足900畝,這與實際需求量相差甚遠,因此建議省里給予生物醫藥產業園3000畝用地指標,解決土地報批難題。生物醫藥產業園擬采取污水集中治理、達標排放、危廢物焚燒處理等,整個生物醫藥產業園環評需通過省環保局的評審認定,建議省環保局指導、協調我縣做好該項目環評報告,以便通過環評。

3、建議省里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園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預計總投資20億元,僅憑縣級財政很難運作,資金缺口較大,建議省里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向我縣予以傾斜,解決項目資金問題,同時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壯大我縣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