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優撫保障體系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02 11:30:30
導語:民政局優撫保障體系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優撫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與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程度與優撫對象現實需要的強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是醫療難問題依然突出住房條件與周圍同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光榮院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優撫對象應養盡養的需要。筆者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對構建優撫工作體系作如下思考:
一、建立多級醫療保障體系,解決醫療難
一是把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加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范圍:具有各地常駐戶口在鄉老復員軍人(指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殘疾軍人(七至十級)、“三屬“(指享受定期撫恤的烈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采取財政補貼、轉移支付資金提取、彩票提留資金、優撫對象自然減員經費補貼等多種渠道進行籌集;繳費額度以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9%的比例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由本人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統籌基金按月繳納: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須參加大額醫療費用救助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50元.在每年一月份與基本醫療保險費一并繳納參保優撫對象持社會保障IC卡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享受基本醫療保險人員有關待遇。
二是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除上述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夕卜其它在鄉優撫對象應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范圍,其個人繳納部分,由各地財政解決。
三是實行醫療減免。凡優惠對象憑民政、衛生部門統一印制的醫療優惠(證)卡到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就醫免收掛號費,住院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適當降低。
四是建立大病救助。對不符合參加城市醫療保險的住院治療自籌金額過大的優撫對象視病情和困難程度實行特困醫療救助。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設一定的基數,在此基礎上分不同入伍年限確定不同的檔次給予一定比例的大病醫療報銷.所需費用由各地同級財政負責。
二、建立多種生活保障方式.解決生活難
一是實行最低保障。對享受定期定量補助的重點優撫對象家里未達到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且無其它生活來源的實行農轉非,并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二是給予生活貼補。區分不同地區、不同消費水平劃分不同補貼標準.給予相應補貼.確保優撫對象達到當地平均的生活水平。
三是做好困難救濟。對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大病等產生的生活困難,根據實際給予重點救助。
四是開展生產扶持。在職下崗、失業的優撫對象鼓勵創業,并從城市公益事業、福利、社區、街道等擠出崗位,幫助其再就業對在鄉優撫對象從種植.養殖等生產資料上進行扶持。
五是實施脫貧獎勵。對優撫對象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能力.改善生活,減輕政府負擔,給予適當獎勵。
三、建立多層住房保障模式,解決住房難
一是對城市的優撫對象。分無房戶、換房戶、修房戶三種情況分別實行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住房補助等形式加以解決。二是對農村重點優撫對象??刹扇∪胱」鈽s院、敬老院或福利院的形式予以解決:同時實施危(舊)房改造工程按無房戶、換房戶、修房戶分期分批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確保優撫對象的住房全部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住房。所需經費采取財政補貼、轉移支付資金提取、福利彩票提留、“募捐“資助、優撫對象自然減員經費補貼等多種渠道進行籌集。
四、加強光榮院建設
當前,著重要解決的是優撫對象老齡化的日益增多與光榮院保障經費不足、現有設施不全、保障手段滯后之間的矛盾。一是降低光榮院準入門檻?,F行的入院五條標準很難實現優撫對象的應養盡養。如,無子女的有配偶的、有子女但子女殘疾的、農村有女無兒戶的等優撫對象的生活十分困難這些人本應該收入光榮院.但由于不符合現行入院標準而被擋在光榮院之外: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大批優撫對象漸漸步入老年他們除生活問題之外.更需要人員照顧,這些問題01待解決。二是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擴大光榮院的規模。一方面中央、省、市、縣級財政應不斷加大。
光榮院的建設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廣開財源,優化投資環境.允許其他所有制形式的資本進入,提倡社會辦的形式.掛光榮院、福利院兩塊牌子擴大社會融資渠道。同時,對優撫事業單位在確保非營利性為主的基礎上開展營利性創收活動,制定出更加優惠的稅費減免政策。三是改革管理模式創新管理理念。當前光榮院的現狀是,由政府全權操辦上級指派管理人員。應優化外部環境的同時注重理順內部機制。實行競爭上崗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增強責任心。堅持效率優先,打破“大鍋飯“調動全體千部職工的積極性。
五、建立動態管理格局,防止困難反彈
做好已救助、幫扶的優撫對象跟蹤問效工作建立救助檔案。簡化醫療、生活救助金的發放程序,設立救助卡.救助金直接劃入優撫對象卡內。同時做好可能出現新問題的預想預測.如.對抗美援越、中印自衛反擊、對越自衛還擊等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伍軍人應提前制定好救助預案。
- 上一篇:民政局優撫工作經驗交流
- 下一篇:民政系統十八大活動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