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
時間:2022-05-23 09:01:00
導語:試論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謂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是指政府運用科學的開發戰略,建立健全一整套開發機制,對各級各類機構的政府秘書管理人才進行系統的培養和評價、選拔和使用、配置和保障等相關的系統過程。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所涵蓋的內容是一個碩大的系統。從宏觀上看,涉及到、鄧小平、三代領導人的有關理論為指針,確立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是當代人事行政管理的核心職能,樹立政府秘書管理人才是資源、是資本、是經濟增長點,是系統的觀念;從中觀上看,涉及到以人事行政管理的政策制定、建章立法、體制創新;從微觀上看,涉及到人事行政管理部門的各項管理業務活動的一體化等諸多問題。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從橫向上看,大大突破了地區所有制、部門所有制的限制,而把視野和觸角投向全社會各領域,并囊括了政府秘書人才資源的各個系列,如行政秘書、業務行政秘書等;從縱向上看,主要包括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教育、培訓、發現、評價、使用、流動、二次開發等;從點上看,側重在對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一系列動態管理活動等。我們不僅要樹立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是長期性工程的戰略思想,而且亟待把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軌道上。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轉軌的重要時刻,充分顯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性。我們只有努力做好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工作,真正提高政府秘書管理人才的素質,使社會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才能超前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政府秘書管理人才的儲備和保障。
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可堪稱為一個系統工程,欲使之行而有效,則莫過于"七營造":
一、營造政府秘書管理人才是資源、是資本、是經濟的氛圍。"人力資本"(HumanCapital)一詞最早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T.W.Schultz)在1960年就任美國經濟學會主席的演講中提出的。在此次演講中,舒爾茨提出,"人們獲取得了有用的技能和知識,……這些技能和知識是一種資本形態,這種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資的結果?!糜诮逃⒙≈乇=『椭荚讷@得較好工作出路的國內遷移的直接開支就是(人力資本投資的)明顯例證"。但是,舒爾茨在此未能給出關于"人力資本"的一個明確定義。后來,加里·貝克爾(GaryBecker)在《人力資本》(1964)一書中提出: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資源并影響其未來貨幣收和消費的投資為人力資本投資,并指出"對于人力的投資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勞動力國內流動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資本。"實際上,此處的"保健支出"應該是指"保障支出"。特別是對于國家政府秘書管理人才這樣一個層次較高的特定的人才群體來說,保障支出就是政府用于對他們的社會保障和有效激勵等的投資部分。
政府秘書管理人才不僅是再生型資源,又是可持續型資源,而且還是資本型資源。政府秘書管理人才既是資源,又是資本,是賴以為國民管理人才是經濟增長點是按市場機制中項目要素加以認定的,并以項目的投入、產出和政府秘書管理人才的成本、收益為依據的。鑒于此,在開發、投資及配置時,首要的則莫過于把其成本、收益一并納入政府管理活動之中,并進行效益的量化分析。
二、營造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重點是政策開發、立法開發的氛圍。關于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重中之重,乃是政策和立法。在政策的制定和頒行中,人事行政管理部門的中心任務是制定行之有效且成龍配套的賴以使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有效實施的政策,為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創造長期性動態管理的環境和條件。建章立法中,應結合依法治國,加快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立法步伐,強化和健全有關法律規章體系的意識。主要政策法規有:人才資源開發的資本投入,人才資源的科學發掘、任用,人才的教育與培訓,人才的評價考核體系,人才的激勵與保護,人才的配置與流動,人才的社會保障機制等。
三、營造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系統氛圍。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是一個多門類、多層次、多維性系統,因此其開發過程必定是一個復雜、動態的過程。它不僅要求人事行政管理各項業務間的彼此互動,而且要求著重考慮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過程中,應統籌兼顧,納入開發的"一盤棋"中,切忌顧此失彼。其中政府秘書管理人才應主要包括行政秘書、業務行政秘書、人民團體行政秘書、專業技術秘書、行政事務秘書等。
四、營造構建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有效管理機制的氛圍。機制是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重要內容。正如《1996--2010年全國人力資源的開發規劃綱要》中指出的"在開發內容上,包括人才的培養和評價、選拔和使用、配置和調控、激勵和保障等一整套開發機制"。有的學者指出,在決定企業發展和成長的五個"M"(Money貨幣、Men人、Market市場、Manager經營管理者或企業家、Mechanism機制)中,經營管理者或企業家當然是最重要的要素,但決定企業家健康成長的機制、制度更為重要,它是約束、激勵企業家成長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管理過程中,必須建立"六大機制":一是教育培訓機制;二是競爭擇優機制;三是分配和激勵機制;四是考核機制;五是評價機制;六是政府秘書管理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機制。
五、營造繼續教育是推動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重要途徑的氛圍。政府秘書管理人才的繼續教育是指對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拓展、提高和完善高素質結構的訓練方式。它是推動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和進行動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其主要環節。政府秘書管理人才的繼續教育應緊緊圍繞跨世紀實現生產者興國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而展開,要真正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兩個根本性轉變,要真正提高加入世紀貿易組織后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要真正產生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并提高經濟和科技的含金量及其綜合國力。
六、營造政府秘書的"第二次人才"資源開發的氛圍。所謂第二次人才資源是指政府秘書整體性人力資源的群體、個人中,已為政府和社會作出業績、貢獻,因達到規定退休年齡而退出工作崗位,但仍具有較強的為政府和社會服務技能的秘書管理人才。對政府秘書的第二次人才資源開發有著特定的目的、特征、原則、途徑和方法。其主要目的,圍繞經濟體制改革中人事行政管理適應"兩個轉變",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有效過渡而出現的對各種人才的必然需求。其特性,乃是為了推動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進程,并滿足政府政策的延續性,把仍具備為政府和社會服務的經驗、知識、技能,并愿意再次工作的秘書管理人才再次利用。其原則,主要有四:一是遵循社會需求與個人自愿結合的原則;二是遵循解決好第二次人才開發與社會就業壓力矛盾的原則;三是遵循面向社會而不是針對個人原則;四是遵循一專與多能結合的原則。其有效途徑有四:一是以人事行政部門牽頭進行政府秘書第二次人才資源開發的途徑;二是以政府老齡委、老干部處等途徑;三是以社會民間團體,如退休教協、科協、工作等為途徑;四是以政府老年人群體或個人為途徑。其方法有四:一是組織其著書立說的方法,可將其秘書管理中的經驗、創造,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總結,并進行理性升華;二是組織其參加政府和社會的智囊團、咨詢團、顧問團、督導團、評估團的方法,為政府和經濟發展,發揮其智力整體優勢的"軟件"作用;三是組織其參加專家組、培訓機構的方法,充分調動其專業技能、學術水平的優勢,培養和指導政府秘書后備人才,為新老更替,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組織其投身經濟建設的前沿陣地上的方法,讓那些具有特長的秘書人才,他利用國家所給予的優惠政策自辦經濟實體,直接為政府經濟建設服務。
七、營造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動態管理的氛圍。在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有關動態管理上,《鄧小平文選》三卷本共83余萬字,其中有1/10作了理論上的概括。主要包括:在尊重知識、尊重會和中讓一大批學有成就的人才脫穎而出;在社會需要中發現、選拔人才;在改革中培養、鍛煉人才;在競爭中造就挑戰性人才;在成效的激勵中讓人才茁壯成長;在人才的合理流動中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在對外開放中引進人才等。
總之,欲對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課題進行深入的發掘,有待我們全程追蹤政府秘書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熱點、焦點問題和步伐,并及時加以抽象,同時,站在科學平臺上進行前位性的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