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經理對待客戶抱怨的處理
時間:2022-12-14 09:25:00
導語:客戶經理對待客戶抱怨的處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你是一個銷售員,或者一個客戶經理,不是一個暴君,所以你不能讓客戶閉上抱怨你的嘴巴。一個客戶對你的產品或服務不滿意,直接向你抱怨是好事情了,可怕的是他向周圍的人的抱怨。街面上有5個人吵嚷著武大郎的燒餅不好吃,武大的營業額就會大打折扣,回家就要向金蓮跪搓板。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那么如何將客戶抱怨變成你的更多的營業額呢?如何將客戶抱怨聲影響到的人也變成你的客戶呢?往燒餅里加麻醉藥嗎?肯定不是。下面有7個方法,很簡單,你不妨一試。
1為抱怨而計劃
你不能消除客戶的抱怨,不論你的工作多么仔細,錯誤總難以避免。你需要做的是對客戶的抱怨有所預估,并針對其做出應對計劃,這是你的商務運作的一部分。采取積極的態度對待抱怨。保持與那些有抱怨客戶的良好關系,而不要急于從他們身上漁利。讓他們現在很高興,將來他們會帶給你更多的營業額。
2優先解決抱怨聲
用你快速的響應讓那些有抱怨的客戶驚訝,使他們感到正受到很高的關注和尊重。如果你不能馬上解決問題,也要讓他們知道你在優先考慮這個問題。不要試圖欺騙那些有抱怨的客戶,這樣結果往往比想象的要糟糕許多。如果你的燒餅烙糊了,不要再編造“糊能消食”的借口。
以最快的時間解決客戶的問題非常關鍵,客戶對他遇到問題的擔心時間越長,對你提供的解決方案的滿意度越差,你留住這個客戶的可能性就越小。
3秉承專業形象
當然,即使沒有客戶抱怨也要如此。客戶敵對你,是因為他們期待你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客戶不是專家,他們需要專家。而你一定要扮演專家的角色。你越專業化地解決問題,越能得到客戶的信賴。客戶服務必須專業化,標準化。
4承擔責任
即使問題不是因你的過錯出現的,也要在解決客戶抱怨上承擔責任。武大賣的燒餅可能是oem孫二娘的,出現問題,你不能讓客戶找孫二娘。客戶使用你的產品出現問題,你首先要對給他們造成的不便道歉,簡潔明了地解釋問題出現原因,明確告訴你的客戶如何、何時解決問題。
推委是很多中國企業對待客戶抱怨的通病,這大大降低了中國商業環境的信用度。一個企業不能承擔責任,其行為與欺詐、海盜無異。
5補償你給客戶帶來
來的不便
有抱怨的客戶往往只希望能滿意地獲得問題的解決方案,其他的要求并不多。這可能是用戶被商家欺負慣了的緣故。
但你要讓他們驚喜,除去解決他們的問題,還要額外做出適當補償。這可以幫助客戶遺忘所出現的問題,他們更容易記起你給他們的小恩小惠。是的,燒餅不好吃,再送上好吃的外,最好再加上一盒“金蓮牌”果凍,這不是維系舊業務/品牌、開拓新業務/品牌的上佳手法嗎?
6確認客戶的滿意度
一旦你解決了有抱怨客戶的問題,還需要確認他們的滿意程度,這可以保持和他們的關系。給那些遇到問題的客戶一些額外的優惠,特別是他們需要再次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時,多給他們一些折扣吧。
在客戶面前忘記你解決他們問題所花費的成本,那本來就應該是你負擔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千萬要考慮這部分成本,不要為了競價而忽視服務成本。
7防止類似抱怨的重復發生
解決了一個客戶的抱怨后,需要搞明白這個抱怨到底是怎么發生的。一聲抱怨往往暴露出你的商務運作中的弱點,以此為鑒,要防止類似抱怨的出現。
重復的類似抱怨是非常危險的征兆,出現這個問題,離你的公司關門之日不遠了。幾年前一家臺灣筆記本商在中國贏得了產品質量的官司,但卻輸掉了整個市場,因為類似的抱怨如潮,靠官司只能起到反作用,—除非你準備打完官司就申請破產。
以上建議適合廣泛意義上的“客戶”。如果你認為你的老板是你的“客戶”,不妨采取類似手段,效果應該不錯的。
客戶服務文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客戶服務文化”是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現代企業必須是面向客戶的企業。一名公司職員,不論職位高低、職責何在,都首先要明確公司的客戶是誰,自己的工作哪些方面事關客戶的利益,如何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等這些問題。客戶服務文化,就是一個企業/機構圍繞客戶服務所建立的制度、所形成的管理習慣和思維習慣以及因之產生的影響力的總和。
建立公司的客戶服務文化,需要做出明確的、可操作的管理規定,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教育機制:培訓所有員工的客戶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
獎罰機制:那些善于保護客戶關系的員工要得到響應獎勵,反之,因自身行為破壞客戶關系的員工也應該受到處罰;
溝通機制:建立員工與客戶的溝通機制,特別是各層次的溝通機制。例如技術開發人員與客戶的溝通十分重要;與客戶為友是這個機制所要達到的結果;
反饋/客戶情報機制:客戶的聲音可能是來自多渠道的,需要建立機制以有效收集、匯總、分析。
發展/計劃機制:客戶服務的標準、手法,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出發展計劃。
在中國,很少企業使用“客戶服務文化”一詞,這是多年來國有企業化的弊病所致。將客戶服務上升的文化層次,是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手段。而建立這樣的文化,需要從細節著手,一點一滴的積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