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論文與誠信
時間:2022-05-07 11:35:00
導語:大學生論文與誠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流傳下來,亙古不變。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濟濟的深入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然而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社會中的誠信確成為了稀有資源,商業中的欺詐,各種考試的作弊,假幣充斥,騙人的行為隨處可見,擾亂了社會的市場經濟秩序,違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則。大學生的誠信問題也一度出現危機,受到極大關注,這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加強道德修養,養成誠信的品質,對當代的大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誠信大學生立足社會
誠實守信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規范,它以各種形式,歷史性的出現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現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誠實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體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規范都是在這個基礎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誠信為基礎建立的。
當代的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質如何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前途與命運,更關系的社會主義的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誠信包括誠實和守信兩個方面,是分而為二,和而為一的道德規范,它出現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誠實就是忠誠老實?!墩f文解字言都》:“誠,信也?!薄对鲰嵡屙崱罚骸罢\,無偽也,真也,實也?!彼饕菍θ颂幨聲r的道德準則,這一準則要求人們與人交往時說真話,向別人傳遞真實信息,不掩蓋或歪曲事實真相。誠實作為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它和人類相伴而生,人是社會動物,社會性是人的本質。人是在相互依賴和相互聯系中生存和發展的,只有人與人之間相互誠實,說真話,傳遞真實信息,不掩蓋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人類也才能修養生息,繁衍延續。人的這種本真狀態的生存需要在長期的人類進化過程中沉淀、積累、經人類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積淀為一種原初的道德規范。人類歷史發展到現在,誠實品質從來是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規范。是否具備誠實品質,已經成為道德社會化完成未完成的標志,成為衡量一個社會成員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標準。
守信是遵守諾言實踐自己的諾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國傳統道德中的精華,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謂信,即誠實無欺。在《論語.為政》中,孔子認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鞔,小車無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張與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認為:“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為信”(《孟子.盡天下》),自身確實具有善德稱為“信”。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視信,把信作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立?!靶拧币簿统蔀槿寮抑靥岢牡赖乱幏吨?。
誠實守信是我國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誠信鑄成中華民族道德之魂。統而言之,誠信包含了幾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誠實無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養以及由此形成的個人內存的道德品質、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誠之為貴”(《禮記.中庸》),“君子養心莫善于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誠者,圣人之性也?!倍窍嗷バ湃?,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這是社會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諾,通常指能夠履行對他人的承諾,是對特定對象的責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諾主要指人們在交往中的行為規范。
二誠信是大學生安生立命的關鍵。
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看中誠信的品質。大學生在校學習只是一個暫時的階段性的過程,最終我們還是要走入社會,走入市場。在將來的求職中,誠信將成為用人單位對求職著的素質要求,誠信必將成為大學生的安生立命之本,這就要求我們要做誠信規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其中把“明禮誠信”作為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來要求全體公民,在全社會都在倡導“誠信”的今天,作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學生,更應該身體力行,領文明之先風,不做有損個人名譽和國家利益的事情??荚囎鞅?、畢業不還貸等失信行為大大降低了大學生的道德水準,也降低了社會對大學生的信任度。據報載,某高校為了防范考試作弊,準備了兩萬元經費獎勵“零作弊”,此舉確實令人哭笑不得,考試不作弊居然成為一種受到稱贊的美德,這不僅是一所大學的悲哀,也是整個高等教育的悲哀??荚囎鞅孜:Φ牟粌H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學生都面臨道德的考驗和靈魂的拷問。對考試作弊、畢業不還貸的理解和寬容,也就是對社會不正之風的淡然和認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覺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學生中更存在嚴重敗壞了學校和社會風氣。各個學校都在積極營造和建設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嚴謹治學、追求真理的氛圍和風氣,陶冶情操、熏陶品格,優良校風對學生科學價值觀和正確行為傾向的形成以及心靈情感的升華都起著積極而深刻的影響。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說謊為最大恥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會忠于自己的承諾。所以信必有忠,忠能達信??荚囎鞅?、欠貸不還等行為則是對優良校風的敗壞,是對學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無端褻瀆與粗暴賤踏。有的同學明知某同學作弊,但不予制止和報告,而是采取關鍵時刻寫匿名信、打匿名電話的方式予以揭發,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會對大學生的信任危機。社會把大學生一貫視為高素質人群,給以充分的信任和關心。但是由于考試作弊的屢禁不止,欠貸不還等現角的頻頻出現,使得社會對大學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銀行鎮江市分行邱處長不無痛心地說:“我們不得不認為大學生出現了誠信危機。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對他們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約措施,規避風險,確保銀行利益不受損。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將原來的一次受信,一貸四年改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貸,并且將貸款額度減少了一半。
可見,由誠實、守信方面出問題而導致社會成員之間的不信任,導致社會信任度的降低,不僅在量的方面大幅減少,在質的方面也大幅下降,會使信任危機強化為社會危機,直到社會系統的崩潰。從而也就能夠明白為什么各個民族的各種文化都把誠實守信作為最基本的道德規范。誠信者付出誠信,誠信者也收獲誠信。誠信者收獲的信任,是誠信者擁有的社會資源,它足以是誠信者安身立命。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把科學認識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結合起來統一起來,才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和人民,人生也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也只有熱愛真理、襟懷坦白、誠實公正的人才能為追求真理拼搏和獻身。使大學生自覺建立道德防線,把誠實守信作為自己道德良知的紅色警戒線,從而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參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說文解字言都》
《禮記.中庸》《論語》
《思想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