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交通運輸、安全暨春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01 04:46:00
導語:全省交通運輸、安全暨春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全省交通工作會議剛剛結束,我們就迎來了春運第一戰役。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年道路水路運輸、安全工作,部署*年運輸、安全和春運工作,貫徹《湖北省道路運輸條例》,落實全省交通工作會議精神,踐行“三個服務”,推動服務創新,促進我省道路、水路運輸又好又快發展。
一、*年工作回顧
*年全省交通運輸戰線廣大干部職工高揚“提速創優”主旋律,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具體表現在:
——運輸生產穩步增長。全年完成道路水路旅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物運輸量、貨物周轉量7億人次、380億人公里、4.4億噸、70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8%、5%、5.3%、1.4%。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4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1.9萬標箱,同比增長51.4%。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省營運客車(含出租汽車)達6.92萬輛,其中高級車6213輛,分別增長7.6%、9.1%,營運貨車21.94萬輛,增長16.7%;全省地方船舶總運力達到230萬噸,其中新增船舶30萬噸,為年計劃的150%。
——農村道路客運發展迅速。全省建成五級站102個,候車亭2126個,招呼站3705個;新增通車行政村1600個,新增農村客運車輛1550輛/20911客位;行政村通車率75%,比去年增長6個百分點;全省共發展農村客運班線410條。
——渡口達標成效顯著。全省交通投入補助資金3650萬元,改造渡口429處。全省相繼涌現出鄂州路口、宜昌大嶺坡、荊州謝家渡等一批示范渡口。
——安全態勢持續平穩。全省轄區水上交通安全事故2.5件,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27萬元。船舶安全面達99.97%,每載貨噸直接經濟損失為0.16元,每萬總噸死亡人數為0.01人,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指導,武漢城市圈道路運輸一體化加快啟動
制定了《關于加快武漢城市圈道路運輸一體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武漢至鄂州華容道路客運班線進行了公交化運營改造。開展了武漢城市圈稽查聯動東線客運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活動,建立了武漢城市圈運政稽查聯動機制。開展了武漢城市圈維修連鎖經營調研探索工作,形成了推進連鎖經營的工作草案。
(二)典型示范,農村客運路站運一體化穩步推進
省廳先后組織召開全省路站運一體化推進會(谷城)、路站運一體化現場會(天門)、農村站亭建設前期工作會,確立了“車頭向下,村口始發,四定一掛,程序簡化,通村達戶,平安到家”的路站運一體化農村客運發展理念?!敖ㄔO路站運,服務新農村”成為新形勢下農村運輸工作的亮點。編制了*農村運輸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總結推行了以天門、谷城為代表的五種經營模式,推動農村客運多樣化發展。
(三)創新手段,運輸市場管理得到加強
一是推進客運線路行政審批方式改革。推行了客運班線經營權招投標制度,武漢—浠水客運班線招投標順利實施。
二是實施了分級信息制度。每半年一次道路運輸生產綜合信息;每季度一次運力布局結構信息;“五一”、“十一”黃金周和春運期間每天一次道路運輸信息,方便人民群眾便捷出行。
三是整頓規范出租車行業。初步建立了“政府負責、交通主管、部門聯動”的規范出租汽車行業管理的工作機制,積極應對成品油價格改革。規范企業行為,全省已有65%以上出租汽車車主同企業簽訂了示范合同文本;打擊“黑車”及摩的9000余臺,普遍實行收費明白卡制度,出租汽車經營者負擔明顯減輕;有償使用審批程序、使用期限、使用價格、使用方式、使用用途和管理進一步規范。
四是港航管理得到加強。重新修訂了《湖北省港口管理辦法》,初步建立港口重點岸線控制制度和港口重點岸線資源庫。加強水運企業資質跟蹤與檢查,全省年審企業達到357家,個體戶達到1291家,年審船舶達到3960艘,166萬載重噸,32388客位。
五是機動車維修行業規范達標進一步深化。貫徹《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推行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期制度,機動車維修質量監督抽查制度和維修檢測業戶質量信譽考核制度,促進維修企業規范達標。
(四)全面整治,交通運輸安全態勢保持穩定
一是深入開展水上危險品運輸專項整治。檢查散裝油類、危險化學品專項船舶69艘次,查出各類缺陷及違法行為86項;實施行政處罰17起;采取禁止裝船、停止作業等行政強制措施10起。
二是深入開展非運輸船舶非法載客專項整治和渡口渡船專項整治。專項行動期間,打擊農用船載客58起,取締“三無”船舶37艘,消除聾啞船48艘,漢江渡口嚴厲杜絕了木質船舶載客,組織渡工適任培訓36期、750人次,取締非法渡口8處。
三是全面實施渡口達標工程,改造渡口429處。
四是強化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認真抓好“三關一監督”,開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整治,危貨車輛安裝或更換標志燈(牌)率達100%,危貨車輛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查整,行車事故有效遏制。
五是加大安保工程力度。*年全面完成了交通部下達的計劃任務,對2813處/1135公里危險路段進行了整治,共投入資金12450萬元。
(五)依法嚴管,路政管理和公路治超工作進一步加強
全省高速公路路政部門共查處路政案件3617起,結案率97%,索賠率96%,路產設施完好率100%,收回路產損失賠償費、補償費2561萬元。普通公路路政部門加強了路政巡查,及時清除公路上的占道堆物,拆除影響公路安全暢通的非交通公路標志牌及違法建筑,共查處路政案件650起,處理645起,結案645起,追回路產損失7000余萬元。
全省治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止12月31日,共檢測車輛347.5萬輛,其中超限車輛18.64萬輛,卸載3.4萬輛,卸貨7.93萬噸,超限運輸車輛由治超前的80%下降到8%。
(六)加強協調,保障重點時段和重點地區運輸暢通
一是圓滿完成春運及兩個黃金周運輸組織工作。全省道路客運分別在春運、“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日均投入運力30748、32165、30938輛,安全運送旅客6267、1000、1197萬人次,客運量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3.7%、3.1%、3.4%。
二是做好三峽翻壩轉運和過駁減載轉運工作。自*年9月10日三峽壩區實行翻壩轉運以來,截至12月31日,共轉運旅客80.1萬人,其中普客29.4萬人、國內旅客27.8萬人、涉外旅客13.9萬人、高速船旅客8.8萬人,轉運零擔貨物1.7萬噸,轉運滾裝車輛11.5萬輛,壩區翻壩轉運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暢通。
為克服長江去年枯水給水運造成的困難,9月下旬至12月底投入中小型船舶1170艘次,共轉運減載貨物94萬噸。
三是維護行業穩定。完善投訴處理工作方法,提高投訴處理工作效率。全省道路運輸行業全年共受理投訴3922起,投訴處理率達98%,基本做到投訴一起、處理一起,群體性上訪同比減少50%以上。
*年交通運輸、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有效供給不足,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市場存在結構性運力過剩,新的運輸領域有待進一步挖掘。
二是運輸服務質量不優,不能較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需求。
三是運輸行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科技管理手段有待加強。
二、認真宣貫《湖北省道路運輸條例》,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湖北省道路運輸條例》已于*年12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標志著我省道路運輸法制建設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省道條》對原《省道條》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主要有六大創新:一是突出加快農村運輸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注重加強行業誠信建設,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三是強調道路運輸發展規劃的編制,促進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的發展;四是體現了創新行政管理,改革客運線路許可方式;五是更加突出安全管理;六是加大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維護消費者權益。
貫徹執行好《省道條》是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應該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1、認真學習宣貫《省道條》,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首先要抓好學習、培訓。把學習《省道條》納入“五五”普法的工作重點。前一階段,省運管局組織了全省運管系統執法骨干培訓班,下一步,還要對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其次要抓好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廣播、互聯網等輿論宣傳工具,采取法制講座、有獎問答、知識競賽等形式宣傳《省道條》,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習慣和氛圍。
2、嚴格執行《省道條》,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各地要按照《省道條》的要求,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等方面,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切實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道路運輸安全,保護道路運輸各方面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道路運輸業的健康發展。
3、抓緊制定相關配套規定,及時清理有關規定。繼續健全道路運輸法制體系,加快相關配套政府規章的立法步伐,爭取早日出臺《湖北省道路旅客運輸管理辦法》、《湖北省道路運輸輔助業務管理辦法》和《湖北省道路運輸站場管理辦法》。各地要主動清理各種規范性文件,向地方人大、政府提出建議,抓緊修訂或廢止與《省道條》相抵觸的內容。
4、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規范行政執法工作。認真改進道路運輸市場監管方式,規范行政執法工作,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積極推行行政審批“一個窗口”對外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切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的法制、業務素質,加大培訓和考核力度,運管人員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執法;防止運管人員濫用權、亂執法,樹立運管部門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年工作安排
*年全省道路水路運輸和安全工作的思路是:落實“三個服務”的總體要求,全力推進湖北省*道路水路運輸發展規劃,促進運輸發展,加快管理創新,提升服務質量,確保運輸安全。
(一)抓發展,提高供給能力
抓發展是道路水路運輸工作永恒的主題。*年,全省運輸發展要圍繞“抓兩頭、抓重點、抓主體”展開。
一是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道路運輸一體化。要高揚龍頭,大力發展武漢公路、水路運輸,盡快形成中部地區綜合運輸樞紐;要內擴外接,積極推廣武漢市遠城區道路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經驗,對接周邊城市,實現道路客運班線與城市公交的無縫銜接;要聯網連鎖,建立武漢城市圈運政稽查聯動機制,開展武漢城市圈聯動稽查活動,推進維修連鎖經營,建設武漢城市圈維修救援網絡。
二是加快推進農村路站運一體化。*年,建成農村五級站100個,農村候車亭1800個,招呼站3460個。新增農村客運車輛950臺、11400客位,新增通車的行政村1600個,行政村班車通村率達到81%。為此,要落實站點補助政策,加快農村客運站棚建設,科學運用運力發展政策引導資金。加強農村客運示范線建設,力爭每個縣市至少建設1-2條示范線,探索并推廣適合本地實際的運輸經營模式。加強農村客運市場管理和安全監管,著力改善經營環境,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三是加快推進湖北水運業發展。要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全省長江水運業發展的意見》,認真研究影響湖北水運業發展的航道、船舶、港口、三峽礙航、產業布局、管理信息化和政策環境等因素,加快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建設,全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力爭突破50萬標箱。用好船舶運力引導資金,支持大型化、標準化船舶發展,地方船舶運力凈增20萬載重噸。創新運輸方式,重點推動長江中游航道過駁減載轉運、武漢港以集裝箱運輸為主和滾裝運輸向下游延伸三種運輸方式的發展。注重公路水路運輸之間、公路水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
四是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步伐。鼓勵經營者實行公司化經營,走集約化、規?;l展道路。打造運輸品牌,引導運輸企業以資產為紐帶組建緊密型企業集團,實行規模經營,提高服務水平,成為在省內國內有影響的品牌企業。優化運力結構,著力提高客運車(船)的安全性、舒適性,鼓勵貨運車(船)大型化、專業化,引導船舶標準化,實現運力發展由數量增加向質量提高的轉變。
(二)抓管理,推進行業創新
一是制度創新,強化運輸市場監管。要改革運輸資源配置方式,大力推行服務質量招投標制度,制定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招投標工作規范,建立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招投標評標指標體系,力爭*年新增客運線路經營權50%以上以服務質量招投標制度實施。要強化運輸市場監督管理。全面推行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使用合同,加強對經營者經營行為、服務質量、安全管理等的監督與考核,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分步驟地取締掛靠經營。加大對投訴舉報的處理力度,投訴處理率達到100%。要建立和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運輸行業自律建設,建立和完善重點運輸企業聯系制度。要加強對客運站的監督管理。開展“客運站規范服務達標”活動,出臺《客運站經營范圍和容量核定管理辦法》,組織開展客運站重新許可工作,推行客運站安全門檢制度,一級客運站及新建成的二級以上客運站配置安全門檢系統、行包檢測儀配置率達到100%,修訂完善客運站服務質量信譽等級評定標準,聯合物價部門對客運站服務質量信譽等級進行重新評定,力爭三級以上客運站“AAA”質量信譽等級達到90%以上,著力規范客運站經營行為。
二是鞏固成果,強化出租車專項治理。推行出租汽車客運質量信譽考核制度、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使用合同制度和經營示范合同文本制度,規范出租車企業經營行為。加強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使用管理,開展專項整治“回頭看”,規范企業收費行為和經營權有償使用。嚴厲打擊轉讓、倒賣經營權行為,嚴厲打擊“黑”車非法經營,進一步改善經營環境,維護出租車行業穩定。
三是規范達標,強化維修檢測管理。繼續深入開展“湖北省機動車維修業服務質量規范達標”活動,全面推行機動車維修質量保證期制度和維修質量監督檢查制度,推廣《維修檢測行業及營運車輛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的運用,推進全省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建設,探索維修連鎖經營模式,逐步健全車輛技術服務保障體系。
四是科學監管,提高駕駛員培訓質量。大力推廣駕培IC卡計時管理系統,加強培訓質量監管,提高行業管理科技水平。深入實施駕培社會化,做好駕校與管理部門的脫鉤工作。抓好示范駕校創建活動,培植典型,樹立品牌,把我省駕校做大做強。
五是完善制度,強化港口現場管理。整合港口岸線資源,加強港口重點岸線保護。全面推行港口經營人報港、港口經營行為定期審驗、港口裝卸作業方案檢查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危險貨物報港制度。加強航運企業經營資質管理,建立航運企業經營資質預警機制。切實做好港口保安工作。
六是深化整治,強化車輛超限超載和路政管理。繼續加大治理車輛行駛公路超限超載治理力度,建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機制,力爭全省超限車輛控制在8%以下。加強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路政管理,規范路政執法行為,規范公路交通標志標牌,抓好國省干線重點集鎮路段的整治,確保安全暢通。
(三)抓服務,提升整體水平
一是強化安全基礎,建立長效機制。保障安全是服務的前提和基礎,抓服務必須首先抓安全。要落實水上安全“縣、鄉、村、船主”四級安全管理責任制,用責任制體系保障安全措施的落實。進一步夯實渡口安全基礎,確保實現1000處農村渡口改造達標,全省60%以上的縣市提前三年完成轄區渡口100%達標的目標。繼續完善重點水域、重點船舶、重點時段和重點環節監督措施,抓好“四客一?!?、“一江十六湖”的安全監管,開展庫區船舶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聯合有關部門重點打擊“三無”船舶非法載客行為,加大隱患跟蹤整改力度。要加強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切實履行“三關一監督”的道路運輸安全監管職責。要實施公路“安保工程”,加快國省干線危險路段整治,確保改造危橋100座以上。
二是推行信譽考核,健全信用機制。修訂完善《道路運輸業質量信譽考核管理辦法》,將質量信譽考核面拓寬到道路運輸全行業,以全面推行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制度為手段,把質量信譽考核結果作為客運線路經營權服務質量招投標的重要評分內容,作為經營者進入退出市場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進一步完善運輸服務質量“黑名單”制度,落實客運站服務質量等級與收費標準掛鉤措施,強化運輸經營者的誠信經營意識,以行業信用機制的建立,促進運輸服務質量的提高。
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創新服務手段。建立營運車輛GPS監控系統,安裝GPS營運車輛達到8000臺,全省危貨運輸車輛安全監控面達到100%,建成省市兩級GPS服務平臺。重點開發營運車(船)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重點車船、重點駕駛員(船員)的動態監管。升級完善道路水路運政信息系統,拓寬系統管理和服務功能,推行電子政務,試行網上審批和網上監管,并與交通部聯網。積極探索發展局部區域的同城聯網售票,加快公眾出行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步伐。通過科技運用,促進運輸服務效率的提升。
四是創立文明新風,豐富服務內涵。運輸行業是交通部門承擔社會責任、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要大力開展道路客運服務質量“春運杯”競賽活動,繼續深化出租車行業以“誠信經營、文明服務”為主題的“雙創”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提升行業形象。開展行業自律,倡導公平競爭,治理行業管理中的不正之風。
四、確保春運工作圓滿完成
*年春運工作2月3日開始,3月14日結束,為期40天。春運是運輸安全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時期,它既是我們反映建設成果、展示服務形象的大舞臺,又是我們交通人承擔社會責任、接受人民檢驗的好場所,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此,春運工作既是一項階段性運輸任務,又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從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這一高度,將春運作為湖北交通“服務創新年”的第一場重要戰役。要認真分析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精心組織領導,全力落到實處,確保廣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我就*年春運工作著重強調五點: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運輸企業要成立春運領導小組,健全工作專班和工作網絡,嚴格執行春運值班制度。要充分認識今年春運的嚴峻形勢,認真研究今年春運價格控制難度大,出行服務需求高,社會監督全方位等新特點,切實履行運管職責,以防汛抗災的責任感抓好春運工作,大張旗鼓地開展“春運杯”勞動競賽活動,確保運力組織,確保服務質量,確保安全暢通。要制定春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落實防凍、防滑、防霧的措施。各級領導要深入第一線,檢查企業春運工作準備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春運工作順利進行。省里將組織督辦組,對全省春運情況進行督辦,并將在今年春運結束后進行總結評比。
二是科學調配運力。做好客流調查和預測分析,結合實際,安排充足運力,儲備部分應急運力,必要時各地運管機構可下達指令性運輸任務,及時應對突發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旅客滯留,認真做好疏運預案。尤其對省內天門、孝感、麻城、浠水等短途客流密集地區要引起高度重視,要在保證干線、城鄉客運的同時,認真做好農村客運工作,保證廣大農民群眾的出行。城市公交、城市出租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城鎮居民方便出行。同時,各級港航部門和運管部門要加強對運輸市場的監督。
三是落實保障安全責任。今年武漢等地實施鞭炮燃放“禁改限”,車船站場安全壓力增大。一要落實運輸企業主體責任。運輸企業必須落實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必須落實對車船、港站和一線人員的管理措施,落實營運車船春運前的技術性檢測和檢查;二要落實車輛檢測站的責任。各檢測站要嚴格按技術標準進行檢測,如實提供檢測結果證明;三要落實公路、航道部門責任。公路部門要加強對公路的養護和公路巡查,及時處置公路病害和路障,做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的保暢準備。港航部門對淺灘、過窄的航道要設置警示標志,及時清理船舶航行障礙;四要落實行業管理部門和海事部門日常監管責任。切實加大對運輸企業、營運車船、客運港站、車船駕駛員的監管力度。嚴把經營資質關、車船安全技術、安全狀況關、從業資格關,加強對客運資質的安全監督管理。著重加強渡口、渡船和渡工的監管,嚴禁無證渡船、渡工從事渡運,嚴禁超載渡運,對客渡量較大的渡口,落實人員現場值班。
四是加強現場監管。各級交通運管部門要加強對運輸市場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春運價格政策,嚴禁漲價,切實維護旅客合法權益。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和“甩”、“賣”、“倒”、“宰”客等各種違法違章行為,嚴厲打擊“兔子拉客”擾亂市場行為,對發現查實內外勾結、加價的,要嚴肅處理,保護廣大旅客的合法權益。港口、渡口要加強調度指揮,保證客船優先靠泊和客車優先過渡。
五是抓好優質服務。大力開展優質服務,推行“三優”、“三化”客運服務質量標準,樹立服務品牌,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各地要按《省物價局省交通廳關于*年春運期間旅客運輸價格政策的通知》,認真核定票價,并將各班次票價在車站醒目位置公示,切實維護旅客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各水陸客運站要因地制宜地增設民工、學生售票窗口、延長售票服務時間,實施主動上門售票等各類便民措施。各港站要保持站容站貌、車容車貌、船容船貌整潔衛生,及時幫助有困難的旅客,保證旅客走得及時、安全、有序、滿意。要保證各種生產生活重要物資運輸暢通。
同志們,*年交通運輸、安全各項工作任務已經明確,關鍵是抓落實。各級各部門領導同志要切實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明確思路,立足實干,奮力推進全省運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春運期間,也是全省道路水路運管、安全、路政干部職工最苦最累的時候,希望各級交通部門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促進和諧交通建設。
最后,請允許我向全省道路水路運管、安全、路政干部職工及家屬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