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區建設講話
時間:2022-09-19 11:16:00
導語:和諧社區建設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我謹代表永豐社區的全體居民向今天蒞臨論壇的各位領導和尊貴的來賓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是你們的關注和支持,才有永豐社區今天的成就。對于我們來說,今天這樣一個高層論壇是我們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與北京來的領導和專家共同研討、交流,使我們永豐社區在今后的和諧社區建設中找到新方向、實現新突破。
下面,我就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永豐幾年來社區建設的工作實踐,淺談一下對和諧社區建設的幾點認識,以及對今后深化和諧社區建設的思考。我匯報的題目是:《建設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從永豐社區實踐看和諧社區建設的社會意義》。
一、永豐社區建設的實踐體會
我們大東區萬泉街道永豐社區,是由原來的4個居民委員會的棚戶改造區合并而成的老社區,居民構成主要以產業工人和回遷戶為主,存在著馬路破損、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鄰里不和睦等諸多不和諧因素。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特別是街道黨政組織的領導下,我們充分挖掘社區資源、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努力化解矛盾,解決社會遺留問題,為廣大居民群眾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家園。社區曾先后榮獲了**市高標準示范社區、遼寧省文明社區標兵、全國群眾文化先進社區等70余項榮譽稱號,總書記、賈慶林主席、吳官正書記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后來我社區視察,對我們社區工作給予了肯定。社區的巨變,增強了居民群眾的自豪感和對社區的歸屬感,愛社區、建社區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
體會之一: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抓手”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十六大以來提出的重要奮斗目標,必須力行實踐,這個實踐過程歸根到底還得從基層社會做起。社區作為社會的基礎和細胞,與整個社會的和諧休戚相關,只有每一個基層社區都和諧了,整個社會才能安定和諧;反之,如果這個基礎的細胞不和諧,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整個社會就不會有和諧可言。因此,加強和諧社區建設應當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和“主抓手”。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以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社會化,對單位職工一包到底情況不復存在了,企業回歸經濟主體地位,政府也要擺脫過去那種對社會生活事無俱細干預的模式,因此,大量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從企業和政府中剝離出來,落到了社區的頭上,這是社會發展的現實和必然。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建設和社會管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加強對社區黨員的管理和教育,有針對性地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組織影響力和凝聚力;努力健全社區組織管理服務社區的社會職能,提供全方位社區服務,努力滿足廣大居民讓廣大居民精神和基本服務需求,讓社區成為溫馨港灣和諧家園。
體會之二:社區是承載黨和政府社會職責的“兜底筐”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管理社會的最基層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管理總體框架內。它能不能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直接關系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由于當今社會還處于轉型過渡期,單位辦社會的歷史階段已經完結,社會服務組織還未發育成熟,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職能尚無法全方位覆蓋,而社區作為一種便捷、有效、成本較低的社會調控形式,自然成為彌補這種不完善的“兜底筐”,即大量具體的社會公共事務的必然承擔載體,承擔起“不管部長”的職責,把許多“政府不能管,也管不好”,而社會必須提供的的公共事務“無限”的包攬起來。
社區發生的事,經常是一些很瑣碎的小事,像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計劃生育,以及原來單位負責解決的供暖、修繕、維護甚至物業管理等問題,老百姓經常找不到合適的職能部門來解決,一有事情,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社區。記得有一次已經半夜了,我和老伴都已經睡了,這個時候門忽然響了,聲音很急很大,我連忙起床,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一戶居民家的暖氣漏水了。我二話沒說,立刻撥打社區維修中心的電話,連夜為這戶居民修好了暖氣?,F在居民們已經把我當成了他們的當家人,有的居民叫我“不管部長”,只要是別人不管的事情,我們一定會管,而且要管到底!
體會之三:社區是提升居民素質的“大學?!?/p>
社區居民素質的高低是社區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社區居民的高素質更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保障。因為居民大量時間是在家庭里度過,社區除了要滿足居民群眾基本居住和生活服務之外,同時還要承擔起市民素質教育和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的功能。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應該是提高居民的素質、滿足居民全面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和社區文化活動,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人文環境,實現居民素質提高和社區和諧發展。
現在回憶起剛到永豐社區的情景,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當時打麻將、打撲克的情況比比皆是,打輸了兩口子就在半夜里吵架,影響了整個社區的形象。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從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需要出發,以社區學校、社區黨校等社區課堂為陣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課教育,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居民的整體素質。過去打麻將、打撲克的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學知識、學技術的良好風氣。與此同時,社區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的廣泛支持,在為災區捐款捐物的活動中,不需要社區發動,居民們便排起了長隊;冬天只要雪一停,居民們就已經主動承擔起了社區主路的除雪任務。去年,我們永豐社區還一舉奪得了“全國文化先進社區”的殊榮。
體會之四:社區是化解社會矛盾的“穩壓器”
和諧社會不是沒有矛盾,重要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和創新的思維去化解矛盾,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創造新的和諧。社區作為社會的縮影,社會普遍存在的一些現象都可以在社區內反映出來,社區內居住著各式各樣的不同質的居民,他們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外來戶、有的是處于變動中的流動人口,社區無形中就成了各種矛盾的聚焦點。對居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不能簡單化,更不能復雜化,而要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合力,綜合治理,才能夠有效地化解、消除各類社會矛盾。在這方面,社區作為黨和政府的最基層組織,理應發揮好穩定社會的基礎作用。
因此,我們社區干部不僅要當居民的服務員,更要當好他們的調解員。要掌握居民思想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如誰下崗未就業、對社會產生埋怨情緒,誰家的兩口子不和、鄰里關系緊張,我們都要上門與他們談心;針對“兩勞”釋解人員,我們還在節假日送上米面;去年我們社區偵破的一件影響很大的法論功案件,就是在社區原來的一位幫教對象的舉報下破獲的。另外,我們還建立了悄悄話聊天室,幫助解開居民群眾思想上的癥結;還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妥善處理各類事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社區,解決在萌芽狀態,社區真正起到了維護社會和諧的“穩壓器”作用。
體會之五:社區是創建人居環境的“美容師”
一個綠凈美安居住環境,是和諧社區的基礎條件,也是一個社區外在形象和精神面貌的體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居民對社區生活環境,即環境衛生、市容管理、環境保護、綠化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社區要立足于城市發展群眾期盼,加強社區環境建設與管理,為居民群眾精心塑造一個優美的居住環境,增強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親和力和凝聚力。
為社區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不久前在區街兩級組織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具體幫助下,我們先后籌措200元萬元資金,將小區樓道全部刷新粉飾,對破損的門窗和樓梯扶手進行了維修;同時籌集20余萬元啟動地下車庫建設,將原來三個破舊的自行車庫扒掉,新改建綠地車庫1450平方米,使社區功能不斷健全,社區面貌極大改善,原來的老舊小區,達到社區內自然、人文、功能、建筑等方面的高度融合,使居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馨。
二、對深化和諧社區建設的幾點思考
和諧社區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不能簡單地從“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上來理解,社區的真正意義始終在于它是整體社會的一個“全息縮影”,作為局部的社區包含了整體社會的基本內涵。如果把整個社會比喻成一個“大”家,那么社區就是一個“中”家,社區的每一個家庭,則是一個“小”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把握了社區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社會,把握了和諧社區建設就是把握了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
上面我談的幾點,都是我們在社區建設實踐的一些體會,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需要在座的各位專家領導給予指導。建設和諧社區任重而道遠,我們也決心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通過理論升華和實踐深化,使永豐社區在未來發展中實現新的突破。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繼續從居民實際需求出發,提升社區服務質量和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繼續開展重點面向特殊群體救助和福利、方便居民群眾、服務社區單位,以及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和社會保障等社會服務,逐步形成多類型、多層次、廣覆蓋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通過服務讓每一位居民增強認同感、歸屬感,使廣大居民自覺自愿為社區和諧作出貢獻。
2、繼續以社區黨建為龍頭,加強和改進社區黨組織建設
我們要進一步調整黨組織在社區的設置分布,使黨組織建制到“樓門院”,到“胡同”,實現黨組織在社區的百分之百覆蓋,真正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斗力。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證和諧社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3、繼續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構筑良好的社區人文體系
我們要繼續保持社區文化建設旺盛的生命力,注重永豐的老社區特色,整合和發揮社區的資源優勢,使社區文化的各項活動更深地扎根于社區居民心中;注重社區文化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其成為社區不同文化門類活動的帶頭人;建立多渠道社區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體系,走堅持黨的領導、政府部門牽頭組織指導、群眾積極參與的路子,進一步提高社區文化建設水平和人文環境。
4、繼續以居民自治為方向,推進居民群眾參與社區管理
要進一步完善社區民主決策機制,凡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都要通過座談會、聽證會、協商會、公開征詢、民意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居民代表意見。深入居民群眾,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加強民意調解,協調各方利益關系,維護社區穩定。
今天在這里能有機會向各位領導、專家,尤其是向劉吉部長和于顯洋教授這樣尊貴的領導專家匯報,面對面學習交流和諧社區問題,讓我感到非常的榮幸,通過今天的研討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做好社區工作的信心。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和諧社區建設規律,扎扎實實從有利于和諧社區建設的具體事情做起,努力將永豐社區建設成為一個“綠靜美安易樂康融”的溫馨家園,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