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工作會總結講話

時間:2022-03-09 02:28:00

導語:水資源工作會總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資源工作會總結講話

同志們:

這幾年我們國家發展得比較快,水利事業發展得也比較快?,F在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處在一個關鍵的時期,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大家非常關心這個規劃,不僅是中國人關心,外國人也關心。因為現在中國的一舉一動,對世界的影響太大了。中國現在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帶動了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改革開放27年,取得了重大的成績。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中國能不能保持下去呢?從世界各國來看,一些國家在一段時間,比如十年時期,十五年的時間,最長的也就是二十年內,能保持比較快的發展。中國已經高速發展了27年,今后還能走下去嗎?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黨中央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就是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去總結過去,用科學發展觀去指導未來。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路走得更好,走得更為正確。水利上,近年來思路有很大的調整,我們現在也需要去總結一下過去,指導一下未來。我們現在走的路符合不符合科學發展觀,哪些地方是符合的,哪些地方是做得不夠的,今后如何堅持科學發展觀繼續往前走。所以,在這次會議上,我再簡單地回顧一下這些年的工作,標題就是再論資源水利。

剛提出資源水利的時候,很多同志不理解甚至比較難以接受?,F在總體上看,大家比較接受了,實踐當中也取得很多的成果。但是,資源水利的理念,或者說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是不是真正深入到我們的思想理念中了?我看還有問題,對于資源的認識,對于生態的認識,我們有了比較大的轉變,但是有時候遇到具體問題,思考得還不夠深入。

98大水后,我到水利部工作,當時感到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各地都比較重視工程,到處講工程,講項目。大家把工作目標放在工程上。有項目就有投資,有投資就有事干。工程水利,實際上是把要項目、要工程作為工作目標。我們以前重視治理、開發和利用,現在一定要重視節約、保護和配置,要實現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在1999年中國水利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我作了“實現由工程水利到資源水利的轉變,做好面向2l世紀中國水利這篇大文章”的講話,之后又提出“九個轉變”,提出了資源水利的概念。2002年在中國水利雜志專家委員會會議暨水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高層研討會上,我作了題為“資源水利的本質特征、理論基礎和體制保障”的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資源水利的本質特征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關于資源水利的理論闡述歸納起來,形成《資源水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一書,將資源水利提煉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十六屆五中全會后,我在中國水利雜志的專家委員會主辦的節水型社會建設高層論壇上,講了“C模式”。C模式是通過講全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堅定走資源水利這條路的信心。

下面,我主要講一下如何認識資源水利以及資源水利各部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

資源水利,主要強調節約、保護和配置。過去,我們也強調了這些方面,但是在思想上沒有深刻地理解、領會。我們要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擺在靈魂的地位。這些年水利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剡^頭來思考,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資源水利,實際上是講水資源的現代管理。它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水資源的治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環境影響。治理,主要是指防洪減災,重點是河道的治理,修壩也好,修堤防也好。防洪減災最重要的是給洪水以出路,與洪水協調相處。給洪水以出路,不僅是洪水發生時給洪水出路,而且是平時就不要占用河道。城市要發展,工業要布局,不修堤防不行。問題是有河就修堤防,這個觀念是不對的。如果所有河道都有堤防,一旦形成洪水,大量洪水都要在堤防內涌入江河湖海,將會使災害更嚴重。這就是一種哲理。因此,該發洪水的時候,就得讓它有出路。在分洪標準之前,要把堤防守住。超過防洪標準,就要帶領群眾安全撤離。

開發利用。首先,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我國年平均水資源量有2.8萬億立方米。我們講最珍貴的資源,一個是能源,一個是土地,一個是水。水資源的可再生性,決定了水不像石油、煤炭資源用完就完,不可實現持續利用,水力發電就有這個好處,有了裝機,每年都可發電。因此解決水的問題,就是要用好這2.8萬億立方米的水。另外,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水又是有限的資源。比如,珠江水資源豐富,但是也會發生海水倒灌,要搞壓咸補淡。因此水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開發利用不當,也會出現水問題,對此一定要有清醒認識。

節約保護。節約保護最主要的命題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節水決不是以犧牲生活質量去追求某種節約。節水是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讓每一方水發揮更大的效益。保護,要注意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我們講的最多的是水土保持,但還不全面。比如,濕地的問題,就是要保護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濕地的保護,最重要的是修復原來的天然濕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再建設一些人工濕地,這也屬于大自然自我修復能力的范疇。

環境影響。環境影響,一是要維系良好的生態系統;二是要保持河流的健康生命。兩者之間有聯系,但從范疇來講還是有區別的。近年來,我們水利工作的范圍不斷擴大,從農村擴大到城市,從農業擴大到各行各業,再擴大到生態,擴大到社會??梢钥闯?,我們已經有保護資源的理念,并且也在實踐。給濕地放水,原來不是水利部的任務,現在我們把它當作任務了,這就是進步。

這些部分之間是有聯系的,通過什么來聯系呢?通過配置。配置是指大范疇的配置。比如,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生態用水、環境用水,是什么比例?怎樣調整這個比例?同時遇到治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環境影響這四大問題時,水資源應該如何配置?這才是配置的應有之義。雨洪資源利用,屬于配置的內容。節約、保護、生態用水,也是配置的問題。配置的依據是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水資源承載能力講我們怎么用水資源,用多少?水環境承載能力講不能過度使用水資源,要防治水污染。配置的理論基礎是水權水市場理論,用一套系統的做法配置水資源。初始水權、總量控制、定額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初始水權沒有分配,總量指標和定額指標這兩套系統沒在建立起來,不可能完成配置。

在實踐中,就是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于水利部門而言,就是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在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水資源管理體制。這要正確把握好三個方面: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統一管理與綜合管理;政府調控、民主協商、準市場調節、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管理體制。水資源與其他資源不同,是以流域為單元的。流域管理必須與區域管理相結合。這里不存在哪個更重要的問題,要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第二,統一管理和綜合管理的問題。綜合管理有三層意思:使水資源可持續地滿足人類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需求;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兼顧所有潛在用戶及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綜合利益,要使所有利益相關者平等參與;水資源及水資源管理的優化配置。水資源綜合管理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提出來的一種管理模式。我認為應該有一個新的綜合部門,去完成綜合目標的管理,來做到統一管理和綜合管理的統一。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最重要的是體制問題。節水防污型社會同時也要滿足經濟社會對我們提出的五大需求:飲水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城市供水安全、生態安全。

從開始講水資源管理,到四大任務或者更多的任務,再到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都是講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反過來說,我們建設節水型社會,要建立一種體制和機制,使得經濟社會發展適應水資源條件。因此,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深刻含義,不是簡單的節約多少水,而是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是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這一切,就是自律式發展。人類要自己約束自己,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一句話,資源水利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確立可持續發展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