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提高自主創新力的發言

時間:2022-06-07 05:24:00

導語:黨委書記提高自主創新力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委書記提高自主創新力的發言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一個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越來越決定國家在國際競爭和世界總格局中的地位。加快科技發展,關鍵在于自主創新;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關鍵也在自主創新。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把自主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加以倡導,這是我國20多年來改革開放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怎樣才能通過自主創新,使更多的工業產品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提高競爭能力、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是**工業亟待破解的重大戰略課題。

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首先,我國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已是刻不容緩、勢在必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推進結構調整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只有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才能逐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其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集中力量主攻核心技術,在關鍵領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國際社會科技競爭、國際產業分工和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據戰略制高點,才能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第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的有效途徑。**作為省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年來,通過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我市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涌現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能力較強的企業。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在“**”末實現市委、市政府確立的“6511”目標(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000億元,銷售收入過億元工業企業500家,省級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標各100個,省級以上技術中心100家。)還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尤其是一些關鍵技術對外依賴性比較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不多,影響了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只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不斷提高產業結構層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企業及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推動全市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在市場經濟下,企業是生產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在高技術條件下,首先開發新技術的企業,往往能在一定時間內享有對該項新技術的壟斷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又能憑借它對某一領域應用技術的壟斷,不斷開發出新技術,并在較長時期內享有壟斷收益。對技術壟斷高收益的追逐和激勵機制,是當代科技型企業爭相自主創新的動因。需求牽引、工程依托,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社會化分工與市場化運作,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的一條有效途徑。需求牽引、工程依托,是指創新的方向和目標應以明確的工程化和產業化的需求目標為依據,重大創新應有一個具體的工程項目載體。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的科技創新問題,如總體設計問題、材料問題、制造與安裝工藝問題、電子信息控制問題等。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會使工程項目本身獲得成功,而且會使相關技術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從而提高國家的整體創新實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創新體系建設的突破口。

近年來,**企業的生產能力迅速提高,科技創新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涌現出了一批勇于自主創新的成功企業,重汽、濟鋼、中創、浪潮、齊魯軟件、積成電子、元隆生物等企業先后分別承擔了國家重大技術開發專項、國家信息產業專項、國家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專項等項目,形成了行業技術優勢。目前,我市工業企業擁有7個國家級技術中心、28個省級技術中心,分別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有中國馳名商標7個;**省著名商標66個;中國名牌產品7個;**名牌產品58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數量居全省前列。從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到人才密度都居全省之首。**企業在一些關鍵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形成了一定的自主開發能力。但是,從國際角度看發展,站在全國看**,我們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多數企業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嚴重制約了我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已經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的新形勢下,各國各地區勞動力和資本要素間的競爭日益趨同,自主技術創新越來越成為企業角逐國際市場的制勝法寶。為此,我們的企業只有加快轉變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扭轉依靠低附加值加工制造取得國際分工、依靠廉價商品占據國際市場的狀況,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力,才能切實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政府部門的重要責任

自主創新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市政府主管部門,我認為當務之急要著力加強創新體系建設:一要建好自主創新的領導機制。成立**市自主創新領導小組,統籌規劃、領導全市自主創新工作,制定自主創新相關政策措施,推動自主創新健康發展。二要建立健全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要鼓勵自主創新,制定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等政策,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還要研究制定支持和鼓勵自主創新的具體措施,努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三要加快自主創新的人才機制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這是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關鍵。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關鍵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是人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資源開發觀念,由注重開發自然資源轉向注重開發人力資源。正由于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圍繞著創新型科技人才展開的爭奪,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挖掘人才已成為日益激烈的全球爭奪戰。越是素質好、層次高、專業成就突出的專門人才,國際流動的頻率越高,各國的爭奪也就越激烈。目前,發達國家普遍加大了在全世界搜尋、吸引、利用人才的力度。全球范圍的人才爭奪,要求我們必須以國際化的眼光來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營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使創新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充分發揮作用。創新是多層次的,包括科研院所進行的原始性創新、企業進行的技術創新和廣大工人農民開展的群眾性創新。因而,創新型人才也是多方面的,蘊藏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我們必須著重加強三個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特別是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創新型領軍人才;二是加強黨政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三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和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有了這樣一支規??捎^、結構合理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型城市就有了保證。同時,還要加快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努力為科技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要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加強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還要加強科研機構在整個創新體系當中的骨干和排頭兵作用,發揮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五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知識產權制度是實現國家技術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其實質是在保護創新者利益和積極性的同時,促進技術合理、有償擴散。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我們遵守國際規則的需要,也是保護我們自主創新成果的需要,沒有一個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制環境,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削弱。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鼓勵自主創新至關重要。要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通過完善法律和加強執法,擴大宣傳教育,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落實到各個環節,形成激發創新熱情、鼓勵創新行為和提高創新回報的社會環境。六要創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一般地說,生產者采用新技術的動力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利潤。但創造和使用新技術需要付出追加成本,只有在新技術能讓生產者獲得收益時,他才愿意用新技術來取代原有技術。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使創新有利可圖。要實施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技術引進政策,創造和保護知識產權,推進科技創新基地與平臺建設,加強對自主創新的統籌協調。

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推動**工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要通過自主創新,實現工業經濟發展的突破。一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實現新突破。**工業經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重工業比重較高,如果用粗放型的發展方式維持經濟增長的話,必將對社會、環境造成巨大壓力,而且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還會對**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阻力。因此,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發展**工業的必然選擇。首先,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重化工業層次,推進消費產品升級,“**”期間實現輕重工業協調發展。其次,要調整優化技術結構,將自主研發與引進轉化相結合,經過幾年努力,高新技術產值比重突破40%,顯著提高工業核心競爭力。二是發展循環經濟,在實施新型工業強市戰略上實現新突破。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以最少的土地資源占用、最少的資金投入、最少的能源消耗、最少的環境污染實現最大的經濟產出、最大的投資效益、最大的資源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培植自主創新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培植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重點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

五、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措施

從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看,要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必須有堅實的資源保障作基礎,而目前資源的瓶頸約束卻越來越明顯。從我市當前情況看,煤電油運形勢不容樂觀,資源壓力越來越大。為此,我們把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放到了突出位置,在制定**工業“**”發展規劃時,確定實現兩大目標。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由0.8噸標準煤,下降到“**”末的0.45噸標準煤以下;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由目前的6.4立方米,下降到“**”末的3.5立方米,分別比“十五末”降低40%和50%左右。

發展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的戰略選擇。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自主開發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限制高消耗產品的生產、限制高污染產品的生產、限制技術工藝落后產品的生產。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的節能、節水、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等技術,加大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力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經濟增長對資源的消耗,減輕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壓力。要發揮財稅政策的導向作用,重點支持一批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技術開發、技術改造項目,集中力量推出一批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重大示范項目。培育和發展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推廣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規范節能產品市場。要大力推廣建筑節能、農業沼氣等新能源、節油、節地、農業節水灌溉、廢水“零”排放、中水回用等技術。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大環保產業引資力度,加快環保設備和產品國產化進程,要采用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改進和提升環保技術和產品。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交流,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高科技資源節約設備和技術,提高我市資源節約技術含量和水平。

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的原動力

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要把自覺樹立自主創新價值觀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前提。堅決糾正一切束縛自主創新的政策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自主創新的體制弊端,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特點的自主創新能力。

要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創新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從我市的實際情況分析,應把強化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創新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中之重,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選擇具有高度技術關聯性和產業帶動性的產品或項目,實現關鍵領域的集成創新與突破,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利用巨大的國內市場優勢,把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在引進基礎上的創新,提高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層次和深度;通過制訂和實施完整的知識產權戰略,適當選擇重點行業、關鍵技術實施原始創新,爭取獲得更多基礎專利;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積極參與有關產品國內國際技術標準的制訂,努力使**成為知識產權強市、原始創新強市。

要把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要善于發揮**的文化、科優勢,著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合理配置科技資源,調動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