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計劃生育機制調查匯報
時間:2022-08-20 08:31:02
導語:農村計劃生育機制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省委《關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提出的總體要求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精神,2012年10月下旬,攜同省人口計生委辦公室、發展規劃處有關人員,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為主題,分別前往合肥市、滁州市實地調研,調研采取座談交流方式,廣泛聽取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干部群眾代表以及市、縣計生部門負責同志意見,探討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全省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和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村為主”工作機制。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準確把握“村為主”工作機制的實質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一是堅持發展這個主題;二是全面發展;三是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茖W發展觀體現了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執政理念。
各地在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建設中,應本著有利于穩定低生育水平和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對計劃生育的需求原則,牢固樹立“四個貼近”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一要貼近群眾去創新。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民生,注重民意,以群眾需求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既不因為優化服務而放松管理,也不因加強管理而踐踏民權,真正尊重民意、關注民生、維護民權,使“村為主”機制建設更具生命力和群眾基礎。二要貼近實際去創新。把創新的著力點放在夯實基層基礎工作上,認真探索在新形勢下如何穩定低生育水平等重點任務。堅持從實際出發,建立富有特色的“村為主”機制。省級要著重研究戰略、完善法制、制定政策、搞好規劃,建立領導重視、部門配合、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宏觀調控保障體系;市、縣級要著重建立制度、確立標準、制定規范、提供保障,建立科學管理、優質服務、宣傳教育相統一的公共管理和服務保障體系;鄉、村兩級要著重加強基層基礎,改進經常性工作,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建立群眾自治的工作保障體系。三要貼近難題去創新。獎勵優惠政策難兌現、流動人口難管理、性別比偏高難遏制、社會撫養費難征收和基層投入不足等是當前面臨的難題,也是深化推進“村為主”機制的障礙。要堅持把破解這些難題當作攻堅戰來打,才能取得推進“村為主”機制建設的主動權。四要貼近工作去創新。注重引導廣大干部尊重計生工作規律,突破慣性思維模式,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堅持把工作做在平時,而不在“評”時,既要結果,更重過程,以新理念推進計生工作新發展。要始終把“以實干取勝、以實報取信”作為計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堅持做到真抓實干、真督實查。把打假治假作為計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經常性工作考核評估體系。注重圍繞長效節育措施落實、孕環檢、孕情跟蹤、鄉所村室建設、流動人口管理等重點工作,加強監督檢查。
二、推行“村為主”,是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實行計劃生育30多年來,我們依靠全黨、全社會的力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傳統生育觀念影響較深的情況下,用較短的時間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轉變,成功地探索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正確道路。
回顧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的發展歷程,我們既有輝煌的成就,也有沉痛的教訓。在上世紀80—90年代,計劃生育工作主要依靠強有力的行政措施推動,管理方式方法簡單粗獷,工作水平較低,基礎較薄弱。由此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低管理水平所取得的低生育水平難以鞏固,極易反彈;群眾的對立抵觸情緒較大,因工作方法過激或不當而引發的計劃生育惡性案件連年不斷發生,黨群、干群關系緊張,付出了高昂的政治成本。推行和落實“村為主”工作機制就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轉變。推行和落實“村為主”工作機制實現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推動了人口計生工作由“鄉為主”向“村為主”轉變、由突擊抓向經常抓轉變、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使計劃生育工作真正實現“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戰線外移”的“三移”目標,促進了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實行“村為主”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把強化組織領導放在首位。一是制定政策措施。黨委、政府站在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高度,著眼于長效機制建立、提高整體水平、解決突出問題,要制定科學的考評體系和操作規則,有效的政策措施,為推動和落實“村為主”工作機制創造條件。二是廣泛宣傳動員。結合實際,深入開展創建“村為主”示范鄉村、優質服務先進縣區、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打擊“兩非”、“少生快富”工程、生育文化新村等各類宣傳活動,形成濃厚的氛圍。三是強化學習培訓。注重抓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兩委班子成員和計生專干的崗位培訓,提高村級干部業務素質,教會他們工作方法,授之以技。四是跟蹤監督問效。成立督查組,對“村為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實行跟蹤督促落實。
2.堅持把科學合理定責作為切入點。將縣區、鄉鎮、村(居)三級責、權、利統一起來,科學合理定責,層層落實責任,以此作為推行“村為主”機制的重要抓手。一是實行分工負責制。明確村支書為村級計劃生育第一責任人,對全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負總責;村兩委成員負責抓好分工范圍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對所包組到戶負總責;村專干對全村計生日常業務工作負總責,形成村支書、村主任親自抓,村專干具體抓,其他成員共同抓的局面。二是實行崗位責任制。全面推行鄉鎮、村居、組、黨員干部“四位一體”崗位責任制。鄉鎮班子成員包片聯村,鄉鎮干部包村,鄉鎮機關干部作為“村為主”工作隊員下派到村,黨員、村民組長以上干部聯系到戶,簽訂責任狀,考核同獎同罰。三是實行包保責任制。明確鄉鎮包村干部、村干部、村專干、鄉鎮計生辦和服務所人員分包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對象。包保時限從申請生育指標到產后落實避孕節育手術結束。四是實行責任追究制。對發生搶生、超生、偷生、四術不到位、孕情丟失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等情況的,進行逆向追查,追究包片、包保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追究村支部書記和包村鎮干的責任。五是實行協作責任制。堅持分工不分家,統分結合。對于計劃生育外出服務、應急服務、集中服務等,以村支部書記為核心,其他包村干部、村干部必須積極參與、配合、支持,形成村級計劃生育工作的整體合力和聲勢。
3.堅持把創新制度建設作為根本保證。建立和完善“村為主”機制,要始終堅持用科學的規則和制度建設來保障。一是創新政務公開制度,打造“誠實計生”。通過聘請政務公開監督員,設立政務公開網站、公開板、電話等方式,將應該公開的事項全面向群眾和社會公開。二是創新救助扶助制度,打造“關愛計生”。通過利益導向優惠政策的落實,轉變群眾的生育觀念,激勵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三是創新特殊人群生育管理制度,打造“公平計生”。針對當地所謂名人富人、黨員和黨員干部等特殊人群超生問題,實行重點管理。四是創新基層工作制度,打造“規范計生”。建立鄉村兩級工作規范,縣區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專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鄉鎮每周調度一次村計劃生育個案進展情況;鄉鎮計生辦每周到村進行一次業務指導;村每月召開一次計劃生育工作例會等。五是創新考核評估制度,打造“和諧計生”。完善黨委、政府、人口計生部門和相關部門分線考核制度,加大對統計水分和弄虛作假行為的懲處力度,把基層的注意力引導到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上來,引導到求真務實上來。
4.堅持把保障措施落實作為基礎環節。落實“村為主”機制,必須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手段上予以政府行為,加大保障力度。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切實提高人員素質。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都按照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熱愛計生事業、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要求配齊配強村干部,尤其是注重選配好村支部書記、計生專干。配齊配強村組信息員,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計生工作網絡,為落實“村為主”機制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是強化財力保障,不斷加大經費投入。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將計劃生育事業費納入經常性預算,保證計生經費每年有一定的增幅,保證計劃生育各項工作正常開展,保證計生法定獎勵政策的兌現,保證計生專干工資的足額撥付。三是強化執法保障,規范依法行政行為。針對違法生育、獨生子女獎勵兌現、“兩非”案件查處和社會撫養費征收等重點難點工作實行綜合治理,成立主要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參與的常設機構,三級聯動,以村居為主,縣區、鄉鎮配合,促進后進地區的轉化。
5.堅持把嚴格考評獎懲作為重要抓手。要加大獎勵推進力度,嚴格兌現處罰措施,不斷改革完善考核辦法,切實將村干部工資與“村為主”工作結果掛鉤,全方位調動鎮、村干部抓計劃生育工作的積極性。一是考核內容上,重點放在計劃生育底數不清,超生、搶生、暗婚暗育,出生人口瞞報、漏報、錯報、孕環檢和四術不到位,獎扶政策不落實、政策宣傳不到戶、選擇性終止妊娠、社會撫養費征收等工作上。二是考核方法上,由鄉鎮根據計生工作進展情況和實際需要,實行“月積分”管理。月初制定任務交辦單,明確各村工作任務,做到一村一單??茖W設置村級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月中進行督查調度,月末進行考核評比,并根據考核打分,建立季度初評和年度總評辦法。對每月積分前三名的村,通報表揚,給予獎勵;對后三名的村,通報批評,實行責任追究。同時,對后進村,由縣區計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實行包保、駐村幫扶、重點治理、限期整改。在此基礎上,縣區對鄉鎮實行“月分析、季調度”,建立“常數分析、均數監控、個案調度、整體推進”的監督考核機制。三是分類管理上,鄉鎮依據各村計劃生育工作基礎,按一、二、三類排序,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指導,并將年度考評成績與村干部績效報酬結合,與獎懲掛鉤。四是責任處罰上,每季度分別設置責任金300-500元,從結婚、懷孕、手術落實、流動人口合同管理、計生宣傳、統計管理以及計生制度落實等方面進行考評,每季度兌現一次,直至責任金扣完為止。
三、關于深化“村為主”工作機制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全國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指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難點在農村。推行“村為主”,目的就是要加強農村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推行“村為主”,基礎建設是關鍵,制度建設是抓手。我省提出力爭在2010年全省基本建立“村為主”工作機制,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各地要切實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會議精神,結合實際,深入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建設。
1.充分認清推行“村為主”工作機制是大勢所趨。村級是計劃生育工作的最前沿陣地,夯實村級基礎,實現村級規范化管理和服務,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順應發展變化的形勢要求,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轉變思維,敢闖敢試,努力破解制約“村為主”工作機制推進的思想性和體制性障礙,建立符合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的“村為主”工作新機制。新形勢下深化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就是要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中心、以利益導向政策為導向、以降低統計誤差、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為重點、以孕環檢為龍頭、以二女戶結扎為突破口、嚴格把好結婚登記、生育指標發放、孕環監測、孕情跟蹤服務、定點分娩、“四術”落實、超生處罰、責任追究、群眾監督等經常性的工作。
2.準確把握“村為主”工作機制的根本問題。影響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的因素有多方面,但要把握根本性問題。一要把握規律。要以黨的十七大、中央《決定》、全國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遵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及“村為主”工作機制建設自身規律。二要把握核心。推行“村為主”工作機制的首要任務就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要建立黨政領導、部門指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整體推進工作機制,采取行政、經濟、法律、教育等多種措施綜合治理人口問題。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村為主”機制建設,工作基礎、群眾基礎好的地方,要率先建立“村為主”機制;基礎相對薄弱的地方,從實際出發,逐步建立“村為主”機制。通過推行“村為主”,使低生育水平真正穩得住,超生反彈真正控得住。三要把握根本。推行“村為主”工作機制的根本就是讓人民群眾滿意。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依法維權、優質服務、群眾參與、利益激勵。四要把握全局。堅持把“村為主”機制建設作為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過程,增強自主運轉功能,注重政策完善,健全各項制度,解決涉及根本性、長期性和全局性的問題。
3.突出抓好“村為主”工作機制的關鍵環節。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優質服務”的要求,圍繞計劃生育村民自治、計劃生育目標管理、村務公開三個關鍵環節,協調推進,形成有機整體,發揮綜合效益。一要強化政府行為。以黨委、政府名義出臺建立“村為主”工作機制文件,充分調動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性。省政府提出建立“村為主”工作機制的基本框架和指導意見后,市級層面出臺“村為主”工作機制的基本標準比較合適。要對“村為主”工作機制的基本內容做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統一各方認識,不斷強化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責任感,調動相關資源,建立起黨政領導、部門指導、各方配合、群眾參與的工作聯動機制。二要科學規劃并有序實施。建立“村為主”工作機制過程中,可供借鑒的經驗不多,必須根據各地經濟、社會、人文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作出有效、帶有前瞻性的規劃,呈現梯度推進、不斷提升、健康發展的態勢。三要改革目標管理考核評估。創新“村為主”工作機制的目的是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和考核評估辦法,要緊密圍繞“村為主”工作機制建設的要求來改進和完善。工作評價指標主要反映“村為主”運行機制、利益導向和社會保障機制等情況的各項指標。評估內容主要項目評估和單項工作評估,暫時無法設立合適項目的實行單項評估。通過考核評估辦法和配套措施的實施,逐步解決就機制抓機制的問題,掌握創新“村為主”工作機制的主動權,引領工作跨越式發展。
- 上一篇:招商局文明創建工作思路
- 下一篇:全縣村級計劃生育調查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