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廉政管理調查匯報
時間:2022-09-04 10:23:43
導語:財政局廉政管理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是將現代管理科學中的風險管理理論應用于反腐倡廉建設,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衡量和風險管理對策選擇,達到有效預防腐敗的目的。財政部門作為各級政府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管理著人民的“錢袋子”,也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地方。財政領域預防腐敗必須抓住各項財政權力運行的軌跡,以防范廉政風險為核心內容,運用風險管理的理論,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做到事先預防、化解風險、遏制腐敗,實現財政廉政風險能控、可控、在控。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研究,是財政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財政懲防體系行業構建的重要課題。
一、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的重大意義
(一)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是打造陽光財政的迫切要求。財政部門是政府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掌握著大量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權,重大項目預算的建議權,重要生產要素資源的調配權,財政資金運行管理的監督權,可以說手中具有一定的權力。我們財政部門相應權力和滋生腐敗的風險也隨之增大。權力是把雙刃劍,既能造福于人民,也容易滋生腐敗,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損失,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加強自身的黨風廉政建設,做到公正用權、用權為民。另一方面,加強財政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有效運行,不僅關系財政部門自身建設的需要,也關系到各級各部門廉政工作的需要,更關系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迫切要求財政部門應履行起職責,嚴肅查處和糾正各級各部門在資金運行上違風廉政建設和財經紀律有關規定的行為,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
(二)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是強化宗旨意識、維護人民利益的現實需要。財政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方面,是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進一步加強財政黨風廉政建設,堅持群眾利益高于一切,高度關注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改善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資金安排上更多地向困難群體傾斜,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向社會事業發展薄弱的環節傾斜,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三)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是適應公共財政資金規模擴大保障財政資金安全的需要。隨著公共財政涉及面越來越廣,財政服務對象有了很大變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出規模越來越大。過去全國一年是二千億元,現在每年達到十萬億元,而且不少項目資金面向社會,面向千家萬戶,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關。一項財政資金的出臺,體現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能不能把黨的溫暖送給人民,大家關注,防止流失,責任重大。因此,保障每一筆財政資金的運行安全,要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資金內控機制和財政資金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四)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是適應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發展的需要。建設公共財政體制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公共財政體制建設需要不斷深化財政管理制度改革,需要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對財政分配管理監督權和行政管理權以及其他權力進行規范,需要明確監督定位和完善工作流程,不斷提升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公開、透明、規范的權力運行機制是提升財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
二、財政廉政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思想道德滑坡。近年來,經濟成份、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帶來種種影響,一些消極的甚至腐朽的東西逐漸滋生起來,從思想上、作風上和組織上嚴重侵蝕著黨員干部隊伍。個別財政干部放松思想改造,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一是自律性不強。對自身要求不嚴,為人不講操守,不重品行。有不良的嗜好或生活習慣,熱衷于吃喝玩樂等。二是原則性不強。不作為或濫用職權,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利用公職身份接受禮物或宴請等。三是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消極,履行職責不到位,工作標準不高,缺乏責任心,導致工作出現問題或失誤等。從財政系統看,近幾年來先后有一批領導干部因行賄、受賄、貪污各類腐敗問題紛紛落馬,如省財政廳原廳長匡炳文,江蘇省財政廳原副廳長張美芳,甘肅省財政廳原副廳長鄭衛民,宜昌市財政局原局長,市財政局原局長等。普通財政干部因腐敗走上犯罪道路也大有人在,如山東省齊河縣財政局原局長任居孟,省安慶市郊區財政局原局長傅人君,原貴陽市財政局綜合計劃處科員許杰等。
(二)監督制約不力。權力一旦失去監督,必然導致腐敗,監督失衡是產生腐敗問題的根源所在。腐敗分子走上犯罪道路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思想霉變是內因,也是主因,但是監督制約不力也是一個方面。
一是上級監督霧里看花,形有實無。上級領導對下屬進行嚴格監督負有責任和義務。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實際工作中一些領導往往對下級疏于監督。更有甚者,對下級不是以個人品德和工作績效論優劣,而是搞親親疏疏,拉拉扯扯,放棄監督;有的領導與下級同屬“一張網”,利害相關,怕“拔出蘿卜帶出泥”,不敢監督;也有一些領導忙于事務,且以“用人不疑”為由放松監督。
二是同級監督縮手縮腳,軟弱無力。目前,同級干部或同一個領導班子成員間的監督,由于受庸俗關系學的影響,顧忌重重,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使同級監督變成泡影。
三是下級監督紙上談兵,名存實亡。一些缺乏民主自律意識的人擔任領導后,自恃高人一等,驕橫跋扈,將管轄范圍當成自己的家天下,對敢于監督或提不同意見的同志,視為“眼中釘”。下級“寄人籬下”、利益攸關,遂生依附心態,把領導看成是自己升降進退的決定因素,事事附和隨從,為了取悅上級而放棄原則甚至同流合污。還有的下級存在有種種顧慮或畏懼心理,怕監督上級招致非議和打擊報復,明知不對,只好少說為佳,或避而遠之,潔身自好。
四是群眾監督水中望月,徒有虛名。普通群眾對本單位的重大決策缺乏參與了解,對領導干部的權力動作、業務活動、社交往來和家庭狀況知之甚少,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故意將一些本應公開的公務活動和重大事項神秘化、隱蔽化,該報告的不報告,該公開的不公開,群眾想監督卻無從下手,由于大環境的影響,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自己的利害得失,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損害,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權力的監督意識明顯減弱。
(一)加強廉政風險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財政干部依法辦事、依法理財、廉潔自律意識,增加拒腐防變能力的基本途徑,也是遏制財政干部腐敗行為產生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財政干部的黨性修養。二是要加強針對性教育。突出開展以《廉政準則》為主要內容的78個不準規定的教育,認真落實廉政提醒、誡勉談話等制度,進一步提高財政黨員干部廉政風險的防范意識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和自覺性。三是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把廉政文化建設與機關黨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展廉政教育的內涵,要積極宣傳身邊的勤政廉潔先進典型,以先進榜樣激勵人;要注重對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說紀,警鐘長鳴。
(二)深入查找崗位風險。一是全面清理事權。按照行政審批、預算撥款、政府采購、專項資金使用等職權進行認真清理。二是多層次排查。分別對領導班子、股室、崗位風險進行排查,重點查找重大事項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風險。三是“六步法”查找。通過自己找、同事幫、群眾提、互相查、領導點、組織評等六步查找廉政風險點。
(三)分類確定風險等級。一是歸納風險范圍。在深入查找崗位風險的基礎上,對防控范圍再延伸、再補充、再歸納,做到風險防控不交叉、不重復、不遺漏。二是進行風險評估。對查找出來的風險點,從發生幾率、危害程度和違法、違紀、違德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確定ABC三個風險等級。三是確定風險等級。把領導班子成員,涉及財政資金安排、人事管理、財務管理、重點基建項目、政府采購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崗位定為A級;把具有一般財政事務管理、社會事務管理、公共服務管理職能的崗位定為B級;除A、B以外的其他崗位定為C級,努力構建覆蓋財政權力運行全過程的監控體系。
(四)制定縝密防控措施。一是利用“點線面”細化流程。以“工作中可能出現廉政風險的環節”為點,以“業務流程”為線,以“履行職能職責”為面,梳理出需要重點進行廉政風險防控的工作流程。二是建立“紅橙黃”預警機制。按照“風險定到崗、制度建到崗、責任落到人”的標準,建立廉政風險預警機制,A級風險為紅色預警,B級風險為橙色預警,C級風險為黃色預警。通過預警及時了解干部職工在廉政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防控關口前移。三是實行“ABC”三級防控。A級風險由局領導防控,B級風險由股室負責人防控,C級風險由個人防控。
(五)動態跟蹤完善防控。一是做到“三個結合”。綜合運用教育、制度、監督等多種手段,把開展廉政風險防控與推動業務工作提升相結合、與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相結合、與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相結合。二是抓好“四個環節”。通過抓好計劃、執行、考核、修正“四個環節”,最大限度地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提醒、及時糾正。三是筑牢“三道防線”。逐步建立以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和后期處置為主要內容的廉政風險“三道防線”,形成一套定位全面、評估準確、預警及時、反應快速、動態跟蹤的廉政風險管理機制,達到全面有效防范的目的。
四、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強化了系統內部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工作。通過注重實效的教育引導,增強了廣大財政干部廉政風險防范意識,找全、找準了存在的廉政風險。針對查找出來的廉政風險,通過完善防控措施,狠抓制度執行,形成人人參與風險防控、全面規范各項工作的良好局面。依法辦事、依法理財、廉潔從政的制度保證進一步強化,進一步認識到權力行使必須講程序、權力運行必須受監督,以權謀私必須受懲處。有效地預防了財政腐敗現象的發生,確保懲防體系各項工作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二)探索出反腐倡廉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的科學路徑。通過實施廉政風險防控標準化工程,將反腐倡廉的各項要求融入到財政業務工作的每個流程,解決了以往反腐倡廉建設與業務工作結合不夠、甚至“兩張皮”的現象,為規范業務工作各環節的權力配置、行使和監督提供了有益的途徑。防控標準化既為財政隊伍安全、財政資金安全提供了保障,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業務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促進了全系統黨員干部的勤政、廉政、優政。將廉政建設、作風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班子成員帶頭,個人、科室參與,查找風險,梳理完善職權流程,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公示廉政風險、防范承諾等,財政系統在群眾心目中勤政廉政優政的整體形象進一步得到認可,“高效理財、普惠民生”的財政服務品牌效應不斷放大,機關工作整體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五、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范管理的啟示與思考
排查廉政風險,健全防控機制,就是要借鑒風險管理系統控制等科學理念,通過“找、防、控”,不斷完善從源頭上防控廉政風險的有效機制。就操作層面而言,要在廣泛宣傳發動、切實增強黨員干部腐敗風險防范意識的基礎上,通過“找”,有效地識別工作中各個環節、各個崗位存在或潛在的廉政風險,建立不想違紀的思想防線,構建不想腐敗的自律機制。通過“防”,從規范權力運行,提高制度執行力入手,尋找積極預防廉政風險的途徑,形成規范化、操作性強的防控模式,建立不能違紀的制度防線,構建不能腐敗的防范機制。通過“控”,把對權力的監督制約貫穿于行政和業務運行各個環節,控制、化解發現的廉政風險,使黨員干部的保護、監督措施落到實處,建立不敢違紀的警示防線,構建不敢腐敗的懲治機制。要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構建不能觸碰的“高壓線”、不能逾越的“警戒線”和共同遵守的“斑馬線”,最終形成“以廉政風險的查找、防范、控制為主線,對權力的清理、制約、監督為核心,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規范、執行為主要內容,從源頭有效防控廉政風險”的工作機制。
- 上一篇:貨幣體系革新及我國的選擇
- 下一篇:稅務人員述勤述廉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