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新風撲面來工作報告

時間:2022-01-04 05:22:00

導語:和諧新風撲面來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新風撲面來工作報告

水觀鎮地處閬中、南部、儀隴三縣(市)交界處。過去,這里經濟滯后,迷信盛行,賭博成風,“告狀大王”李茂潤發誓與政府對抗到底,矽肺病人多次圍攻鎮政府,是有名的“事故”多發地。近年來,該鎮以鄉風文明建設為突破口,正民風,化民怨,解民難,促民富。如今,廟宇里辦起老年協會、“告狀大王”成為法律工作者、公路修到農民家門口、“蠶桑基地鄉鎮”建設卓有成效……全村呈現出和諧新氣象,受到省、市媒體的關注。

由“小”見“大”:打造文明新風

織絨帽、出證明、配眼鏡:小事贏得民心。水觀鎮鄉風文明建設從為特殊個體、困難群體解決看得見、摸得著的“小事”、實事入手,化解了民怨,凝聚了民心。

“一頂絨帽”感動矽肺病人。因修建襄渝鐵路,水觀鎮現有矽肺病人及遺屬130多人,其中重病患者50多人。他們經常一起進京、到省上討說法,還在鎮政府院內搭起窩棚輪流值班“打持久戰”,曾讓鎮干部一說到矽肺病人就頭皮發麻、見到矽肺病人像遇到“瘟神”。新任鎮黨委書記黃奉林在黨委會上響亮提出:“矽肺病人作出過貢獻,現在生活有困難,我們應盡力幫助他們解決,不能視而不見、不聞不問?!彪S即,鎮黨委出臺了“1+6”幫扶制度,即每個鎮干部聯系6名矽肺病人或遺屬,對幫扶工作進行臺帳式管理。鎮干部先后為楊光煥、王明蓉等矽肺病戶送仔豬17頭、蛋鴨126只,幫助他們發家致富。每到農忙季節鎮干部都要幫助矽肺病缺勞戶搶收、搶種、送水,矽肺病人去世后,鎮領導都要親自參加追悼會。特別是去年冬季當鎮領導把鎮上女職工織的58頂絨線帽送到矽肺病人手上時,他們感動得淚流滿面,老山寨村7組矽肺病人金本會說:“鎮黨委、政府對我們生前、身后的事都考慮得這么周到,再鬧也確實對不起人了?!?/p>

“一份證明”感化“告狀大王”。李茂潤,曾是遠近聞名的“百萬富翁”,為狀告當地派出所民警不作為,他蓄起長70多厘米的白發,誓當中國“白毛男”將“告狀”進行到底,在場鎮臨街門面辦起“中國白毛男專欄”攻擊黨委、政府,把告狀、上訪經歷編寫成300多冊連環畫到處散發,鎮黨委、政府號召的事,李茂潤一發話準泡湯,“告狀大王”儼然成了群眾的代言人。鎮黨委書記黃奉林說:“對待李茂潤這樣的人,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從點滴做起,就算他是一塊石頭也要把它焐熱?!毕嚓P負責人10多次上門交心談心,李茂潤終于有所觸動,冒雨主動交清了歷欠的稅費,鎮黨委、政府抓住這個閃光點,在全鎮開展了“向李茂潤學習”的活動。李茂潤為務工死亡的侄女打官司時,忘了帶證件,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黃奉林打電話,不料3天后就收到了鎮上的特快專遞。打完官司后他拉著黃的手說:“再也不跟黨委、政府作對了,”并提出了“成為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加入中國共產黨”三個愿望。鎮黨委及時給他制訂了“入黨指南”,并指定鎮黨委副書記幫助他,去年“七一”宣誓成為預備黨員;鎮政府贈送給他價值100余元的法律書籍,聘請他擔任民間糾紛調解員,支持他辦理了法律服務工作者證書;縣(市)換屆時,他還被選為閬中市人大代表。

“一副眼鏡”折服“迷信老人”。交通不暢、信息閉塞、“一腳踏三縣”的特殊環境,導致“基督教”、門徒會、等邪教組織在水觀鎮滋生蔓延、屢禁不絕。廟成觀村在上海務工的100多人賺了大錢,認為是菩薩在保佑,紛紛寄錢回家,以建“老年活動中心”為名,重修廟成觀、再塑泥菩薩,開廟會、收香錢、給菩薩開光,大搞封建迷信活動。鎮黨委、政府在派出所的協助下,依法拘留帶頭的,這些人一出拘留所就糾集200多人,揚言要把鎮黨委、政府告垮。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由此清醒地認識到: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精神文化的要求也就更強烈了,必須予以正確的引導。經過上下齊心協力,分頭作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終于得到了群眾的理解。鎮上支持廟成觀村第一個建起“老年協會”,給每個老人配一副眼鏡,訂了《古城報》、《南充日報》、《四川日報》等多種報刊,送去棋牌等娛樂工具,鎮醫院的醫生還定期作免費體檢,點點滴滴,人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頭。人稱“老封建”的祝繼榮當眾撕毀告狀信,表示再也不搞封建迷信了,還把鎮里給他配的眼鏡珍藏起來,要作為傳家寶留給后人。

鄉風文明宣講隊: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為把鄉風文明建設引向深入,水觀鎮留心利用群眾中的好人好事,現身說法,既通俗易懂,又入腦入心。

組建13人的宣講隊。采用干部、群眾推薦和自薦相結合,黨委、政府綜合審定的辦法,水觀鎮成立了由鎮干部、退休干部、村干部、司法工作者和被幫教轉化的村民代表等13人組成的“鄉風文明宣講隊”。宣講隊員龔伯修說:“我雖然退休了,住在城里,但聽說鎮上要成立鄉風文明宣傳隊,我就主動來了,希望能發揮點余熱?!毙v隊員祝繼榮說:“我曾經為農民負擔到處告狀,為亂修廟子還被關了一個月‘黑屋’。后來我感受到鎮村干部確實是處處為老百姓做事,也做了很多看得見的事,所以我自己推薦自己參加宣講隊,以我自己為實例向群眾做示范?!?/p>

確定9大宣講主題。根據當地農村的一些不良現象和構建和諧新農村的實際,鎮上確定了《發展蠶桑產業,實施百分之一工程》、《利用“四權”機制,加強農村道路建設與管護》、《論違法與犯罪》、《守法光榮,違法可恥》、《信科學不信迷信》、《艱苦奮斗建新村》、《尊老愛幼樹新風》、《講人格遠離胡攪蠻纏》、《與時俱進做新型農民》等9個宣講主題。為使宣講通俗易懂,適合群眾口味,宣講隊通過“主講、副講人準備——在鎮村干部會上集中試講——專人點評——討論修改——進村宣講”五個環節精心準備。

開展13場宣講。宣講隊利用村學校操場或村(居)民聚居區開“壩壩會”靈活多樣開展宣講。在金頂觀村7社,宣傳隊員們拿著喇叭站著就講了兩個多小時。宣講隊員戴宗奉說,“在黃龍灘村宣講那天,村上沒有會議室,又剛剛下過雨,天氣非常冷,400多名群眾就在露天壩壩里搭個草墊坐在地上,整整聽了3個多小時的宣傳,中途沒有一個人離開?!毙v隊的13場宣講,群眾到會之整齊、會風之好、影響之大,組織者始料未及。群眾紛紛要求再講幾場,鄰近的寶臺鄉等地甚至出高價請宣講隊。原紅廟子村張某、裴某等21位信教的群眾,聽了《信科學不信迷信》的宣講后,認識到信迷不僅害已更害人,紛紛表示再不參加教會的活動了。

嚴會風、轉作風:政風引導民風。干部作風直接影響民風,水觀鎮堅持通過切實轉變干部作風促進民風好轉。

石英大鐘正會風。過去開鎮村干部會,有的干部會快結束了才來,有的中途就去泡茶館、酒館,這種自由散漫的作風給群眾留下很不好的印象。鎮黨委、政府決定轉變作風從會風抓起,明確規定:實行會議內容公示制,發會議通知時做到開會時間、會議主題、講話人、講話時間“四清楚”,無故遲到、缺席、講話超時者,一律視為不誠信等。并在鎮政府會議室懸掛了兩個石英大鐘,一個面對主席臺,一個面朝聽眾,雙向監督?,F在開會再也無人遲到、缺席,也沒有領導講話超時了。

對照“鏡子”找差距。在建黨83周年的紀念大會上,水觀鎮630余名黨員、干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面鏡子。鏡子的背面寫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黨章為鏡,可以明職責”。鎮黨委要求黨員、干部“一日三照”,即早照干什么,午照干得怎樣,晚照下步應如何干。為了讓干部找準差距,鎮黨委、政府每季度對鎮村干部工作進行“盤點”,請群眾代表即席發表“評論員文章”,并將結果公示于眾。

“十條原則”強班子。2006年上半年,水觀鎮將全鎮27個行政村合并為9個,撤并率達67%,為真正選出群眾公認的干部,鎮黨委制定了“為群眾辦實事,群眾信任,顧全大局,自我推薦群眾推薦相結合,辦事公平、公正、公道、具有奉獻精神,不拘年齡、只論工作,優中選優、先公示后決定”等十條用人原則。標準公布當天,原金頂觀村支部書記李茂占就認為自己確實不夠留任條件而主動辭職。全鎮雖有60多名村干部離職,但都想得通,無一人鬧情緒,在群眾中引起很好的反響。同時,鎮上還確定了面臨工作阻力,我們該怎么辦?新農村建設從那里入手?財務管理制度該怎樣建立等6個具有針對性的主題,對新任村干部進行培訓。黃龍灘支部書記王乃元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我不知道支部書記怎么當,通過培訓才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去做?!?/p>

由“亂”到“治”:彰顯和諧新風貌

社會風氣實現可喜轉變。水觀鎮通過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搞賭博的、信教的、不孝順父母的基本沒有了,社會風氣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白衣庵是僅有6戶人家的幺店子,以前遇雨天或農閑就有20多桌麻將,村民王昌義一上午就把賣繭子的2000多元輸得精光,老婆氣得要離婚?,F在人們一有空閑就到“農民書屋”去讀書或參加蠶桑技術培訓班,再也不搞賭了。村民李永良身患癌癥,信教不信醫,子女把醫生請來,他連屋都不讓進,怕褻瀆了上帝。轉變思想后他逢人便說:“不要信教,那個東西是假的?!贝迳闲薰匪€用賣牛的錢提前交清了集資款。燕子山村鄭術瓊因丈夫去逝,逼迫76歲的老母到外嫁他鄉的姑子家棲身。聽了“尊老愛幼樹新風”的專題宣講后,她羞愧難當,當天下午就把母親接回了家。

干群關系有了明顯改善。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直接帶動了民風好轉,改善了干群關系,呈現出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金頂觀村村民李仕彪說:“以前干部下來,我們覺得干部可能是又沒煙抽沒酒喝了,下來騙吃騙喝,看到就想躲?,F在干部一來就組織我們修路、發展產業,我們天天盼鎮上的干部來?!秉S龍灘4社年近7旬的老人王一元靠種地、賣柴為生,是有名的“狠人”,看到現在干部確實在為老百姓辦事,他把一生的積蓄和兒女們給的養老錢5萬多元主動捐出來,為村上修了一條2.5公里長的公路,給25戶人安裝了閉路,并交了10年的收視費。

新農村建設取得初步成效。鎮黨委、政府集中群眾的意愿,把公路建設和發展產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目前,全鎮新修村道6條33公里(另有3條9公里正在規劃建設),總投資達500余萬元。特別是2006年夏,在盤(馬)白(衣庵)路建設“百日會戰”中,鎮村干部與群眾一道,冒高溫、頂酷暑,用掉防暑物品藿香正氣液3萬余支、食醋110公斤,96天建成了一條5.5公里長的山重四級村道路,被譽為“農民的一級路”。按照“政府引導、項目支撐、大戶帶動、支部服務”的思路,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建成桑園達到3100畝,旱地桑園化達98%,被確定為南充市“蠶?;剜l鎮”。2006年,全鎮發蠶種5169張,產鮮繭17.6萬公斤,蠶農戶均收入1300元。

由“表”及“理”:展示理性新啟迪

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是當前各級黨政面臨的兩大任務。閬中市水觀鎮通過轉變干部作風、真心誠意為老百姓辦實事、組建鄉風文明宣傳隊倡導和諧新風的成功實踐,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有益的啟迪:

1、建設和諧新農村必須從事關百姓的“小事”入手、改善民生。構建和諧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關心的問題往往是孩子、房子、票子、車子、菜籃子、米袋子等具體問題,看來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小事”不可“小視”,“小事”關乎和諧大文章。建設和諧新農村就是要多在“不起眼”的小事上下功夫、花力氣,讓群眾從我們深入細致的工作中得到溫暖。這不僅是切實做好農村工作的良方,也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粘合劑”。水觀鎮黨委、政府正是從給矽肺病人織絨帽、幫助老上訪解急難等具體小事入手,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信任。

2、建設和諧新農村必須突出培育主導產業、促進民富。群眾生活富裕是社會和諧的前提,當前關鍵就是要發展生產力,盡快使百姓富裕起來,讓他們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為建設和諧新農村奠定堅實的基礎。水觀鎮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注重發揮二三產業和勞務輸出對農民就業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因地制宜,“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大力培育富民增收的長效支柱產業,推進了農業產業化,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3、建設和諧新農村必須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維護民權。水觀鎮實現由“亂”到“治”,黨群干群關系融洽的經驗表明,建設和諧新農村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放手讓群眾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從而形成推進發展、促進和諧的強大合力。要積極推進基層民主,采取“打開天窗說亮話”的方式,征求村民對鎮村工作的意見,提高鎮務、村務工作的透明度,消除權力運作過程中的死角,增強群眾當家作主的自豪感,積極主動參加和諧新農村建設。

4、建設和諧新農村必須發展和諧文化、優化民風。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推進農村和諧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夯實構建和諧新農村的思想基礎。要創新載體、豐富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農民群眾參與,讓健康向上的現代文明深入農村千家萬戶。要堅持用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教育引導群眾熱愛家鄉,樹立自豪感、增強自信心。要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和諧村社、和諧家庭等群眾性和諧創建活動,營造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