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管理起步階段企業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問題
時間:2022-07-10 04:09:00
導語:社會化管理起步階段企業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建立和完善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切實保障企業退休職工的晚年生活,維護社會穩定,2004年6月,杭州市率先實施了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企業退休職工黨員的組織關系隨即轉入居住地或戶口所在的社區(村)。截至2005年12月31日,西湖區共接收企業退休職工24085名,其中中共黨員5470名,占西湖區黨員總數的26.61%。如何做好社會化管理起步階段退休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成為近年來基層黨建面臨的一個新課題。西湖區委組織部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集中力量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專題調研。通過調研,對企業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特點、成效有了基本了解和掌握,并對下一步抓好工作的思路有了細致的考慮。
企業退休職工黨員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和國家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進入社會化管理起步階段后,他們面臨著從“企業人”向“社區人”的轉變,其特征:一是年齡普遍步入老齡。企業退休職工黨員的年齡普遍較大,60歲以上老年人占到了退休職工黨員的大多數。據統計,西湖區企業退休黨員年齡在50歲(含)以下159名,占2.91%;50-60歲(含)1383名,占25.28%;60-70歲(含)1980名,占36.20%;70-80歲(含)1658名,占30.31%;80歲以上290名,占5.30%。二是身體狀況普遍較差。年齡老化導致了退休職工黨員身體素質普遍不好,“聽不清、說不全、記不牢、走不動、坐不住”的現象比較突出,高血壓、心臟病、氣管炎等老年病比較普遍。調查中,反映身體狀況差的737人,占13.47%,較差和一般的3262人,占59.63%。三是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據統計,西湖區企業退休黨員月人均收入800元(含)以下354人,占6.47%;800-1200元3842人,占70.24%;1200-1600元1073人,占19.62%,1600-2000元163人,占2.98%;2000元以上38人,占0.69%。而2005年西湖區城鎮職工月均收入為2483.33元。可見,絕大部分退休職工黨員都處于本區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以下。四是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據統計,西湖區5470名退休職工黨員中,大專以上1235名,占22.58%;中?;蚋咧?312名,占23.99%;小學及初中2599名,占47.51%;小學以下324人,占5.92%。退休職工黨員群體文化程度跨度較大,不同地區黨員文化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退休職工黨員大專以上所占比例街道為24.43%,鄉鎮為0.64%;初中以下所占比例街道為50.37%,鄉鎮為80.25%。文化結構的差異性,給黨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黨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思想狀況比較復雜。反映為“四個并存”,對政策比較滿意與對待遇差距不滿并存,許多退休職工黨員認為杭州市出臺社會化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慮了企退人員的利益,但是一些退休職工黨員對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差別還存在一定的不滿。積極樂觀心態與消極悲觀情緒并存,一些退休職工黨員擔心到社區后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擔心利益得不到保障,擔心對社區情況不了解,擔心孤獨和寂寞無法排遣,同時許多黨員保持了積極樂觀的心態,發揮余熱、參與社會活動的強烈愿望,問卷調查中愿意為基層黨組織、社區居民群眾發揮余熱的占85.98%,不愿意的僅占1.01%。對社區的依賴與對企業的感情并存,退休職工黨員長期在企業工作,與企業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其中1369人曾擔任企業中層以上干部,占25.03%,有17.29%的退休職工黨員認為社區提供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服務保障等方面不如企業,有41.69%的退休職工黨員認為與企業相比,現在在政治待遇、經濟待遇、服務保障等方面有明顯的進步。黨性觀念較強與自我要求不高并存,退休職工黨員入黨時間較長,問卷調查反映,黨齡在20年以上的占55.73%,10-20年的占39.65%,普遍具有較強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但同時有部分退休職工黨員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人退心也退”,認為退休了以后就不需要發揮什么作用。當前,企退人員社會化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社區黨組織承擔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任務的時間不長、新轉入的退休職工黨員人數日漸增多、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較高,西湖區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有了以下的實踐體會和理性思考:
一、加大投入力度與整合現有資源并重,努力滿足退休職工黨員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加大投入力度和整合現有資源結合起來,利用各種載體陣地,宣講形勢政策,豐富退休職工黨員的精神文化生活,使退休職工黨員不斷增強黨性觀念,自覺與黨的各項政策保持一致。既要加強黨建陣地建設,充分利用好社區黨建的“五室、三站、三欄、一校、一場所”,又要整合轄區單位的活動資源,拓展活動空間;既要進一步深化和落實黨組織負責人上黨課制度,構建與退休職工黨員進行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又要充分發揮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委黨校的陣地作用,利用黨員遠程教育網絡資源優勢,整合黨建教育資源,探索成立黨建講師團;既要定期組織編印適合企業黨員閱讀的學習資料和刊物,免費提供給退休職工黨員學習,又要進一步完善街道的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電子閱覽室、鄉鎮的黨員服務中心等功能。
二、實施分類管理與發揮黨員作用并重,努力創新退休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模式。退休職工黨員進入社區后,可采取三種方法:“直接轉入法”、“單獨組建法”和“成建制轉入法”,保障退休職工黨員“安家落戶”。對納入組織的退休職工黨員應分類進行思想教育,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思想素質較高的退休職工黨員進一步深化提高;對存在思想顧慮的退休職工黨員進行重點引導;對思想波動較大的退休職工黨員進行結對教育。要把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和解決社區的重點難點問題結合起來,暢通不同類型退休職工黨員作用發揮渠道,把黨員的政治熱情轉化為促進家鄉建設的強勁動力,使退休職工黨員“人盡其才”。培養政治素質較強的退休職工黨員擔任政策宣傳員;選拔有管理經驗的退休職工黨員擔任“兩新”組織指導員;邀請有專業特長的退休職工黨員擔任服務員;吸收退休職工黨員擔任社情民意信息員、重點工程監督員、社區安全巡邏員、鄰里矛盾調解員等。讓他們在社區建設中找到自己新的人生舞臺,充實老年生活,保持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
三、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并重,努力完善退休職工黨員的服務保障機制。做好社會化管理起步階段退休職工黨員的服務保障工作,就是要落實好退休職工黨員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使退休職工黨員在切身利益的實現中,真正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現有的勞動保障網絡、醫療網絡和社區自治網絡,特別注重發揮退休職工黨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二是要豐富服務載體。要整合轄區資源,發動社會力量,采取“政府買服務”等形式,利用轄區單位共建資源,依托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建立幫扶救助載體、助老服務載體、共建服務載體等。三是要實施分類服務。要注意采集信息,把“五類”黨員(獨居黨員、流動黨員、特困黨員、殘疾黨員和高齡黨員)作為重點群體,在退休職工黨員服務卡、服務證上進行標注,便于提供服務時優先保障。
四、社區黨建工作和企業黨建工作并重,努力構建退休職工黨員的社企共建機制。要落實企業在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后的工作責任,構建企業參與、社區與企業齊抓共管的退休人員教育管理機制。要形成企業與社區的函詢聯系制度,加強企業和社區黨組織之間聯系溝通,建立函詢制度,互相提供信息,便于準確掌握退休職工黨員的思想狀況,更好地加強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形成退休職工黨員定期回企業參觀制度,邀請退休職工黨員為在職黨員進行企業創辦歷史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把加強退休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和推進企業黨建工作結合起來;要形成企業與社區黨組織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企業黨建工作和社區黨建工作聯動機制。
精品范文
1社會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