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7-18 04:59:00
導語: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軍轉干部自主擇業是一種有別于它國軍官退役制度,獨具中國特色的退役安置模式。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軍隊轉業干部的關懷和照顧,也緩解了地方政府的安置壓力,更有利于軍轉人才資源的開發。近年來,隨著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數量的逐年增加,如何更好地加強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提高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創業率,發揮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作用,是我們必須要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此,最近,筆者通過下發調查問卷和查閱檔案等形式,在我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中開展了一次調研。通過調研,了解了基本情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對進一步做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進行了思考。
一、必須充分認識到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隊伍是一座人才資源富礦
隨著調研的逐步深入,我們越來越深深地認識到,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重要的人才資源。自200/年以來,我市共接收自主擇業軍轉干部572人。
從類別上劃分,可分為行政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含文職干部),各占53%和47%。行政軍官大多是團、營主管;專業技術軍官大多是從事醫療、工程等專業人才,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從年齡上劃分,40—50歲的456人,占79.7%;40歲以下的90人,占15.7%。絕大多年富力強、經驗豐富。
從原職級上劃分,團職以上占總數的60%,營職占總數的40%。職務層次相對較高。
從學歷上劃分,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355人,占62%。學歷水平較高。
從就業創業狀況劃分,就業創業人員大約有270人左右,就業創業率為47%左右,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個群體是在部隊大學校、大熔爐鍛煉成長起來的,許多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信念堅定,政治觀念強;善于謀略,運籌能力強;長于管理,組織能力強;遵紀守法,組織紀律性強;忠于職守,敬業精神強;雷厲風行,作風過硬;注重團隊,密切協作;堅韌不拔,意志頑強等等。開發利用好這座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才資源富礦,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我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不斷加強
市軍轉安置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始終把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開發工作作為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一件大事來抓,不斷加強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促進了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作用的發揮,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有專門的管理服務機構。原來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職能由市軍轉辦和市軍轉干部服務中心兩家管,為了提高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重視程度,200*年,將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職能完全交由市軍轉干部服務中心。其主要職能是負責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政策指導、就業培訓、協助就業、退役金發放、檔案管理、社會保障等內容,為做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提供了機構保障。
(二)提高了管理服務質量。堅持寓管理于服務。一方面,及時準確地核發退役金。市軍轉干部服務中心嚴格按照《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暫行辦法》的規定,及時準確地為回吉林市的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核發退役金,辦理醫療保險手續等。另一方面,規范了檔案管理。制定了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檔案管理制度。檔案的交接、存放、審核、查閱按國家公務員檔案的標準管理和分類,并專人專管。
(三)開展了相關培訓。高度重視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培訓工作。培訓前,廣泛征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意見,根據軍轉干部的需求,科學合理地設置培訓課程,幾年來,采取獨立辦班、聯合辦班、委托辦學等多種形式,先后舉辦了初、中級計算機培訓、《創辦你的企業》培訓和汽車駕駛員等培訓,共培訓近200人(次),優化了知識結構,提升了就業創業技能,開闊了擇業視野,拓展了就業空間,受到了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歡迎和好評。
(四)提供了就業創業服務。為方便溝通聯系,開通了短信群發業務,分片設點建立了聯絡網,通過聯絡網招聘信息。積極向企業推介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六年來,先后短信5,000多條,傳遞招聘信息10余次,先后向商場、超市、酒店、公司推介30多人(次)。大力宣傳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創業典型。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先后宣傳了姜長海、閆廣俊、黃晶波等創業典型的事跡,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創業營造了氛圍。
(五)較好解決了取暖費問題。取暖費在國家現行自主擇業政策沒有作出規定。早在省里沒有出臺相關規定之前,為了解決我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取暖費問題,市軍轉安置部門積極協調,我市在財政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專門列入財政預算,較好解決了取暖費問題。幾年來,市財政共拿出227萬元,用于解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取暖費。今后市財政每年都要至少拿出99萬元(隨接收人數每年遞增),用于此項支出。
三、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幾年來,吉林市在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決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各級政府沒有把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作為重要人才資源來開發、來對待,往往把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當作退休人員看待,使他們極易在心理上產生失落感。
(二)組織機構不到位。除市軍轉服務中心作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專門的管理服務機構外,各縣(市)區、街道、社區都沒有專職機構和人員來開展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和服務工作,致使有些工作難以落實。
(三)工作措施不到位。一方面,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黨組織關系轉到社區后,地方黨組織管理和服務不能及時跟進,致使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大都無法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另一方面,自主擇業軍轉干部轉業到地方后,就業培訓工作相對滯后,就業信息渠道過于狹窄,“二次就業”難度較大。
四、加強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幾點建議
軍轉干部自主擇業是我軍軍官退役的大方向。每年我市都要接收一批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數量逐年增多,無論從國家社會安全穩定角度,還是從人才資源開發角度,各級政府都要把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擺上日程,尤其是各級軍轉安置部門必須要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通過不斷改進和提高管理服務工作,開發利用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這座人才資源富礦。
要做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處理好“兩個”關系、抓住“三個”環節、建立“四項”機制:
(一)要處理好“兩個關系”。要處理好服務與管理的關系。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機構就其職能來說,既有管理的職責,更有服務義務。因此,要樹立開放管理的理念,采取多種形式,讓他們走出庭院,融入社會;實行大服務,小管理,服務與管理并舉,以服務為重,更好地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服務。要處理好齊抓共管與自我管理的關系。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涉及人事、社保、衛生等部門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依靠社會力量,多為他們辦好事,辦實事。同時,要積極引導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們不能坐等當“伸手派”,要加強自我約束,依靠自身力量,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二)抓住“三個”環節。要抓好服務保障環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大多是服役時間較長、職務較高、年齡偏大的同志。為此,要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條件,保證他們“擇”有所長,“轉”有所管,“業”有所選,“老”有所養。要抓好組織活動環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在物質生活方面不存在“溫飽”問題,而在精神方面則可能存在“饑餓”,普遍希望能有文件看、有報紙讀,適時參加一些會議或形勢報告會,組織開展一些適合他們特點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尤其是要抓好黨組織活動。要抓好發揮他們積極作用環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大多有特長和優勢,要積極為他們發揮作用提供條件。如:安排做些社區管理工作,介紹到社會發揮和施展其興趣愛好,直到用其所長,益其身心的作用。
(三)建立“四項”機制。要建立管理服務機制。一是建立市、縣(區)、街道、社區一體化的管理服務體系。根據“依靠政府、依托社區、軍地配合、屬地管理”的原則,逐步建立“市、區(縣)、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四級管理體系,按照責任和權利相結合、管人與管事相統一的原則,明確各級管理服務機構的工作職責。形成齊抓共管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管理機制和工作合力。二是加強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黨支部建設。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絕大多數都是黨員干部,把他們的組織管理工作納入基層組織建設之中,使他們處于黨組織的關心關懷之下,有利于加強對他們的管理教育。要及時將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黨員編入所在社區或就業單位黨組織,并不斷加強和規范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黨支部建設。通過定期的組織活動,使他們“人人都在組織中,人人都在教育中”。三是建立動態管理制度。針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黨員比較分散和流動性大的特點,利用通信和網絡,與每個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家庭建立穩定的聯絡方式,對長年在外地或全家遷移的,采用QQ和MSN的方式保持聯絡,傳遞信息,暢通渠道,使他們“人人都在管理中,人人都在服務中”。要建立服務機制。軍轉安置部門要積極協調組織、編制、財政、勞動保障、公安、教育、銀行等部門共同構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社會化服務體系,及時解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子女上學、就業,醫療保險等問題,使各項管理服務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切實保障退役金的足額、及時、準確發放。二是多方協調,申請經費,落實醫療保險經費。三是建立定期體檢制度。定期組織自主軍轉干部進行體檢,關心其健康。不斷提高服務保障水平。要建立培訓機制。就業培訓是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促進其就業創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培訓教育中,要把過渡性教育和適應性培訓結合進行。一是制定必須參加培訓剛性規定。要研究制定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必須參加相關培訓的規定,解決組織培訓,有些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不參加的問題。二是開展相關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發展觀、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教育,幫助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盡快實現角色和身份的心理轉換,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態度。三是開展技能培訓。本著缺什么補什么、什么管用學什么的原則,采取多樣的形式,大力開展相關技能培訓,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到一些知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參觀學習;邀請業有所成的軍轉干部介紹使其創業經歷和體會,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勇氣和信心。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要建立扶持就業創業機制。根據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普遍感到環境不熟、信息不靈、門路窄、機會少的實際,著重加強信息和中介服務工作。一是建立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才信息庫。設立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信息網頁,完善人才供需服務網絡,讓他們隨時了解人才市場需求變化,便于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二是提供人才交流中介服務。軍轉部門與人才市場每年聯合舉辦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專場人才交流會,按照市場規律,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幫助一部分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三是積極鼓勵和扶持。對那些銳意進取、勇于開拓和有專業特長的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政府要積極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創辦和承包各類經濟實體,幫助他們開好局、起好步;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