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市場稅收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5 09:10:00

導語:專市場稅收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專市場稅收調研報告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步開始,各類專業市場迅速發展起來,而且專業市場在規模、數量、經營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的繁榮活躍,對推動城鄉交流、改善人民生活、解決社會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同時也存在逾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出現了新市場興辦后不興,老市場經營戶的經營往何處去的局面,這不僅給主辦市場的經營者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給稅務機關的稅收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在大力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稅收征管工作水平的今天,需要進一步規范專業市場稅收管理,推進依法治稅。

一、當前專業市場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專業市場開發過多。專業市場興辦單位所有制性質已經全部為民營企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民營企業的一大特點,前幾年如果說房地產是利潤率較高行業的話,而舉辦專業市場卻是利潤率更高、風險更小的行業。有一定實力的單位或個人,紛紛把資金投向舉辦專業市場,使得專業市場的舉辦一哄而起,就常州來說,建筑材料裝飾市場興辦了四個、大型家具市場二個、五金機電市場三個、服裝市場三個,農機市場雖然市內只有一個,但在毗鄰的江陰璜土鎮小湖又興辦一個。常州在興辦市場的同時,周邊也在辦,市場越辦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社會購買力的提升與市場的興辦擴張嚴重不匹配,出現了舉辦單位有力注重前期的房地產開發,無力投入市場的招商、經營和管理的局面。如常州新北區較為典型的寶豐服飾市場,自20**年10月建成以來,大部分經營房已作為房地產業務銷售一空,投資買房的有相當部門不是經營戶,而是個人在房地產保值投資,目前800余個攤位中進場經營者寥寥無幾,市場長期處于冷落狀態。其他專業市場在創辦中同樣多少帶有這樣的傾向性,空關的經營房到處可見。市場的不成熟,導致“興辦的新市場而不興旺”,“老市場經營也面臨困惑”的尷尬局面。

2、市場業主擴容,而相應的素質未能同步提升。一是專業市場的經營戶總體素質較低,成份復雜,納稅意識較差,文化相對較低,在經營理念、尤其是稅收管理上的一般納稅人政策理念,幾乎仍停留在個體戶業主的水平上,在市場征收管理中經常出現以各種理由拒絕納稅的軟抗稅現象,爭執、辱罵等情形也時有發生。二是小店門、大經營、輕稅負。專業市場的商戶一般只有一兩間房為經營場地,經營人員也只有兩三人,表面上看經營規模小、生意冷淡,稅務機關對其核定的稅負也就偏低。其實,市場的商戶往往是明零售暗批發,商戶店門雖小,但經營額大,稅負明顯偏低。三是多戶一證、一證多點。在同一市場的商戶,為了少繳納稅款,辦理稅務登記時幾戶辦一個,逃避申報納稅。當稅務機關檢查時,聲稱是一家的不同門店。

3、納稅定額上調難度較大。一是來自納稅人的阻力,低價銷售稅難收。在競爭中,專業市場的經營戶特別是從事批發業務的經營戶采取降低價格的辦法銷售,如果以實際經營額確定其應納稅額,按4%的征收率征收,不要說利潤,能否收回成本也成問題。如農機市場部分經營戶采取薄利多銷或讓利銷售來跑量,實際經營額上去了,并不說明利潤也上去了。因此,稅務部門在核定定額時不得不考慮經營戶的承受能力和市場發展后勁等因素。由于經濟不景氣,專業市場從業人員中下崗職工較多,生活較困難,往往對調整定額有抵觸情緒。二是同類市場不同地區有差異。有的經營戶是腳踏幾條船,在此地市場有攤位,其他地區的同類市場也有攤位,有的甚至跨市、跨省,對調整定額非常敏感,動輒與外地比較;如定額等甚至撤離此地市場。三是當地政府及市場興辦單位的阻力。政府部門從宏觀和政績考慮,強調稅收政策的扶持;而市場舉辦單位從自身利益著想,以“多收了稅就會影響到市場經營戶的穩定”為理由,對稅務機關調高定額不很支持,使得國稅機關在調高稅負工作中往往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4、超定額未申報現象普遍。由于專業市場內的個體工商戶是實行集中開發票,大部門經營戶實際經營額超過國稅部門核定定額20%的均未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作為國稅部門如何控制和掌握不開發票銷售額,是難點也是重點問題。

5、稅務部門征管力量薄弱。隨著征管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區實行了“專業市場集中管理”的新征管模式,管事員制度已經被管理員制度所取代,管理員年齡相對偏大,人員較少。由于市場業戶具有點多、面廣、經營情況變化頻繁等特點,在目前除了“人盯人”外還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控管方式的情況下,面對迅速增多的市場業戶,稅務部門有限的人力就顯得“捉襟見肘”,只能應付催報繳等日常工作,其他工作很難做深做細,經常是顧此失彼。

6、市場稅收監控力度不夠。市場實行委托代征后,許多個體工商戶不遵守登記管理制度,停業、歇業不辦理有關手續,隨意進出市場,經營戶數量增減無常;一些臨時經營戶未辦理工商、稅務登記,流動性大,有的以倉庫為經營場所進行交易,難以對其進行正常管理。專業市場內的外地經營戶多,由于市場內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造成部門經營戶撤離市場后未及時注銷稅務登記,使實際經營戶和稅務部門電腦的庫存數不相符,專業市場內應注銷而尚未辦理注銷手續戶數每月均有出現。

7、對市場業戶缺乏有效的綜合治理。對市場業戶的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工商、公安、地稅、城管等多個部門。但目前,由于各部門認識不一工作配合不力,難以達到有效的配合,致使部門市場業戶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治理。

二、加強專業市場稅收管理的對策

1、樹立典型,提高誠信納稅意識。大力宣傳稅收政策,在各專業市場開設稅法宣傳欄,加強與市場舉辦單位負責人和納稅人溝通,提高納稅服務水平,在納稅戶中推出了“誠信納稅戶評選活動”,樹立誠信納稅的典型,以點帶面,提高個體商戶誠信納稅意識,促進納稅遵從度的進一步提高。

2、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合理核定月定額。積極推進計算機核定定額工作。對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個體工商戶采用計算機核定定額,是全面提高定額核定科學性,有效避免定額核定過程中的“關系稅”和“人情稅”的重要措施。根據各專業市場預測不同的經營情況,公開對不同經營位置、不同經營情況核定定額的標準和原則,可以增強定額核定的透明度,使納稅人清楚地看到了定額核定的公平、公正、公開,減少猜疑,從而增強納稅的自覺性。

3、加強市場征管基礎工作,提高執法水平。堅持市場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年以來,我分局專業市場管理干部對所管市場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深入了解市場經營情況,掌握市場經營的第一手材料,并對市場內新增攤位、臨時增設攤位、商戶經營方式發生變化或增設經營面積等情況,嚴格按照規定及時核定定額和調整定額,按程序要求發放納稅核定書和送達回證,確保稅款及時征收入庫。堅持納稅人停、歇業申報制度,避免了稅收管理的隨意性。納稅人歇業、停業或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嚴格按有關制度、規定,要求納稅人填報審批表,經稅務人員不少于三次的核查,認定情況屬實的,報經主管領導審批后方可生效。堅持下戶催繳納稅制度,確保征期征收率為100%。為保證稅款及時征收入庫,在征期末兩天,個體管理干部深入納稅戶中,對未繳納稅款的納稅戶逐戶到戶催繳稅款。堅持及時催辦制度,保證了各項稅務資料齊全。為保證稅款征收的及時性,管理干部在商戶開業后,及時下戶核查有關稅務登記手續,收集有關納稅資料,掌握商戶經營情況,為日后的定額調整和征收催稅打下基礎。堅持票證管理制度,明確通用完稅證、稅收定額完稅證等票證的領發、填寫、結報、歸檔、保存等各環節規定,定期檢查票證使用情況,并按一定的比例抽樣檢查,確保票證使用規范。

4、加強與其他部門的配合,提高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與市場管理等部門的合作,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做到公平稅負,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使專業市場管理井井有序。在擴大稅源的同時,不斷改進服務態度和提高稅收工作質量。

5、加強發票管理,以票管理稅。國、地稅機關要相互配合,共同實施二獎二罰措施。二獎是獎勵舉報商戶銷貨不開發票,違章開發票者;建議市局開展發票有獎活動,鼓勵消費者索要發票;二罰是重罰銷售不開發票及不按規定開票者;重罰銷貨不按發票如實記賬者。

6、加強對代征人員的管理。在稅務干部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代征人員的作用,調動代征人員的積極性,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定期組織市場代征人員的管理分析和經驗交流,及時解決問題,每年對代征員進行先進評比,建議市場對優秀代征員給予一定的物質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