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干部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5 03:18:00

導語:機關干部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干部調研報告

機關工會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機關干部職工,相對重點是非領導職務的機關干部職工。隨著黨政機關的職能轉變,干部任用、內部民主管理、住房、醫療等制度的變革,廣大機關干部職工中出現了新的思想和新的需求,機關干部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處于激發和變換之中,他們提出和反映的問題幾乎都涉及到體制問題和與法制化和規范化有關的問題,使機關工會工作面臨轉換性的新矛盾。為探索機關工會工作突破點,我們重點就當前機關普通干部所思所想展開了調研。

一、當前機關干部中反映的一些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一)干部任用機制不夠合理。據問卷調查顯示,部分干部認為當前機關干部任用制度不夠合理,改革只是在表面上。其主要表現:一是機關干部任用存在一些不正之風。在干部的任用和管理的運作和實際操作上,干部在職務晉升中,公平、公正性得不到保證。二是干部流動性差,干部成長晉升機會不夠多。至今缺少正常必要的干部適應性流動機制,跨單位跨部門使用少,有些單位干部干了二、三十年還是個正科,干部提拔缺乏透明度。同時,不少干部反映,現在有的地方片面強調干部年輕化,使干部失去了遵循的標準,也失去了晉升信心和工作積極性。調查情況顯示,機關干部任用基本上是單位化、單向性、封閉性,而不是社會化、雙向性、公開性,個人基本沒有選擇機會。三是缺乏適應現代社會的規則與機制。雖然當前機關干部的任用和管理,改革方向已出現招考、競聘、晉升、流動、獎懲、評估、考核等法規化和社會化趨勢,但在實際工作中仍是一些傳統的做法,缺乏科學性、公平性、競爭性。四是代表機關干部職工利益的機關工會,在干部的任用上不能有效地參與黨組織對干部的任用和管理,也缺乏公開聽取機關工會意見的有效機制。

(二)干部職工的民主權利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機關民主是干部關注的一大熱點問題,調查中反映出兩個方面問題,一是干部職工的思想狀況、意見建議缺乏必要的機制和規范的渠道向上傳遞;二是作為民主參與和民主管理組織載體的機關工會,未被賦予應有的職責,組織制度和功能不健全。究其原因,一是有的機關黨政領導重視不夠。有的領導不清楚機關工會民主參與是什么,對工會民主參與期望不高。有的單位僅把工會作為搞娛樂活動和福利的組織,有意識地發揮工會參與作用遠遠不夠。二是尚未形成應有的制度規范,有的單位對參與機關內部事務的范圍界定不清、渠道不暢、載體不明,工會參與、監督甚至配合、協助難以著手,內容、形式、渠道、制度更是無法確定、建立和完善。三是工會對民主參與表示為難、畏難,積極性不高,意識不強,客觀上參與的條件也不甚具備,大多數機關工會反映,工會地位低,進不了決策層,無法參與;有的工會干部認為工會工作只是兼兼職,怕越位,不愿多管事。

(三)待遇、福利意識錯位。調查中發現不少機關干部職工缺乏完整的法律意義上的權利、待遇、福利觀念,不清楚國家規定的公務員基本待遇福利,同時對現行的福利待遇有諸多意見。具體表現為,一是很多機關干部職工直接意識中的待遇福利觀念是隨緣性的。如有些單位領導比較好商量的,可提些個人要求,把權利待遇福利視為領導照顧;又如,不同單位不同天,落到好的、富的單位是實惠、運氣。二是機關干部職工對目前機關待遇福利不公平、不規范現象普遍表示不滿意。有68%的機關干部認為機關各部門之間福利待遇不平衡和很不平衡,財政“四統一”后,不平衡現象不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差距更大,有的懸殊相差一倍以上。三是機關干部普遍認為目前福利與待遇的處置不夠好。調查反映,現在什么是福利,什么是待遇,什么是工作需要,什么是工作條件,什么是公務消費,說不清楚。許多工作需要,實際上卻按福利待遇實施,提高檔次、巧立名目,職務消費等級越分越細,干部在辦公用房、公車使用、出差開會、出國考察待遇等級已不是工作性而變為福利性了。有些單位,領導并不很需要電腦,卻同時配備手提式和臺式,還更新換代,而辦事人員工作需要性強,卻用淘汰下來的電腦。單位公車也是領導大事小事都要用,一般干部即使是公務,也基本用不上。而這其中,機關工會的群眾監督職能基本流于形式。

(四)干部管理不規范。大多數機關干部對目前機關干部素質和形象不夠滿意。普遍的看法是:(1)干部事業心不強。在機關奉行小心做人,應付做事;做人第一,做事第二。(2)工作責任性不強。事不關己,一切都是領導的事。(3)工作標準不明。工作質量意識、成就意識差,永遠不會不稱職,也永遠不想當優秀。(4)缺乏個性主見,一切領導決定。(5)公眾形象不注意,缺乏崇高感和自律性。存在這些問題,根本上說是機關的體制和機制原因,如干部只進不出、獎懲不明、管理不嚴、保障不力,從這一問題反映出的制度性矛盾可看出,一方面對機關干部的權利、待遇落實不明確,未制度化;一方面對機關干部的標準管理和嚴格懲處不到位,造成兩頭失控,同時也是機關規范管理體系不完善的體現,包括機關工會工作的非正規化。

(五)干部缺乏關愛,工會力度不足。當調查機關工會如何關心干部職工、服務干部職工時,相當數量的機關干部表示,現在一方面社會改革,節奏加快,壓力增大,思想復雜,是很需要關心的。另一方面在機關缺乏真正的關心。一些年輕干部說,真正的關心是鼓勵促進、工作溝通、思想交流,而這些在機關已是很難遇求了,相反多起來的是關系、圈子、拍馬等庸俗風氣。對于機關工會,也只能做些慰問,搞些活動,其他已無能力。

二、新時期發揮機關工會作用的對策思考和幾點建議

(一)明確機關工會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職責,強化對機關工會工作的組織領導。機關工會由于其在人員構成、勞動關系、利益需求、機構及工作運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在履行職能時應當發揮如下作用:一是突出維護職能,發揮機關工會在改革攻堅過程中的“減震器”作用;二是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發揮促進作用;三是活躍機關民主生活,充分發揮民主渠道的作用;四是積極開展文體活動,發揮機關工會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載體作用??梢钥闯觯瑱C關工會是機關政治生活和機關管理的重要體系性組成部分,是法規化、職能化的。但根據這次調查,機關干部反映和我們觀察匯總情況看,機關工會工作總體的特征仍然是邊緣化、娛樂性、低層次。所謂邊緣化,主要表現目前機關工會工作在機關中普遍存在地位不高、不被重視的現象,被允許做些事情已屬不易。所謂娛樂性,主要表現機關工會的主要工作是搞文體娛樂活動及一些福利工作,有的單位除此之外,沒有甚至不知道有其他工作和活動。所謂低層次,就是普遍反映機關工會能搞些玩的游的就不錯了,有深度、有力度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認清機構改革和公務員隊伍建設的發展趨勢,界定機關工會的法律地位,明確法規依據上的機關工會組織存在形式和工作對象。隨著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黨政機關干部隊伍建設,以及公務員法制化、規范化管理趨勢,機關工會應側重于按法規化和社會化要求,明確機關工會新的職責。制定《機關工會條例》,以法規為依據,制定明確機關工會的性質、地位、職能、作用、組織機構、活動方式、工作制度規則、自身建設、干部自我管理等。同時針對目前機關工會建設發展不穩定的現狀,加快機關工會組織領導體系構建,理順與地方工會和同級黨委的領導關系,重點強化對機關工會的系統性、法規性、業務性領導,從而大大改變機關工會非常規性工作的局面。

(二)切實落實機關工會維權職能。新時期機關工會要把依法維護干部職工合法權益作為重點,既要關心物質生活,又要關心思想和政治情緒,注意緩解、化解矛盾,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在機關內部營造健康、和諧、文明的人際關系和工作環境,同時要適度強化工會的制度參與力度。(1)在基本法律法規源頭參與上,如公務員錄用、任免、晉職、工資、培訓、獎懲、休假、辭職、離退等方面,機關工會要有權了解情況,參與監督,配合協調。在這方面應規定須有工會參與和意見表達的程序;(2)在機關管理制度和模式上,針對制度缺陷和不合理現象,代表干部職工提出意見和要求,并提交改進方案。單位年初工作安排和年終工作總結,應規定要接受工會代表干部職工意見的報告,而決不是形式、走過場而已;(3)協調機關干部職工的新問題新矛盾。機關干部職工矛盾處理必須有工會參與,出具工會意見,建立機關工會首先接受干部職工陳述和申訴的機制,對侵犯干部職工權益的,工會要代表干部職工說話,維護職工權益。

(三)建立參與機關管理建設的良性機制,機關工會要發揚傳統,做好黨組織的助手,配合行政,帶領干部職工搞好機關工作和建設。在新形勢下,這方面要形成規范的機制,如建立機關干部職工民主參與制,工會定期聽取干部職工意見,代表干部職工提出機關管理議案,重大管理事項可通過干部職工代表會進行表決,建立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保障和工作績效評估,作為行政考核的輔助參考依據等。

(四)合理實施、監督機關福利安排。首先明確兩個界定,一是機關福利與機關工會福利。工會福利要劃定,要有特色;二是界定福利與工作條件,要明確區別。機關工會要有重點、有實效、有特色地做好職工福利工作,強化對干部職工的全方位的、及時的、有效的關心和幫助,形成融交流、學習、活動、援助于一體的職工之家。要堅決糾正以工作條件之名、行福利待遇之實的行為。同時,嚴格按法規統一公務員的福利待遇,機關工會要進行福利管理的監督,對不合理的做法和現象及時予以揭露。

(五)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干部素質。堅持兩個服務方針,動真情,用真功,辦實事,起作用,加強制度建設,加快工會工作規范化建設步伐。同時,要重視工會干部的配備和培養。機關工會干部幾乎全是兼職化,并且更換頻繁,盡快提高他們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他們盡早進入角色刻不容緩。因此,加大培訓力度,培養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熱心為干部職工服務的機關工會干部隊伍,是做好機關工會工作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