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經濟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5 03:27:00
導語:黨領導經濟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是增強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和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時代對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重大課題。本文通過對目前黨領導經濟工作中一些主要誤區的分析,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上,對如何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的內容進行界定,并提出推進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一、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應該走出的誤區
(一)以“全能者”的身份領導經濟工作。一方面,認為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職責就是對經濟發展加以“管制”,管人員、管企業、管市場、管社會,致使在領導經濟工作的實際中跨越了企業、市場、社會的經濟職責職能,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導致目前仍然出現“政企不分”、“政市不分”、“政社不分”現象。另一方面,許多應該管的事又不管,越位和缺位的現象存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工作應該是由黨、企業、市場和社會按照不同分工來共同承擔,它們之間既有內在的聯系,也有角色的不同,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黨領導經濟工作必須走出統包統攬的“全能者”誤區,以“引導者”和“服務者”的身份領導經濟工作。
(二)以“家長式”的作風領導經濟工作。主要表現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政績,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在一些經濟發展項目上,不是結合本地實際和科學分析,不是按照市場自由發展規律,而是熱衷于追求經濟新浪潮,沒有從長遠的眼光去考慮經濟發展,沒有從科學的發展觀去領導經濟工作,看到哪些項目其他地方發展得好就想搞,哪些項目見效快就上。然而在實際執行中,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便置市場經濟規則于不顧,濫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這種“家長式”“望子成龍”的作風,結果是導致經濟發展重復建設,浪費嚴重,事與愿違,事倍功半。因此,黨領導經濟工作必須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地方發展實際為依據,以市場經濟規則為準則,決策科學正確,宏觀調控有力,有效地管理經濟活動。
(三)以“保姆型”的方法領導經濟工作。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黨領導經濟工作應該是抓大事、要事,重點是如何通過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引導經濟向科學、規范、高效的軌道發展。而在實際工作中,片面認為黨領導一切,對市場自身可以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也領導,對市場調節沒有失效的領域也干預。由于黨領導經濟工作保得太多、管得太多。一方面,導致精力過于分散,負擔過重,重點不突出,目標難明確,會出現忽略大局、決策失誤、效率低下的現象;另一方面,壓制了企業、市場、經濟本身的活力,延緩了它們的正常發育成長,也干擾了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導致市場經濟的扭曲變形,防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的主要內容
上述主要誤區,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關鍵是制度不完善和政策落實不夠,重點是沒有明確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職能是什么。為此,根據社會主義公共政府職能,對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的主要內容談幾點認識。
(一)宏觀經濟調控。宏觀調控的目標是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環境,通過計劃、財政、物價和貨幣政策等手段控制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實現較充分的就業和相對公平,保證經濟總量平衡和增長?;诖苏J識,黨領導經濟工作上應該著重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促進經濟增長。做到經濟增長需要與資源供給和市場需求相協調,經濟增長潛能得到最佳發揮,經濟發展結構、質量、效益得到優化和提高,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拓寬就業渠道。失業率控制在社會、經濟可承受的程度內,統籌城鄉勞動力,堅持讓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方針,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保持物價穩定。做到商品與服務價格總體水平基本穩定,物價與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四是確保收支平衡。收入規模有利于促進地方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公共支出使用合理、規范、高效,滿足市場調節失效領域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五是完善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機制科學、合理、均衡、穩定。
(二)經濟計劃管理。做好計劃管理是明確經濟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是確保經濟長足發展的需要。當前黨領導經濟工作必須要有一套科學、規范、切實可行的計劃管理。一是年度計劃指標應當少而精,只涉及主要的經濟發展指標,一年內集中抓好幾件大事,不要過于煩瑣、具體。二是在中長期規劃中,只需要一個粗略的設想,不需要具體規劃,不必面面俱到、過于精細。三是作計劃和規劃的方法、程序應該制度化、規范化,計劃思路形成實行領導、專家和社會意見相結合,確保計劃制定的科學性、民主性。四是計劃和規劃可以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思路依據,通過政策發揮計劃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只是方向性、指導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不能形成過強的計劃約束。
(三)堅持依法執政。堅持依法執政是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依法執政對服務經濟發展,領導經濟工作,提高執政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黨領導經濟工作必須在依法的前提下進行。一是依法調節經濟。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導和調控經濟運行,防止市場的壟斷。二是強化市場監管。依法對市場主體及其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依法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形成統一、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體系。三是強化社會管理。制定政策和法規,依法管理和規范為經濟服務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行為,協調經濟發展,化解經濟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四是提供公共服務。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規范行政行為,轉變“以管制替代服務”的行政管理模式,將“為人民服務、為經濟服務”的觀念真正落實到經濟工作中去。當前,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用事業的投入,通過投資興建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學校等服務體系,改善投資環境和生活條件。要完善行政服務中心運行機制,推行集中審批、關聯審批和網絡審批,真正把方便和滿意留給企業和市場。
三、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的推進措施
(一)要轉變經濟管理觀念。一是轉變思想觀念。要樹立規則和誠信意識,強化世界市場和競爭、效率意識,由過去依靠行政權力管制經濟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服務型管理,由以往“全能政府”向“有限責任政府”轉變。二是轉變投資方向。重點加大對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鼓勵民間投資。由單一的行政手段向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轉變。三是轉變領導方式。管大事、抓基礎、抓重點,強服務,切實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真心實意為經濟發展服務。
(二)要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改革審批制度。加快建立“合法、合理、效能、責任、監督”公開、規范的審批體系。二是簡化辦事程序。積極探索相對集中的行政許可制度,統一辦理證照,公開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方便。三是加大環境整治。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費項目,嚴厲查處“三亂”行為,切實為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三)要創新經濟監督機制。一是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涉及經濟發展的重大事項、政策文件通過網絡、媒體適時向社會公開。二是推行民主監督機制。建立經濟投訴中心,設立經濟“110”,廣泛接受群眾質詢,及時聽取基層和企業的意見和呼聲,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落實。三是加強經濟考核督辦。建立健全政府經濟績效評價考核機制,不斷強化督辦檢查,切實把各項預定的目標落到實處。
- 上一篇:縣林業局嚴格執行思考
- 下一篇:企業黨員教育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