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民主路徑重點交流
時間:2022-11-27 02:35:00
導語:黨內民主路徑重點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黨內民主是一項艱巨的實踐過程,探索合適的路徑是關鍵所在。首先,發展黨內民主必須能夠促進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是為民主而民主;其二,必須應對和解決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黨內的和諧和社會的和諧;其三,必須能夠持續地積聚和發揮黨員群眾發展黨內民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形成良性的制度性變遷的推動力;其四,必須善于控制發展黨內民主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保持政治體制的相對穩定性和繼承性;其五,必須具有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吸取經驗教訓和新的知識,并能夠認識和把握民主建設的成果。
要從黨與群眾的關系入手,特別著眼于推動基層黨的民主。因為,黨的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是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首先,黨內民主發展直接決定黨整合社會的能力,它擴大了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在群眾工作中的政治資源,能有效地反映群眾的利益訴求;其次,黨群關系的好壞直接取決于黨的民主作風,黨的民主作風只有在黨內民主不斷健全的過程中才能有效地建設和發展;其三,在今天,黨要保持與人民群眾密切的聯系,必須把人民政治參與的擴大,轉化為積極的政治發展資源和社會發展動力。所以,要通過黨的基層民主,增強黨的基層組織做群眾工作的活力,并促進黨的基層組織積極參與和推動基層民主建設,使基層民主成為有效吸納日益增長的政治參與的重要平臺。而且,直接影響著黨與群眾的關系的腐敗問題、黨員先進性問題等,也只有通過發展黨內外的民主,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要從黨與國家政權的關系入手,特別著眼于地方黨委民主決策的制度規范。因為,黨的基層民主,需要黨的組織自上而下提供制度供給,否則黨的基層民主的活力會被遏制;黨的基層民主,需要黨的組織自上而下創造良好的民主作風和環境,否則黨的基層民主會缺少發展的空間。當前黨內民主的現實狀況是文本民主高于實體民主,實體性民主又高于程序性民主。所以,要著手于完善以黨委決策為重點的、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程序性規范。要特別重視在《黨章》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制訂程序化的黨內法規,推進黨內的各項民主制度建設。通過完善程序化以強化民主制度的系統性和不可逆轉性,激活現有制度中內在的民主因素,使“文本”民主實際運轉起來,為黨的民主體制發展提供制度供給,并由此改善黨內民主意識和民主習慣匱乏的現狀。
二、把握發展黨內民主的若干重點
發展黨內民主,是一項綜合性的實踐過程,要善于把握重點。首先,必須有利于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其二,必須逐步理順黨內的權力運行體制;其三,必須有序地構建黨內民主的制度體系;其四,必須不斷地形成發展黨內民主的有效機制。
以基層黨建為重點,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黨的組織對黨員的服務,最根本的是政治服務。黨內民主的核心價值就是實現廣大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其工具層面的價值則是達成黨內的共識。所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就是要便于表達和綜合黨員和黨員所聯系的群眾的利益,并為黨員的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提供資源與平臺。
以黨的代表會議常任制為重點,完善黨內民主的基本制度。黨代會常任制能夠真正實現黨章所規定的黨的代表大會作為黨的最高權力機構的功能,是黨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選舉的基本平臺。在每一屆黨組織的任期內,選舉產生本屆黨組織的黨代會實行年會制和代表常任制,從而建立起黨組織、委員、黨代表、黨員群眾、人民之間的代表鏈。黨代表會議常任制要從黨代表直接選舉入手。通過黨代表的直接選舉,強化代表對選區黨員群眾負責的意識,從而增強代表們民主參與的動力。并且,黨代表的直選,必然完善著并推進委員的選舉,同時還推動著黨的基層組織領導人和黨員人大代表的選舉,對黨的干部的選舉會發生積極影響。
以規范全委會與常委會的工作為重點,理順黨內權力運行體制。首先要健全民主集中制,這是黨內民主程序化的起點和改善黨內民主意識和作風的起點。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集體領導,切實實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黨委委員一人一票,重大決策實行票決制。切實解決書記權力過大的問題。重大事項的決定,必須由黨委全委會通過表決做出,表決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執行。其二,要建立健全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報告工作和接受監督的制度,理順黨內權力運行機制。以此為基礎,推進并建立健全全委會和紀委會向黨的代表大會負責、報告工作和接受監督的制度。其三,要規范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的關系,并明確三個黨組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作用,理順黨政關系。黨委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不能以黨代政。要解決黨政機構重疊的體制問題,解決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長負責制等權力運行機制問題。
- 上一篇:紀委監督黨委調研報告
- 下一篇:黨員干部思想誠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