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能源消耗分析與思考
時間:2022-03-07 11:38:00
導語:縣能源消耗分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劃首次將節能降耗目標確定為約束性指標,提出了“*”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20*年,*縣采取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加大節能降耗工作的推進力度,節能降耗工作開局較好,政策措施正逐步到位,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節能降耗初見成效。
一、成效
(一)能耗指標下降
今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增長指數為1.15%,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5.89%。
年耗能萬噸以上的工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二)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煤炭消費比重下降,電力等清潔高效的優質能源消費量增長較快,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三)企業節能力度加大
企業進一步加強能源消耗管理,改進技術和設備,節能降耗力度加大。全縣63家企業,大多數企業單位產值能耗水平比上年下降。
二、問題
節能降耗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生產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等仍不盡合理,梗阻節能降耗工作加速,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問題亦不容忽視,高耗能的經濟增長方式仍在繼續。
(一)技術裝備相對落后,能源利用水平較低
一是重點耗能行業落后生產工藝仍占一定比重。二是主要裝備相對落后。
(二)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
*縣能源消費多以煤炭為主,品種單一,優質能源消費所占的比重偏低。這種過高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是造成縣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環境污染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低耗能企業被忽視
*縣低耗能企業整體指標成下降趨勢,但制造業當中的紡織業、家具制造業、塑料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通用設備制造業的產值能耗有增長趨勢,我們須提高警惕。
三、措施
從*縣節能降耗工作進程看,要完成“*”制定的目標,今后幾年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必須采取強力有效的措施,深化改革,抓住重點,充分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全力推進縣節能降耗工作進程。實現縣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和節約型社會。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節能意識
節能降耗涉及到生產領域、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等方方面面,節約能源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各級政府、企業負責人的重識程度和全體民眾的節能意識,使節能降耗成為全社會的一種自覺行為。把節能降耗年度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和各重點企業,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糾正重經濟增長、輕節能降耗的現象,扭轉重開發、輕節約,重眼前、輕長遠,片面追求利潤增長,忽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傾向。
(二)加快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調整三次產業結構的重點是大力發展單位增加值能耗較低的第三產業,降低第二產業所占的比例,在工業中重點要降低高耗能行業所占的比例。要繼續積極穩妥地加快結構調整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步伐。一是加快發展低耗能的現代服務業、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二是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三是著力推進重點產業支撐項目建設工作;四是要提高二次能源產量,加大優質能源的消費比重。同時抓好一次能源生產及調入,緩解供需矛盾。
(三)狠抓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耗
以電力、建材、煤炭等行業為重點,全力推進工業節能,堅決遏制耗能高、污染重產業過快增長。繼續大力實施節能工程,企業能耗總量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大,是工業企業節能的重點。要在嚴格審核的基礎上,督促重點節能企業落實節能審計、節能規劃措施。組織開展與同行業能耗先進水平對比活動,推動各企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降低產品單耗,提高能效,以點帶面,推動我縣工業行業實現低耗高效發展。
(四)著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
繼續實施燃煤工業鍋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余熱余壓利用、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等節能工程,抓好重點節能項目。圍繞縣政府確定節能工程,把節能降耗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究列入我縣科技支撐計劃,下大力解決節能降耗的技術制約問題。加快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強產學研聯合。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廣潔凈煤技術,發展生物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五)加強政策激勵與約束
要盡快研究制定和實施強化節能的激勵政策,研究制訂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產品的稅收政策以及節能型建筑的經濟政策,研究制定鼓勵生產和使用低油耗、低排放車輛的財稅政策,適時調整高能耗產品的出口政策。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實行用能定額管理,制定我縣高耗能行業能耗標準,采取限供電力、超額加價、違法處罰等措施,加大超標用能懲戒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對節能降耗的扶持力度,采取補貼和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機制推廣、節能管理能力建設。
(六)依法強化監督和管理
節能降耗工作的開展需要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建議縣制定相關的節約能源條例,這些政策法規體系的逐步完善,能有效地推動了全縣節能降耗工作進程。節能法規的貫徹落實和政策措施,能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加快縣節能減排監察機構建設,適時更新監測設備和儀器,提高其執法能力和水平,力爭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 上一篇:市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方案
- 下一篇:縣服務業發展分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