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實踐與思考(市)

時間:2022-04-03 10:36:00

導語: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實踐與思考(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實踐與思考(市)

提高農村婦女素質,實現就業富民,已成為當前各級婦聯組織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而將豐富的婦女勞動力資源轉化成巨大的發展優勢,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是關鍵。近年來,市婦聯將農村婦女培訓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工作來抓,大力實施培訓工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具體如下:

一、農村婦女素質現狀

隨著用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特種種養殖業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勞動者如果沒有專業技術和技能,單憑體力支出不僅很難找到工作、融入城市文明,而且很難通過參與農業結構調整增收致富。因此,勞動者的素質直接決定著他們增收致富的能力。我市是一個農業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市,農村勞動力參差不齊。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市農村勞動力平均文化指數為8.3,僅相當于初中二、三年級的水平。而受“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傳統意識的影響,農村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更低,這些都成為制約農村婦女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做法

針對農村婦女這一素質現狀,近年來,市婦聯一直將農村婦女培訓作為拓寬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工作來抓,大力實施教育培訓工程,有力地提高了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強領導,切實把農村婦女培訓擺上位置。為了組織農村婦女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近年來,市婦聯把開展農村婦女素質培訓作為“富民工程”來實施,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加強領導,在全市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教育培訓活動。全市建立起市、鎮、村三級培訓網絡,做到市有市培訓、鎮有鎮培訓、村有村培訓,全方位、多層次、分類別地對農村婦女進行實用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市婦聯先后實施了“1365”工程、《*市農村婦女培訓工作方案》,對培訓內容、培訓目標、培訓步驟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各鎮、開發區要建立1-2個培訓基地,每年培訓學員200-300人,全市每年培訓3000-5000名農村婦女,并與各鎮、開發區婦聯簽訂了責任狀,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有壓力,人人有責任,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是宣傳造勢,營造農村婦女培訓的濃厚氛圍。提升農村婦女素質,轉變觀念是關鍵。目前,不少農村婦女群眾存在安于現狀、固步自封的守舊意識;等待觀望、眼睛向上的依賴意識。部分農村貧困婦女甚至安于貧困、自認窮命,沒有樹立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究其原因,還是文化素質較低,缺乏勞動技能。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尋找載體,創新形式,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及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走村串戶,宣傳造勢,向廣大農村婦女灌輸參加勞動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既能增長知識富腦袋,又能增收致富鼓口袋的道理,幫助她們克服畏難情緒,引導她們參加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增強適應市場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是強基固本,著力為農村婦女培訓奠定基石。為了進一步做好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市婦聯充分發揮組織網絡優勢,針對開展培訓工作所需的各種資源信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資源庫。建立需培訓農村婦女信息庫。各鎮、開發區婦聯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將有培訓意愿的農村婦女按年齡、文化程度、求職及發展種植業的類型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建立起信息庫,以便有針對性地組織各類培訓活動;建立農村婦女培訓師資信息庫。建立教授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的優秀人才資源信息臺帳,為農村婦女培訓提供最佳的師資保障;建立用工企業信息庫。在及時用工信息的同時,按企業確定的用工趨向確定培訓內容,做好崗前技能和適應性等“訂單式”培訓,為用人單位輸送合格、優秀的工人。

四是多措并舉,力求使農村婦女培訓求真務實。整合培訓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其一,充分整合鎮農民夜校、學校、勞動所、科協等部門資源,集聚他們在師資、陣地、資金等方面的優勢,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其二,充分發揮各行業協會培訓基地及社會辦學力量在農村婦女培訓方面的積極作用。

擴張培訓形式,拓寬輸出渠道。各級婦女組織與勞動、科技等部門合作,對技能單一又有意向就地創業或外出務工的農村婦女開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訓。其一是根據市場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崗前培訓;其二是依托企業需求信息,因需施教,開展“訂單式”培訓,增強培訓的實用性、針對性。其三是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農村婦女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其四是開展法制、禮儀、禮節、思想道德、市場競爭意識、個人奮斗、奉獻精神、社會生存能力、安全教育等培訓,切實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使其能盡快融入城市文明。

建立培訓基地,做大培訓工作。為了進一步優化培訓資源,將農村婦女培訓工作做大、做強,市婦聯立足實際,發揮優勢,集聚力量,加大了培訓基地建設力度,目前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已建立培訓基地13個。這些培訓基地上靠農林部門、橫聯科技單位、下帶千家萬戶,逐步形成了集人才培訓、項目示范、技術推廣、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綜合性的教育培訓基地。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市婦聯在農村婦女培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照新形勢下農村婦女的發展需求,培訓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培訓經費短缺,制約培訓工作正常開展。不論是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還是職業技能培訓;不論是“定單式”用工培訓,還是短期培訓,都需要一定的投入。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經費投入還存在嚴重不足,單憑依賴整合社會力量來投入,難以彌補較大的資金缺口,制約著培訓工作的縱深拓展。

二是領導重視不一,轉移培訓力度不大。一些鎮和部門對農村婦女培訓工作認識不夠,研究不多,造成了農村婦女培訓工作講得多、做得少,影響培訓工作成效。

三是農村婦女思想觀念陳舊,接受培訓的意識不強。相當一部分婦女勞動力認為外出打工只是權宜之計,收入、安全得不到保障,“兩保”問題得不到解決,因此不愿走出家門闖市場,對接受培訓掌握就業技能存在畏難情緒;還有一些農村婦女對培訓是否有助于就業有所顧慮,因此即使培訓是道免費的“午餐”,光顧的欲望也不強烈。

四、幾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領導、督查力度,力求培訓組織化、制度化。市鎮兩級建立培訓領導機構,由主要領導負責,明確制訂農村婦女培訓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規劃,嚴格督查和考核,真正讓農村婦女培訓工作有位置、有核查、有計劃、有臺賬,從而使農村婦女培訓工作作為一種制度被確定下來。

二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村婦女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級媒體要充分發揮新聞傳播的廣泛性的特點,制播專題節目,宣傳婦女就業創業先進典型,大力造勢,積極倡導創業致富、創業立身的理念,切實轉變一些農村婦女寧愿天天圍著鍋臺轉、不愿走出家門圍著市場轉的陳舊意識,激發農村婦女大膽走向城市、走向二、三產業的熱情,鼓勵農村婦女參加各類培訓,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