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干部隊伍建設新途徑

時間:2022-04-03 08:22:00

導語:村級干部隊伍建設新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干部隊伍建設新途徑

基層穩,則事業興。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中堅和骨干力量,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執行者,直接關系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成敗。因此,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是我們干事創業的組織基礎。

實踐與創新:基層干部的培養使用的基本情況

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以下工作方法:

抓導向——拓寬選用渠道是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我鎮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中,把選優配強村、社區基層干部作為重中之重,把那些政治素質高、年紀輕、有文化、事業心責任感強、作風扎實、實績突出、得到大多數群眾擁護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干部崗位。在社區(村)黨組織換屆中,切實推行“兩推一選”、黨支部書記“直選”,大批群眾擁護的優秀黨員進入了黨組織班子;試點開展無候選人的“自薦海選”模式,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搭建了平臺。

抓學習——提升能力素質是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基礎。我鎮通過素質提升、能力培訓、激勵機制等手段綜合運用,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硬、能力強、素質高的基層組織“領袖型”人才。借助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送輸最新政策和知識;通過組織基層干部的學習觀摩、短期交流掛職等方式,不斷開闊他們的工作視野;建立培訓基地,分類分批結合實際情況舉辦不同類型基層干部培訓班。

抓激勵——激發活力是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動力之源。從政治上關心愛護基層干部。及時把成績突出的村(社區)書記提拔進入鎮領導班子,讓廣大基層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從生活上關心照顧基層干部。根據村和社區人口及經濟規模,合理配備基層干部,建立社區(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社區(村)干部的工資由財政的辦法解決,獎金由鎮黨委按照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確定。完善基層干部的社會保險制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從工作上關心支持基層干部。不斷創新幫扶方式,促進經濟薄弱村持續發展,確保集體經濟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為基層干部創造一個拴心留人的工作環境。

抓連續——實現干部新老交替是加強基層干部建設連續化的保障。上崗試用是優化基層干部隊伍結構的一條較好的途徑。在20*年的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前,干覽鎮未雨綢繆,在20*年8月份,經過嚴格的程序共選聘8名后被干部,年齡都在40歲以下,并以社區主任助理或黨支部副書記的身份到社區管委會上班,鎮政府給予每月1000元的工資,為此鎮政府將支出十幾萬元。8名后被干部中7人脫產,1人不脫產。經過4各月的試用,在年底進行的換屆選舉中,7名脫產后被干部全部進入到村兩委班子,1名未脫產試崗干部在選舉中落選。實踐證明,花血本進行社區后備干部上崗鍛煉,使他(她)們提前接受群眾和組織的考驗,并在選舉中脫穎而出,是我們找到的改善村干部年齡和文化結構等方面一條比較好的途徑。選派農村工作指導員也是我鎮針對干部青黃不接的現狀而推出的一項措施。后備干部雖然上班了,但時間畢竟有限,群眾對他們的認可也需要一個過程,還需“傳幫帶”;另外部分接近退休年齡的社區老干部,工作成績較突出,身體也可以干上幾年。為此,我們在東升、龍潭、新建等三個社區搞了試點,經過近一年多的的實踐,證明還是可行的。指導員下派后,社區的工作目標更加明確、心更齊、工作的進度加快;進入指導員角色后,接近退休年齡的社區干部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為60歲退休大好伏筆,理順關系。

問題與挑戰:探析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新難題

近年來,我鎮通過在推動發展的具體實踐中鍛煉基層干部,在政策精神的貫徹落實中檢驗基層干部,干部隊伍的能力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仍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從結構層面看,層次比例的失衡,對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帶來了新難題。干部隊伍的良性發展,首先取決于隊伍結構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年齡結構不合理。社區(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的問題,以黨組織書記為例,全鎮6名支部書記中45歲以上就有3名,所占比例高達50%。知識結構不合理。36名基層干部中,高中一下的學歷有32名,所占比例高達89%,而??埔陨现挥?名,所占比例不到11%,還有很多是在黨校拿的后學歷。專業結構不合理。干部隊伍中,具有涉農專業特長的科技型、管理型干部比重很小,而經驗型、資歷型的干部比重較大,很多干部沒有一技在手,更談不上專業特長了。

從待遇層面看,利益關系的變化,對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集中表現為經濟待遇和政治待遇。經濟待遇方面,雖然實行了工資財政化,但每年萬多點的工資相對于舟山的消費和生活成本還是偏低,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差距也較大,減弱了基層干部的崗位吸引力。政治待遇方面,由于社區(村)干部大多是“自產自銷”,很多人在一個村或社區一干就是幾十年,甚至一輩子,上升和交流的幾率很小,政治渠道沒有暢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干部的積極性。雖然近年來,開辟了村干部進入公務員的“綠色通道”,但這只是杯水車薪,并且報考條件對于大多數基層干部來說,也是望塵莫及。

從素質層面看,社會結構的轉型,對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面臨了新挑戰。思想政治素質不適應。部分基層干部思想觀念滯后,眼界不寬,思路不活,對黨在基層的現行政策理解不深,牢騷多,不少社區干部認為相比以前,現在的基層政策“退后”了,在土地等政策上捆住了基層發展的手腳,基層是“有力無處使、使勁也白搭”,整天怨天尤人,沒有積極開動腦子、走出路子。工作能力水平不適應。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基層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趨勢,這就要求基層干部必須改變過去行政推動式的做法,用服務的方式,實現功能的轉變。但仍有一部分基層干部,在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群眾收人、化解糾紛矛盾等方面方法不多,能力不強,發展經濟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工作作風方法不適應。發展帶來了利益的大調整,各種矛盾也接踵而至,如拆遷安置、征地補償、集體資產的分配等,有的干部仍習慣于搞行政命令,工作方法簡單,依法辦事和按章理事的自覺性不強,這也是嚴重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破壞基層和諧穩定的主要問題。

對策與建議:謀劃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新舉措

新思路孕育新對策?;鶎痈刹筷犖榻ㄔO存在的問題,不僅僅就我鎮存在,建設一支素質優良、高效廉潔的基層干部隊伍,主要是要著眼于“選、管、培、評、育”,拓展思路,優化方法,積極探索出一套“選得準、留得住、用得好”的運行機制。

重視選拔——開發資源,培植人才,從組織上優化基層干部隊伍。思路決定出路,選人用人思路要轉變。建立目標規劃。本著統籌規劃、合理調整、分步實施的原則,在五年內使社區村干部達到大專及以上文化水平。通過5年努力,力爭使干部隊伍形成合理的梯次結構,在專業等方面都得到明顯改善,切實解決基層干部隊伍存在的文化偏低、年齡老化等結構性問題。拓寬用人視野。繼續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在繼續開展好“雙帶”、“三培養”活動的基礎上,注意從復員退伍軍人、返鄉知識青年、應屆大中專畢業生中選優,從專業大戶、能工巧匠中物色,從先進村、社區中交流,從機關干部中下派,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配強農村干部隊伍。同時按照現職干部2:1的比例配備后被干部,建立一支30人左右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采取聘任制、助理制等辦法,對比較成熟的后備干部進行“一對一”結對培養,組織他們上崗鍛煉。完善選拔方式。進一步探索基層黨組織班子候選人提名制度和選舉方式,逐步擴大直接選舉范圍,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備、宗旨意識強、清正廉潔、開拓創新、群眾滿意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基層干部隊伍中來,尤其是要選好、配強“一把手”書記。強化培訓——更新觀念,創新方法,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的能力和素質。方法促進效率,培訓教育方法要創新。加強基層干部的業務培訓和實用技能培訓,結合基層干部所處形勢、所處實際、所在崗位進行教育。豐富教育培訓形式。一方面要抓好基層干部的文化理論學習,明確40歲以下未達到大專文化程度和45歲以上未達到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基層干部,在三年內分期分批參加學歷培訓。另一方面要抓好基層干部的實踐鍛煉工作,推廣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實踐鍛煉等經驗做法,分期分批組織社區村干部到基地進行鍛煉,開闊基層干部的眼界,增長基層干部的才干。

管理考評——-嚴格管理,認真評議,確保選人用人機制的正常運轉。健全考評體系。堅持和完善以干部目標責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評議、選擇任用等為基本內容的干部考評制度,量化考核尺度,定期進行考評考核,形成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梢圆扇℃傸h委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對基層干部的實績進行客觀評價,其中鎮黨委考核占79%,群眾評議占30%,考評結果作為獎勵優秀干部和淘汰不合格干部的主要依據,及時調整或勸退那些群眾不滿意的干部。堅持民主決策。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切入點,切實加大對基層干部隊伍的管理監督力度。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對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加強“三委”成員互相溝通的基礎上,做到科學決策和陽光操作。要加強民主監督。繼續推行以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社(村)務公開制度,實行“群眾點題”管村務,不斷提高透明度;認真執行述職制度和民主評議制度,社區(村)“兩委”成員每年年底分別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述職,做到村(社區)“兩委”向黨員群眾亮工作底,社區(村)干部向黨員群眾亮家底。同時認真開展勤政廉潔活動,抓好村、社區干部例行審計和離任審計工作,堅決查處違紀違法行為。

落實責任---強化領導,整合力量,構建基層干部隊伍常抓不懈的動力系統。要樹立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常抓不懈的思想觀念,從實際出發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形成區、鎮、社區(村)三級聯動,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格局。堅持和完善黨管黨的建設,書記帶頭抓黨的建設的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鎮黨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的意識,把培養新型基層干部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納入整個干部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納入基層組織建設考評的重要內容。

培養和造就新型基層干部,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期盼,更是一項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立足實際,循序漸進,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探索和完善各項工作機制,為打造殷實、和合、宜居的新干覽,提供組織基礎和人才保障。